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革命者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第一阶段学习目标:
1、 (分组讨论)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 (提示:孙中山说“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2、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建立的意义。(采用小记者新闻报道法)
孙中山认识到过去自己进行的不懈的过程
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
阀,始终没有自己的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
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造革
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笔名恩来。生于江苏淮安。1913年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1917年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五四运动时回到天津,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4年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知识拓展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并负责军校中中共的党、团工作。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4月与朱德率部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会师,先后任红四军军委书记、红六军政委、红二十二军军长等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他留下在南方领导了三年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初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指挥等职。1940年11月代理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代军长。知识拓展廖仲恺:黄埔军校党代表,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的得力助手。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工作,不久以大本营秘书长身份协助筹办黄埔军校事宜。5月就任黄埔军校党代表,积极为黄埔军校筹集经费,呕心沥血,推行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并重的教育方针。1925年任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革命军党代表,同年8月20日被刺身亡。知识拓展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政治月刊》社政治编辑主任,参与创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参加北伐战争时被委派为军委特派员,到前方作联络工作。1927年在南昌起义中任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长征途中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委。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与林彪指挥了平型关战役。后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创建了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知识拓展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第二阶段学习目标:
1、北伐的时间、目的、主要对象、总司令、主要战场、重要战役。(穿插历史情景剧《武昌战役前夕》)
2、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 迁到 。
3、分组讨论: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为什么在短期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3个北伐对象3场主要战役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汀泗桥上海我来试一试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湖北广东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
1、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6年7月至1927年4月,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席卷全国,其势犹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涤荡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在中国的统治,有力的支援了北伐战争。
2、工人运动:为了配合北伐的胜利进军,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了,解放了上海这座城市。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2、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想 想 看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2、“宁汉合流”指 与 合并。
第三阶段学习目标: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地点、性质对内、对外政策。南京国民政府旧址南京武汉1927年4月;南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齐北上打军阀,吴、孙、张将要跨。
蒋汪背信闹分家,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撒权,国民革命失败啦。
内容小结同步练习
1.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2.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增强和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以及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CB4.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
A.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 除军阀 D.众志成城 共赴国难
5.“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
C.浙江、上海 D.广州 CA二、非选择题
6.看课本54页《国民革命军出师前誓师大会》图。 请回答:
(1)这是哪一场战争出师前的誓师大会?出师的时间?
北伐战争;1926年
(2)这次出师的总司令是谁?这次出师讨伐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总司令:蒋介石;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 这次出师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4)这次出师的结果如何?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结果: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活动与探究:
制作有关北伐战争的手抄报。要求:版面新颖美观,内容丰富多彩,但要贴近历史事实。第11课 北伐战争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 解
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掌??? 握
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读图析图再现情景
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整合教材全程分析
辛亥革命缺陷→孙中山创黄埔军校→国共紧密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陈独秀“右倾”危害、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讨论探索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党情感
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他们在北伐战争中不惜流血牺牲,为后人树立起一座丰碑
思想意识
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历史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学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解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讨论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多媒体展示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材中的插图、史料和网上资料等
?板书设计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黄埔军校的创立
二、北伐战争
1.目的
2.对象
3.经过
4.胜利进军原因
三、国民革命的失败
1.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2、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来终于形成国民国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布置学生阅读50——5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
黄埔军校的建立
1、根据50页“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他接受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落入北洋军阀手中的教训,希望创造一支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2、革命军与北洋军有哪些区别?(启发学生运用“导入框”和51页小字部分提供的资料,从军队的任务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
?
教师小结、过渡:袁世凯等人利用北洋军队作为自己独裁专制的工具,继续祸国殃民。所以,要想挽救国家危亡,就必须针锋相对,动用枪杆子来解决问题。
?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战争的对象有哪些人?(指导学生在51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找到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位置,画圈作标记。)
3、北伐军进攻路线上有哪些重要地名?指导学生在51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找到两种箭头所经过的地名,作出标记:
A.广州→长沙→岳阳→汀泗桥→武昌→贺胜桥→九江、南昌→南京
B.广州→南昌→南京
C.广州→上海
4、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A.作战方针正确;B.国共两党紧密合作;C.[叶挺独立团]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官兵浴血奋战;D.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等。)
5、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根据课本回答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领导权、一再妥协退让、甚至压制工农运动等]:
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
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中国大地上同时并存着哪三个对抗的政权?(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
教师指出: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北伐战争的历史昭示我们:国共两党真诚合作时,对于国家、民族和革命事业具有很大的好处;两党的合作被破坏时,对于国家、民族和革命事业都会产生负面作用。
?
巩固小结
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54页选择题:应选D(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布置作业
《名校学案》中的相关作业。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
?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11课 北伐战争
一、选择题
1.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2.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增强和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以及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
A.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C.打倒列强 除军阀 D.众志成城 共赴国难
5.“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 C.浙江、上海 D.广州
二、非选择题
6.看课本54页《国民革命军出师前誓师大会》图。 请回答:
(1)这是哪一场战争出师前的誓师大会?出师的时间?
(2)这次出师的总司令是谁?这次出师讨伐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 这次出师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4)这次出师的结果如何?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CCBCA
二、6.(1)北伐战争;1926年
(2)总司令:蒋介石;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4)结果: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