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检测(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检测(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2 06: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
1.《新申报》某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山东问题”“公理战胜强权”“罢课、罢工、罢市”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2.美国公使在目睹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该事件(  )
A.开启了中国新的革命历程
B.建立起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迫使列强修改了不公正的判决
3.“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个可疑的来访者。事情很明白,法租界的秘密警察已经紧紧地盯上了这次大会。于是一个新的计划制定出来:他们要转移到上海以南不远的一处旅游胜地……”。文中的“旅游胜地”位于(  )
A.杭州 B.宁波 C.嘉兴 D.苏州
4.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的13个月里,持续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形成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心任务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领导工人运动
C.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D.武装反抗国民党
5.1927年1月,上海全市有工会187个,会员7.6万人。到1927年3月,工会猛增至502个,会员达到82万多人,加入工会的工人约占当时工人总人数的23%。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国共合作的实现 D.北伐的胜利进军
?综合性——强调融会贯通
6.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C.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
D.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7.近代北方早期工人运动主要在封建行帮的组织下进行,“公开罢工是少数,而多数是怠工、破坏机器和逃跑等”。1921年之后,大规模罢工行动明显增多,且各行动之间存在明显的连续、集中的特点,如开滦工人罢工(1922年)就是唐山、赵各庄、林西、马家沟、唐家庄五地的联盟罢工。工人运动的变化反映了(  )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组织
C.工人革命运动高潮到来
D.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中流砥柱
8.据北伐将领李品仙回忆:“国民革命军誓师之初,虽号称十万之众,实际上不过五六万人。而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竟以前后不过八个月的时间,领有长江以南,真非始料所及。”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伐军以弱胜强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国共合作的推动
9.苏联驻华顾问团的翻译曾这样形容广州的情形:“眼前浮现出无数集会和游行的场面……那是火热的革命时代,群众乐于参加革命运动……广州是能够进行这类活动而不必担心遭到镇压的唯一地方。”材料描述的广州处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0.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双方都需要对方,但也厌恶对方。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指(  )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
下表为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 出生年份 籍贯 备注
何叔衡 1876 湖南 秀才,新民学会会员
董必武 1886 湖北 秀才,曾加入中国同盟会,曾留学日本
李达 1890 湖南 曾留学日本,《共产党》月刊主编
李汉俊 1890 湖北 曾留学日本
毛泽东 1893 湖南 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组织者,《湘江评论》主编
包惠僧 1894 湖北 记者,北京大学肄业,陈独秀指定代表
陈潭秋 1896 湖北 师范毕业,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起者之一
王尽美 1898 山东 师范毕业,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邓恩铭 1901 贵州 中学生,在济南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刘仁静 1902 湖北 北京大学学生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
(1)根据材料,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代表走到一起的时代背景。
?应用性、创新性——强调创新思维,体现应用价值
12.一位美国新闻记者在观察某运动发展情况时曾说:“在战争结束后来到上海的新时代中,苦力崛起成为这个新时代的最重要的特征”“上海的新兴无产阶级转入行动,激进和爱国的学生找到了最有力的同盟者。”据此可知(  )
A.国民革命运动加速中国革命进程
B.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运动主力
D.运动在上海发起并向全国发展
13.1924年9月8日,广州各界妇女在第一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提出了“反对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情形的外国帝国主义”“反对资本家对于妇女的压制”等主张。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
B.反封建运动蓬勃兴起
C.国民革命推动妇女思想解放
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14.很多城市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地标——中山公园。1925年至1949年全国曾广泛修建中山公园。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省份“中山公园”数量统计表,其中各省数据的差异表明(  )
省份 数量 省份 数量
湖北 22 山西 2
广东 57 云南 7
广西 27 山东 4
福建 28 河北 3
浙江 22 河南 2
A.孙中山先生社会影响力巨大
B.广东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摇篮
C.近代中国城市建设水平不均
D.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不平衡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单句子。下表所示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口号(部分)。
领域 口号
国共关系 “扩大左派”“反对右派”“国民党统一,反对分裂国民党者”
妇女运动 “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要求妇女劳动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工价权、女子参政权及一切妇女应得之权”
农民运动 “反对地主压迫”“耕者有其田”
学生运动 “反抗国际帝国主义”“反抗国内军阀”“反抗一切反动教育”“为一切被压迫民众和学生的利益而奋斗”
五卅运动 “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队”“收回租界”“经济绝交”“为死难同胞报仇”
北伐战争 “拥护反抗帝国主义的广州革命政府北伐”“人民、国民政府、国民军,联合起来消灭直奉卖国军阀”“为民众争自由而战”“反对英帝国主义援助吴佩孚攻击北伐军”“武力和民众结合”“城乡政权归人民”
——整理自刘扬雄《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口号宣传研究》
提取材料中两条以上的口号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是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材料信息“山东问题”“公理战胜强权”“罢课、罢工、罢市”可知与五四运动有关,B项正确。
解析:选A 材料指的是五四运动的爆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故A项正确。
解析:选C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因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C项正确。
解析:选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成立后,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B项正确。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1927年1-3月,上海工会会员增加迅速,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北伐的胜利进军,上海工人运动高涨,D项正确。
解析:选C 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后期以工人为主力,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
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北方工人运动形式的变化,从自发的消极抵抗到有组织的积极争取正当利益,是党的早期组织落实中共一大决议的结果,故B项正确。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国民革命军誓师之初,虽号称十万之众,实际上不过五六万人”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共合作的推动,D项正确。
解析:选A 根据材料“苏联驻华顾问团”“火热的革命时代”“群众乐于参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国民革命时期,故A项正确;B项主要在北京和上海;C项主要是武汉地区;D项与题意不符。
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要求实现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虽然是无产阶级政党,但是面对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际,在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所以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故C项正确。
答案:(1)代表多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两湖地区;都是知识分子,多是青年知识分子;都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有差别。
(2)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旧民主主义失败,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阶级和政党;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解析:选B 材料中的“苦力崛起”指的是工人阶级的壮大,而“上海的新兴无产阶级转入行动,激进和爱国的学生找到了最有力的同盟者”意味着工人阶级支持了学生运动,这是对五四运动的描述,在这次运动中,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B项正确。
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因此材料“广州各界妇女”“反对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情形的外国帝国主义”“反对资本家对于妇女的压制”体现的是国民革命对妇女思想解放的推动,C项正确。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各地为纪念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而修建中山公园,但南方省份的数量远多于北方省份。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大多在南方,所以南方民众对孙中山的认同度高于北方,说明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影响不平衡,D项正确。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共产党的口号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阐述:在国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所处的不同的客观形势,提出了一系列的宣传口号,如“扩大左派”“反对右派”“国民党统一,反对分裂国民党者”等,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维护、巩固并扩大统一战线,处理好国共两党关系的意愿;“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反对地主压迫”“为一切被压迫民众和学生的利益而奋斗”等口号,推动了各地妇女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的发展,使广大妇女、农民、学生及其他社会阶层投身各种形式的国民革命斗争中;“拥护反抗帝国主义的广州革命政府北伐”“反对英帝国主义援助吴佩孚攻击北伐军”等口号,宣传了北伐的方针和意义,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时期提出的这些口号准确地把握和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民意的变动,推动了中国民众的意识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