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
五四爱国运动
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0课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寻缘五四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青岛。失败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tips:国情、社会性质) 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仍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很多特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想一想:五四
运动结果:6意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爆发发展陈独秀 、李大钊导火线:时间:领导人: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会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第一回合游行队伍向天安门进发游行示威的女学生队伍“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帝国主义
——反帝北洋军阀
——反封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曹汝霖——早年留学日本, 1913年任袁世凯 政府外交次长;
1915年曹汝霖奉袁世凯命令签订
“二十一”条
“杀千刀的曹汝霖还我青岛来”
“爱国何罪”?第一回合结果:
被镇压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第二回合爱国不止是学生的事最后:初步胜利斗争结果一: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 捕的学生斗争结果二:罢免卖国贼职务斗争结果三: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盗梦空间忧国忧民敢于斗争不屈不饶。。。科学民主进步爱国五四精神6、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斗争异常坚决A.(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1840年五四运动
1919年1949年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不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了解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旧民主主义革命是: 领导的.指导思想是 _____________ 前途是走向
__________。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领导的 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 革命的前途是实现 。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记者小组:报道中共一大的情况。(代表哪一份报纸、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特务or记者?!特务小组:寻找中国共产党得以成立的原因,(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归纳:1.思想基础、2.阶级基础、3.组织和干部基础)Action!!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基础: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思想基础: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阶级基础:条件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上海(先)嘉兴南湖(后)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动脑筋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赚到了!毛泽东李达董必武王
尽
美三个代表上海贝勒路树德里3号
A.(从性质而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B. (标志)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1.新的任务——2.新的指导思想——3.新的奋斗目标——想一想: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1922年7月上海最高纲领——建立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倒军阀,
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同步练习1.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铁人”精神 ④“两弹一星”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B.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右图是l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ADBA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南昌起义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在中国近代史上,由爱国知识分子领导的,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7.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CB8.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近代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 )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一二-九”运动的发生
③《双十协定》的签订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历史人物出席了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邓恩铭
A.使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使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10.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共一大召开 D.蒋家王朝的灭亡 BAC1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 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自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法”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时间:1921年(1921年7月或1921年7月23日);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下一课我们会讲一对好朋友由握手到分手,那么这一对好朋友是谁呢?
敬请预习。。。下集预告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 解
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口号等)、结果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掌??? 握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
阅读观察再造场景
从课文和插图、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现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探索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起的作用
讨论分析理解概念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构建宏观知识结构
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继承光荣传统,奋发学习,矢志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思想意识
中国的资产阶级天生软弱妥协,无法完成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革命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重点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
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学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解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讨论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多媒体展示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材中的插图、史料和网上资料等
板书设计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
2.经过(爆发、口号、发展、结果)
3.意义(性质、标志)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2.成立:“一大”的召开
3.意义
4.中共“二大”的召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
五四爱国运动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根据4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3、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对于“21条”,要指出它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与日本帝国主义签定的卖国条约]
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 内容? 性质? 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
巩固小结
1、根据下表巩固知识:
时间
中心地点
要????????? 求
领导者
主力
结果
1919年6 月前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
陈独秀李大钊
学生
被镇压
1919年6月后
上海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
同上
工人
初步胜利
?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49页选择题:应选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3、提醒学生预习第11课《北伐战争》。
布置作业
《名校学案》中的相关作业。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选择题
1.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铁人”精神 ④“两弹一星”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B.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右图是l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南昌起义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在中国近代史上,由爱国知识分子领导的,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7.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近代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 ( )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一二-九”运动的发生
③《双十协定》的签订 ④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历史人物出席了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邓恩铭
A.使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使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10.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共一大召开 D.蒋家王朝的灭亡
二、非选择题
1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三: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1) 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自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法”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ADBAA CBBAC
二、11. (1)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自强”指:洋务运动
“变法”指: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
“革命”指:辛亥革命
(3)时间:1921年(1921年7月或1921年7月23日);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