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荷叶圆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荷叶圆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2 14:2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第二学期
荷叶圆圆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拼音读准“荷、绿、台、放、朋、友、油、还”8个生字的字音,重点复习后鼻音的字。
2.学习部首“草字头”, 在田字格里认真描摹“荷”。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唱读。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荷叶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书写生字、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荷叶图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
2.媒体出示句子: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
(1)学习生字:荷(认识部首“草字头” 、学生书空)
绿:除了荷叶是绿的,你知道还有什么是绿色的吗?
(2)师范读“荷叶儿”,生读。
(3)指名读,齐读句子。
3.揭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找一找谁与这圆圆的荷叶交朋友了。
2.学生交流(师贴图: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
3.学习生字:朋、友
4.指导读好名字,注意读准后鼻音。
5.将名字连起来说一说。
三、品读课文,理解句意。
1.再读课文,找一找这些朋友说的话。
2.学生反馈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3.学习生字:台
4.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5.师生配合说话(小伙伴们把荷叶当作——)
6.体会句子的意思。
(1)出示句子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停在荷叶上,展开宽宽的翅膀。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朋友戴上荷叶,红润润的脸蛋儿,藏在绿油油的荷叶下,比荷花还美呢!
(2)学习生字:放、油、还
(3)图文对照,品读句子。
7.师生合作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游戏:荷叶圆圆
2.游戏:连连看
3.指导书写:荷
【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摇篮 机场
歌台 凉帽
【教学一得】
教无定法
这篇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朗读及想象能力的散文诗,也是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中的课文,之前都是儿歌教学,只有两篇课文《两个问题》和《国庆节的晚上》涉及到篇幅的课文,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继续让学生感受本课与之前儿歌文体不一样的地方。重视学生长句的朗读指导,将字、词、句的教学相溶入课堂,尽量做到字带词,词连句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说及朗读长句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我也充分利用了本课的插图,通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加深印象。
在教学小伙伴在荷叶上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时,我第一步先让学生将句子读正确,接着告诉学生读课文除了读正确是不够的,还要把课文读好读美,那么如何才能把课文读好读美丽呢?我告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课文的插图展开想像。于是我先将文字信息转换成了图片信息,再将图片信息经过一定句式的训练重组为文字信息。如在教学“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小睛睛。”这一句时,我将语言文字通过图片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的样子以及让学生看宝宝睡在摇篮里的样子,让学生运用句式“小水珠躺在摇篮里,就像 。”练习说话。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的确有些难。第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荷叶上的水珠一闪一闪的,就像是亮晶晶的眼睛。我及时地给予了肯定,你想象力真丰富,发现了课文中的小秘密,小水珠就像眼睛。我继续追问:再看看,它躺在摇篮里的样子,像什么呢?同时我又轻指婴儿躺在摇篮里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第二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小水珠躺在摇篮里,就像小宝宝睡在摇篮里,摇啊摇啊。有了学生具体的感知,我再次回到原句,让学生听着摇篮曲读一读文中的原句,这一回读得就更好听了。有了这句话的句式训练,学生在回答 “小蜻蜓展开翅膀停在荷叶上,就像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叫,就像 。”的句式上更有方法了,回答得头头是道。
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没有对学生拔高要求,只是将课文中的插图进行重组,并用上文中句子所出现的喻体摇篮、机场、歌台进行比较,初步让学生的试着用上比喻的句式练习说话,将句子试着说完整,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到原文中去读,这次学生读得兴趣盎然,而且自觉地加上了动作读一读,这堂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学生学得也更有兴趣,更开心。通过字带词,词带句,并将文字转变成图片让学生进行理解朗读。于是,这次的课堂教学活了起来,有了意想不到成果。
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美丽的图片加上教师的说明是最具吸引力的,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图片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自由说话,说的角度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杜威语)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通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精心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水珠图
蜻蜓图
小朋友图
青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