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14课 难忘九一八(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14课 难忘九一八(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6 10:19:41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新闻广角难忘九一八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一、国之危难:九一八事变一、国之危难: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①制造柳条湖事件②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东三省沦陷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事变后:
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 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国之危难—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亡二、民之坚强:局部抗战杨靖宇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华北危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无奈之举想一想:怎么处置蒋介石?杀蒋?放蒋?囚蒋?独幕剧《西安谈判》秦邦宪、叶剑英、周恩来三、族之大幸: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逝世,江泽民总书记在唁电中称张学良“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缅怀爱国者九一八事变三一年,
日占东北我们家园;
中共要建统一战线,
张杨二帅实行兵谏;
共产党派周去斡旋,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课堂小结历史不容忘却“小燕子”
赵薇身穿日本军旗装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九月的天空依然湛蓝
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去
历史的眼眸却满含着未干的血泪
痛苦的岁月已湮没在波涛中
屈辱的日子已经随风远逝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
总有一种精神催促我们前进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
奋斗吧
为了那段绝不容忘记的历史民之觉醒同步练习1.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与右图联系最紧密的判断是( )
A.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 C B 3.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5.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D C A 6.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B B 8.简答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1940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
表现: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蒋介石被释放。
战役:百团大战。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努力生产抗战物资;保证抗战运输;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答出其中2点即可)
(3)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之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右图所示,归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
标志:《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会议:雅尔塔会议。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
掌??? 握
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复述史实
按照时间顺序复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注意捋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知识点
研究资料理解原因
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处心积虑、蓄谋策划,蒋介石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则进一步助长了日军侵略气焰
讨论探索辩证分析
中共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同时也是依据当时实际情况,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化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主义民族情感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对于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必须进行历史清算
思想意识
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种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史实证明了党的正确、伟大和光荣
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难点
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
?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分析法、直观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学法选择
归纳法、史料解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和练习巩固法等
课堂组织形式
分组讨论
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多媒体展示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教材中的插图、史料和网上资料等
板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爆发(时间、地点)
2.经过
3.结果
二、西安事变
1.背景
2.发生(时间、人物)
3.经过
4.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了解一组新闻:
1、变爆发70周年,辽宁省及沈阳市将相继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认为,这一天是国耻日,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搞嫁娶和开业之类的庆典活动,实在不应该”。
2、在去年“九一八”前夕,曾担任辽宁省副省长和政协副主席的林声在一次有老红军、老战士和二战受害劳工参加的座谈会上,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吁,他说:“现在还有一些市民在9月18日这天仍然搞一些喜庆活动,这是不合时宜的”。林声的倡议不仅得到了在场的老红军、劳工等的热烈掌声,一些商家和市民也积极响应这一呼吁。
3、去年,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
4、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5、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6、2003年9月18日,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72周年的国耻日。而这几天的珠海,却发生了足以令整个中国愤怒的一幕——数百名日本男客人组成的一个观光团,在一个五星级酒店中大肆“买春”,并公开称“就是来玩中国‘小姐’的”。
7、晨报合肥专讯 13日下午2时,鄂州、珠海两地警方联手,成功抓获“9·16”珠海特大组织、介绍卖淫案重要涉案嫌疑人廖某。14日,鄂州警方将廖某移交珠海警方。
?
承上启下,设问过渡:“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布置学生阅读68——7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在学生阅读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
九一八事变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
2、69页“文献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不抵抗政策。)
3、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4、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
教师小结、过渡: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的抗日决心。
?
西安事变
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启发学生从课文中归纳:
A、根本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这就使得具有爱国传统的炎黄子孙同仇敌忾,站到一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对于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的作用。
B、直接原因: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学生和官兵的强烈不满。)
3、怎样评价西安事变?(这场“兵谏”目的在于逼蒋联共抗日,属于爱国和正义的事件。)
4、教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B.英美: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乘乱夺权。
D.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5、“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
?
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巩固小结
1、按照下面的纲要信号梳理本课知识:
国民党
屠杀剿灭

攘外必先安内
┓(破产)

合作抗日
?
?
1927年

1931年
西安事变
国共矛盾为主   
中日矛盾上升
?
?
共产党
土地革命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
武装反抗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71页填表题: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沈阳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东北三省沦陷
?
布置作业
《名校学案》中的相关作业。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
?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选择题
1.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与右图联系最紧密的判断是( )
A.国共两党开始第一次合作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
3.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5.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二、非选择题
8.简答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1940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
(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3)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之后,反法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右图所示,归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
参考答案
一、CBDCA BB
二、8.(1)表现: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蒋介石被释放。战役:百团大战。
(2)努力生产抗战物资;保证抗战运输;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答出其中2点即可)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会议:雅尔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