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跋涉(shè)
停歇(xiē) 稀罕(hàn)
B.慰藉(jí) 赤裸(luǒ)
魅力(mèi) 敞开(chǎng)
C.发掘(jué) 纠葛(gé)
陌生(mò) 僵死(jiāng)
D.逊色(xùn) 摊开(tān)
音讯(xìn) 吟啸(xiào)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 ,于永恒中生存。
(2)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 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有 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安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
A.共鸣 熟悉 修养
B.共振 熟习 教养
C.共鸣 熟习 修养
D.共振 熟悉 教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②此等轻松风趣的好书,每天只读上几页,竟然不忍卒读,希望与此书的缘分尽量延续得久些才好。
③演播大厅里,王老师讲起诗词故事,侃侃而谈,坐而论道,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④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的熏陶,中国大自然文学热方兴未艾,必将迎来属于它的文艺复兴。
⑤在这个冬雪飘飞、梅花绽放的南方小城,张升和阔别了十年的几位好友相聚于此,青梅煮酒,把酒言欢,共叙天伦之乐。
⑥《辉煌中国》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跨境旅游需求推动了全球游客数量的增长,中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持续表现出稳定的跨境消费增长。
B.法治教育的开展不能一味地加大课时量,课时总量和学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味地做“加法”无疑是与“减负”的初衷相违背的。
C.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践路径的创新,而且是对我国国土空间保护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D.中国建筑围绕“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为核心,构建社会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社会责任理念,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哲人有言,“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某种意义上,读书给人带来的,除了知识的增长, 。成就大学问,实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人生追求,或许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够达到的,但读书所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的。
A.更重要的恐怕是提炼和升华心境
B.更重要的恐怕是心境的提炼和升华
C.心境的提炼和升华恐怕是更重要的
D.提炼和升华心境恐怕是更重要的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谈 读 书
朱光潜
①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就是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杀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得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②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失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③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中国文化名人论读书苦乐》,有删改)
6.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7.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C.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的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①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其实是对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浏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然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②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泳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月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 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一个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那未免煞风景。纪回答得很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③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唯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④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功。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⑤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是不大好办的事情。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
⑥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我们常夸说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提封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半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如《论语》,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就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譬如说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的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历史事实俱在,不容易否认的。
⑦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耸人听闻,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难道没有 即有少数人的好学潜修也不足挽回这颓风。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 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吧。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了。
(选自《俞平伯文集》,有改动)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总结出的求学的宝贵经验,作者一开始就加以引用,是为了从反面切入话题,增加文章的针对性。
B.作者特别赞赏中国方块文字的重要意义,非常深刻地批评了少数人提出的用音标文字代替方块汉字,以利于文化知识的普及的建议。
C.本文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从读书想到国计民生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不但视野开阔,而且思想深刻。
D.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通篇娓娓而谈,说理透彻;语言平实通透,充满感情,读来饶有兴味,启人深思。
