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上第三单元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上第三单元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6 10:4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读第三单元导言第一段,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果: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内容标准】 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
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
史作用。俄国农奴制改革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近代化的沉重步伐——历史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及实质——影响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工业国家比较封建农奴制1、根据材料一,说说俄国经济状况如何?它实行了什么样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阅读72—73页“帆船与汽船的较量”一目的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帆船与汽船的较量”是指( ) 战争,战争的双方是( ) 和( ) ,战争结果是 ( )战败。克里木战争英法俄国俄国
2.概括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根本原因:( )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 ( )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农奴制克里木战争讨论: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的 根本原因是:俄国--------固守封建农奴制
英法-------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完成工业革命,
技术先进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1861年改革的背景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战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时间:
2、作战双方:
3、结果:
4、败因:农奴制的存在。农奴制改革前俄国的农民起义情况沙皇统治岌岌可危,是革命还是改革呢?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答(1)农民起义;(2)农奴制改革答: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
实力国家。(挽救统治危机)讨论: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 改革者和目的是什么? 改革者:
改革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
实力国。(挽救统治危机)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74页“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一目,完成问题: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1.( ) 年,( )沙皇 批准并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主要内容:
(1)农奴人身解放:

(2)土地问题:
(3)农民管理: 1861亚历山大二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解放后的农民仍归
“村社”管理。 (2)主要内容(1)目的、时间、改革者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重点) —1861年改革的内容及评价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
“份地”
C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总共20亿卢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农民背上沉重包袱继续被控制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这段话首先考虑谁的利益?
说明了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改革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前提)。
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合作探究(3)实质:请同学们阅读P74“近代化的沉重步伐”一目,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概括这次改革对俄国产生的影响。 改革的积极影响:改革的消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
残余,经济上:
政治上: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三、近代化的沉重步伐(重点) —1861年改革的影响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积极影响? 1、农民背上沉重包袱,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2、沙皇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3、近代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局限性?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合作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地主阶级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想一想,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次相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为什么说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
发展扫清了障碍,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1898年戊戌变法避免革命的改革改革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目的:缓和俄国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改革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
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影响: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对实现近代化起积极作用。
但沙皇专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
B.国家处于分裂中.
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的发展
D.农奴制的阻碍D【达标测评】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列宁对下列哪次改革的评价
A.商鞅变法????????
B.中国的戊戌变法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的废除农奴制改革3.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下列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改革的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D4.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彼得大帝改革 B.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帝国建立
5.俄国1861 年改革没有改变: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CD6.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沙皇的统治 B.解放农奴
C.增加对外扩张的力量 D.发展资本主义 A7.“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
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
,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
合这一评价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 B.中国戊戌变法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D8.某电视台《走进历史》栏目正在播放
俄国1861年改革,当你从电视剧画面上
看到“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
利益的,都一一地做到。这段话时
能认识到这场改革( )
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D.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C材料二:俄国农奴制度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买卖,也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地主说:买机器需要花钱,还要养马带动机器,而让农奴干活却不用花钱,为什么要用机器呢? 农奴主为了获取暴利,把大量的粮食、原料出口。2、根据材料二,说说农奴制从哪些方面束缚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
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 )材料分析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土地的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力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谁?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农奴在这次改革中真的获得解放了吗?谈谈你的认识。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亚历山大二世
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于我国的伟大的转折指什么?有何作用?
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用:实行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
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改革,如维新变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有成功有失败,走过弯路,甚至抛头颅、洒热血。联系本课所学,结合身边事例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曲折性;
改革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拥护改革等等(事例略)
学习方法归类请你谈谈如何学习改革类的历史事件。方法提示:
1.为什么改革?(原因或背景)
2.如何改革?(改革措施)
3.改革结果如何?(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