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与右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46-47
教学设计: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左与右》是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中的内容。第五单元,是一年级小朋友这学期再一次接触与生活有关的章节。“左”以及“右”这两个概念是一年级学生虽然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他们也能够很容易说出自己的左与右,但是他们对左边,右边全部的物品进行描述还是有点困难,并没做左与右的相对性来说也是不太清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到左与右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认识左右的教学设计。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并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小丁丁他们一天的生活。
师:每天早晨大家升国旗奏国歌,奏国歌的时候,我们都要 (敬礼)小朋友们,你们是用哪只手敬礼的 (右手)
师:平时你们还会用右手做些什么事呢?(吃饭、写字…)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右手可以做的事真多呀!
师:另一只手呢?(左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与右。(板书课题:左与右)
师:(我们一起,伸出左手,伸出右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
师:像左手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在我们身上还有好多好多,谁能来告诉大家?师:指一指,说一说。(生:眼睛,提醒学生指一指)
师:除了眼睛还有吗?谁还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说一说?(脚,肩膀…)
师:你们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呀,找到自己的左与右!老师奖励大家做一个小游戏。做好准备坐端正
师:瞧!小朋友们听清楚指令哦。
举左手
右手握拳
左手摸右耳
右手摸左肩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做得又快又好!
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图片,填一填说一说。
过渡语:看来小朋友们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左与右,现在我们跟着小丁丁他们去操场瞧一瞧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自己身上的左与右,以小游戏的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左与右”,继而进一步学习)
二、全体合作,感知身边的左边、右边
1.师:瞧,小丁丁他们上体育课了,他们正在集合排队呢。
师:谁能来说说小胖的左边是?右边是谁吗?
师:你怎么看的?
生:我找到他的手和右手,在他左手这一边的就是左边。那么在他右手这一边的就是右边。(重复几个学生)
师:说的真完整,请你学着他的样子自己轻声地说说看。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说说看,你所在的这一排内,你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哪些小朋友呢?
生:我的左边是…我的右边是…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棒,看来你们都能以自己为中心找到左边和右边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身上的左与右,明确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左与右,明确用完整的语言去描述,同学描述自己这一排的左与右,让学生明白,自己左与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且左边全部,右边全部,为以后学习“上中下,左中右”打下基础)
三、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体会同向物体的左右相对性
师:小丁丁,小巧他们放学了,我们跟着他他一起去回家的路上看看
师:小丁丁和小巧在回家的路上要过桥,我们要提醒他们(指着图片上的文字)
生:注意安全
2.师:小巧准备过桥,小朋友们,你能告诉老师小巧的左边在哪?右边在哪吗?(请学生上来指一指)
师:小木船在小丁丁的哪一边?骑自行车的小女孩呢?那么这些又在小巧的哪一边呢?(个别说,完成核对)
师:小丁丁也来了。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师:我们请小朋友回答一下
3.师:小丁丁和小巧的方向一样,小木船的位置也没有变化,小轿车怎么一会儿在右边,一会儿又在左边呢?
师:哦!原来以小巧为中心,小木船在小巧的右边;以小丁丁为中心,小木船在小丁丁的左边。
师:大图中像小木船这样的还有吗?
小结:看来以不同的人为中心,物体的左与右位置关系也会不同。
(设计意图:用完整的语言去描述,巩固本节课新知“左与右”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左与右不是绝对的,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左与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二)体会面对面物体的左右相对性
1.师:瞧,又一个小朋友在桥对面像小巧打招呼,你知道她是用那只手打招呼呢?(请小朋友上来演示一下)
你来说说看,你是用哪只手打招呼的呀?
师:为什么同样是左手,可是为什么位置发生了变化呢?
师:原来那个小朋友是和小巧面对面的呢,他的左右位置发生了变化。小巧的左边就是那个小朋友的右边,小巧的右边就是她的(左边)
师:谁来说说看,这个小朋友的左边和右边分别能够看到什么
师:现在我们一起根据图片做一做判断题,手势准备(判断)
师:怎么改就对了呢?
2.师:小朋友们学得真是太棒了,老师用右手来夸夸你们,你真棒!(右手竖拇指)也请你们自己用右手来夸夸自己。
师:同样是举的右手,(直接和小朋友对比展示)瞧瞧老师举的方向和你们举的方向?(相反)
师:同桌转身面对面伸出你们的右手相互夸一夸,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们的左右相反。
生:我的右边就是他的左边,我的左边就是他的右边。
小结:面对面的两个人,左右是正好相反的。
3.师: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左与右。比如上下楼梯时,我们都知道要靠?(右边)诶,都靠右不是要撞到一起了吗?
师:他说的真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
师:面对面的两个人左右是相反的,只有都靠右才不会相撞发生事故。
小结:原来我们学的知识都能在生活中用到!
(设计意图:两人面对面的时候,左与右正好相反,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个难点,通过几个活动环节,让学生掌握,同时结合实例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四、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
师:小丁丁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 小丁丁买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他买了什么?(老师给提示)小朋友,如果你是小丁丁,你会买什么呢?谁能学着老师刚刚的样子来说一说 其他小朋友能猜出他想买的是什么吗
2.送小动物回家
师:请你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小动物们回家.
师:仔细倾听小动物说的话,按照他说的话把它们送回家.
喜洋洋:我住在最中间。
懒洋洋紧靠在我的右边。
美羊羊住在我的左边第二间。
沸羊羊住在美羊羊的右边,我的左边。
灰太狼住在我的右边第二间。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同时让学生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去描述物体的位置。)
板书设计:
左与右
观察角度: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习的乐趣。本节课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如:上课发言、写字、吃饭、剪纸、倒水、还有上下楼梯要靠右侧行走等生活实例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学习中举实例,在实例中体验“左与右”,这些都是联系生活的体现。听课老师给我提出,在结合生活实际考虑的时候,应该更花点心思在上面,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走,这方面,老师提议可以结合近来发生的踩踏事故,让学生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亦或者,带学生这边体验一下走走楼梯,感知这点,这样不仅将德育教育更好得渗透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加深了,我们本节课对于左与右的认知。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学校,从原来的“以玩为主”过度到“以学为主”,因此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1)通过小小机器人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让学生用“左右”介绍身边的同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语言的规范性,用完整的语言描述事物的左与右。在游戏的过程中,刚开始许多小朋友都只会说自己这排左边和右边的1位小朋友,但是通过提问,你的左边和右边只有1为小朋友吗?让小朋友意识到,左与右是左边右边的全部,描述的时候培养了学生同一列的空间意识。
(3)通过小巧和小丁丁回家过桥的情景让小朋友明白参照物的不同物体的左与右的也会发生改变。通过河对面小朋友向小巧招手打招呼,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左与右的相对性。之后通过教师与学生握手,引起认知冲突,最后通过教师和小朋友竖起右手大拇指表扬的方式进一步验证了相对性,突破教学难点。
在此,也有一些困惑:“左右”相对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物体和小朋友方向一致的时候,物体的左与右对小朋友很快的理解。但是物体和学生面对面的时候,小朋友理解反应就比较慢了,因此在以后得的教学过程中,这个知识点要更加注重。这边其他老师提议道教学中,应当对环节设计应该多注重,可以适当的简化环节,让小朋友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这些应该怎么去做。不应该过多设计太多复杂的任务,而是让他们通过几个简单的练习去强化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