10.本文标题为《读书的意义》,第⑥⑦两段却花费大量笔墨谈到文字和文字教育,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11.文中说:“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自然界的植物 ,可中国人特别喜爱松、竹、梅,把它们推崇为某种人格精神的象征,称它们为“岁寒三友”,这都是 的常识。
有人认为,松、竹、梅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它们具有值得观赏的外在形象,( ),但同时也因为赋予其意义的古人自身存在与之对应的文化和人格诉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都是中国人所推崇、提倡的一种风骨。
中国文化传统崇尚这种风骨,主要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求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 ,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但是,当这种人生态度遭受挫折而又无力抗争、不愿屈服时,也会有以一种超然物外或纵情山水、 的态度对待现实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赋予松、竹、梅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人对松、竹、梅的风骨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传统文化的经典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形色色 耳熟能详
艰难险阻 放荡不羁
B.形形色色 尽人皆知
艰难险阻 放浪形骸
C.五花八门 耳熟能详
艰难困苦 放荡不羁
D.五花八门 尽人皆知
艰难困苦 放浪形骸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它们受人喜爱与其外在形象固然不无关系
B.然而,它们受人喜爱与其自然属性自然不无关系
C.笔者则认为,它们受人喜爱与其自然属性当然不无关系
D.笔者则认为,它们受人喜爱与其外在形象固然不无关系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社会的发展,赋予人们心中松、竹、梅的含义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变化。
B.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赋予松、竹、梅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C.随着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赋予松、竹、梅的含义也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变化。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松、竹、梅的含义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
1.答案:C
解析:A项,“罕”应读“han”;B项,“藉”应读“jiè”;D项,“讯”应读“xùn”。
2.答案:D
解析:“共鸣”,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声或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熟悉”,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3.答案:B
解析:②“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此处望文生义。③“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此处褒贬失当。⑤“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适用对象不当。
4.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表现出”缺少中心语,句末应加上“态势”;C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的内容位置不当;D项,结构混乱,“围绕……为核心”句式杂糅,可去掉“为核心”或将“围绕”改为“以”。
5.答案:B
解析:A项,“提炼和升华心境”与前句的“知识的增长”结构不对应;C项,与前句“读书给人带来的”不连贯;D项,句子结构不对应,前面句子意思是“读书给人带来的是知识的增长”,后面也应是“读书给人带来的更重要的……”。
6.答案:C
解析:原文是“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表述的是“读书”,而非“书籍”。
7.答案:B
解析:B项,表述的是文化学术与学问的关系,而非读书与学问的关系。
8.答案:D
解析:A项,原文说的是“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并不是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B项,原文说的是“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并不是说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C项,所读之书要选得精,并不代表一定要选择经典作品阅读。
9.答案:B
解析:B项,“非常深刻地批评了少数人提出的用音标文字代替方块汉字,以利于文化知识的普及的建议”属无中生有。
10.参考答案:文字寄托着文化,从中我们可以通解先民的情思和智慧;文字在无形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团结统一;文字教育的成败关系着民族国家的前途。因此,论述了文字和文字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解析:第⑥段主要阐述了文字与文化的关系,文字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作用;第⑦段分析文字教育与民族国家的前途的关系,这些都是从侧面论述读书的意义。
11.参考答案: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学校教育中重传授教导,轻潜修读书、深思钻研的弊病。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缺少独立的思考、体悟,这说明了我们还没有真正明白读书的意义,结果将会是使学生慢慢地丧失对读书求学的兴趣。
解析:这句话点明了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对读书的影响,分析在校学生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原因。回答时,要结合作者的主要观点来分析。
12.答案:B
解析:第一组词语是“形形色色”和“五花八门”,前者形容各种各样,后者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阅读材料中形容的是各种植物多种多样,没有变幻各种花样的意思,所以用“形形色色”更恰当。第二组,“耳熟能详”和“尽人皆知”,前者的意思是“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后者的意思是“人人都知道”。阅读材料中陈述的是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件事,这只是个简单的常识,因此“耳熟能详”用在这里不恰当。第三组,“艰难险阻”和“艰难困苦”,这两个词语都有“艰苦、困难”之类的意思,但前者中的“险阻”往往指(道路)险恶而有阻碍,不容易通过,或以此比喻经历的艰险。而“艰难困苦”只形容生活或处境的困难艰苦。阅读材料上文以“道路”比喻人生经历,这里用“艰难险阻”与之搭配就更恰切。第四组,“放浪形骸”和“放荡不羁”,前者的意思是“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后者也有“行为放纵,不受约束”的意思,但前者重点表达的是不受世俗礼法束缚,而后者在现今主要表达不受道德规范约束或行为不检点。从原文的语境来看,显然用“放浪形骸”更恰当。
13.答案:D
解析:四个选项中两个以“笔者则认为”开头,两个以“然而”开头。上文说“有人认为”,接下来要阐明作者自己的看法,用“笔者则认为”开头要比用“然而”开头与上文的衔接更连贯。此外,用“然而”开头,与下文的“固然”“但”之间形成的让步、转折关系,使句子复杂化了,表达不够简明。选项中表达松、竹、梅的形象特征,有两项用“外在形象”,两项用“自然属性”,上文用的是“外在形象”,从文脉上看,选项用“外在形象”与上下文都更连贯。下文说“但同时也因为赋予其意义的古人自身存在与之对应的文化和人格诉求”,选项中与下文的“但”关联的词有“自然”“当然”“固然”三个,相比之下,“固然”与下文“但”关联得最恰切。
14.答案:D
解析:“随着”和“使”保留一个即可,两个同时使用,使该句缺少了主语。另外,从下文的内容看,“在原有基础上”修饰的是“发生了变化”,而不是“赋予”或其他词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