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 说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襄(xiāng) 嗟乎(jiē) 或不焉(bù)
B.郯子(tán) 句读(dòu) 阿谀(yú)
C.老聃(dān) 谄媚(xiàn) 经传(chuán)
D.李蟠(fán) 苌弘(chánɡ) 贻误(yí)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无常师 常:平常。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C.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越发。
3.对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彼童子之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⑤士大夫之族
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①和③相同 B.②和⑤相同
C.①和⑥相同 D.②和④相同
4.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古人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C.小学,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今天指的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
D.六艺经传,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 ”。
(2)《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点明作者的态度和最终结果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问 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①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选自《刘孟涂集》)
注①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6.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B.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C.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D.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即《尚书》,与《诗》《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B.三代,这里指元、明、清三个朝代。文中“三代而下”的意思相当于“在今天”。
C.《周礼》,儒家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可能成书于战国时期。
D.庶人,周代对平民、百姓、无官爵者的称谓。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对有学无问者“是己而非人”“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所问非所学”“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的诸般表现提出了批评。
B.作者引用儒家经典中的话“就有道而正”“好问则裕”等,来证明“问”的必要,从中可看出“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一环。
C.在作者看来,今人学而不问有“师心自用”“好学不诚”等多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今人所学非古人之学,今人所好亦非古人之好。
D.本文在论证方法和语言风格上与韩愈的《师说》有相似之处,两篇文章共同论及的关于“尊师”与“重道”的观点至今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10.《问说》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认为“学”与“问”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戏题牡丹
韩 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1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牡丹同开俱隐约,又写了它们之“斗轻盈”。“隐约”“轻盈”写出牡丹花开的情态。
B.颔联采用了比喻手法,就牡丹花开的情态做进一步的描写,含蓄别致,让人感觉韵味无穷。
C.颈联通过描绘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来表现牡丹花的美丽,是侧面描写。
D.尾联“皆抛尽”“暂眼明”表露了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
12.诗歌前四句表现了牡丹怎样的特点 诗人使用“同”“俱”“何须”“并”“偏”等词对牡丹进行描写有何作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热正持续升温,我们欣喜地看到,( )与此同时,我国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中一些符合汉语学习规律, 的方法与理论也被语文教育研究者重新擦亮,开启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寻根之旅。事实上,在语文教育现代性 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一直在场。语文教育现代价值的诉求,或宣称“新”的东西,在语文教育传统中有很丰富的资源,只不过长期被 ,没有被挖掘罢了。
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白话取代文言,成为现代书面语主流的历史必然,看到“新文化运动”对语文教育的革命厥功至伟。语文把它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使其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精神,绝不能照搬与照抄,毕竟现代教育目的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或者盲目复古都是行不通的。对传统语文教育知之愈全、愈深,才能用之愈当,我们要避免语文教育上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避免对传统语文教育的过度阐释或过度开发。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是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使得不少语文教师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B.不少语文教师以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C.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需要语文教师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的。
D.不少语文教师被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激发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立竿见影 建设 遮掩 扬汤止沸
B.立竿见影 建构 遮掩 扬汤止沸
C.行之有效 建设 遮蔽 刻舟求剑
D.行之有效 建构 遮蔽 刻舟求剑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使其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B.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使其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C.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D.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16.下面是形成记忆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字。
外界信息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17.生活中的许多名句,只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会有不同的认识。依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你对所列两个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语言通顺、生动,有一定的说服力,并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要求句式一定与示例一致。
示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另一种看法:不扫一屋也可以扫天下,如果总被小事羁绊,哪有精力去干大事
(1)名句:重复是学习之母。
另一种看法:
(2)名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另一种看法:
1.答案:B
解析:A项,“不”同“否”,故其音应读“fǒu”;C项,“谄”应读“chǎn”,“经传”的“传”是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应读“zhuàn”;D项,“蟠”应读“pán”。
2.答案:A
解析:A项,“常”的意思是“固定”。
3.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其中①和⑥用法相同,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相当于“的”;③是宾语前置的标志。④和⑤是指示代词,这些。
4.答案:B
解析:B项错误,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准备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童子”指未成年的男子。
5.答案:(1)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6.答案:D
解析:这段文字,句式整齐,可以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句式断开。
7.答案:B
解析:这里的“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文中“三代而下”的意思是“自从三代(夏、商、周)之后”。
8.答案:D
解析:“两篇文章共同论及的关于‘尊师’与‘重道’的观点至今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错,本文的中心是“君子之学必好问”,强调问。
9.参考答案:(1)那些在义理的大道上相互请教,非常勤勉地只是以进身修德为要务(的人),并不多见,更何况那些世俗之人呢 (2)学问不能接近古人,难道不是这个原因吗!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咨访”,询问。“孜孜”,不知疲倦的样子。“唯进修是急”,宾语前置,急于进身修德。“流俗”,一般的人。“几”,接近。“由”,根由,原因。
10.参考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作者认为“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学就没有办法发现疑问,不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
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发现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道理弄明白了,但有的人还不能使道理用于实际;认识到事物粗略的一面,但有的人还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比自己贤能的人,向他询问来除去心中的疑惑,这就是所说的“到有学问、德行高的人那里判定是非”。不如自己的人,向他询问以求得有所收获,这就是所说的“有才能的人向少才能的人请教,学问和品德高的人向学问和品德低的人请教”。和自己差不多的,向他询问以助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询问进而明确地辨析。《书》不是说过:“喜欢询问就能使自己的学识丰富。”孟子议论“(学问上)找回自己放纵散漫的心”,并提“学问之道”,在学习之后紧跟着要问。子思说过,君子“尊崇品德”,但还要“通过好问勤学”来达到,询问是先于学习的。
古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而已。所以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地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凭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拿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近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而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自从三代(夏、商、周)之后,就只有学习而没有询问了。朋友间的交往,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做坏事就够了。那些在义理的大道上相互请教,非常勤勉地只是以进身修德为要务(的人),并不多见,更何况那些世俗之人呢
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的通病。学习有不通达的地方,不理解而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并不稳妥,只是妄自凭主观猜测,如果这样,那么终生就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询问的事情了。对于比自己贤能的人,妒忌他们而不愿意询问;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而不屑于询问;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亲近他们而不乐意询问。如果这样,那天下就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去询问的了。别人不值得自己服气,事情没什么有疑问的,这不过是以自己的心为师,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这不过是小的毛病。明知自己见识浅陋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使自己的学识终生得不到进步,也不愿不耻下问,这是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是大的毛病,但犯这类错误的十个人里有八九个。
如不是这样,还有所问的不是所学的人:询问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只是为了说说好玩;更有那些把自己已经明了的,询问别人用来试探别人的才能的;用那些非常难解的问题,追问别人看别人出丑的。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并且可以得到益处的,要降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问不能接近古人,难道不是这个原因吗!
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不虚心,是由于并不是真正地喜欢学习。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求学的并不是古人学习的内容,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爱好的方面,不能询问,也是理所当然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不知道的,未必不被愚人知道;愚人能够做到的,未必不是圣人所不能做的。真理不能由人独占,学问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询问可以缺少吗 《周礼》说:“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在学问德行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很贤能。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辱。然而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
11.答案:B
解析:B项,“比喻”应为“拟人”,“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都是用女子神态写花,是拟人。
12.参考答案:这样写朦胧含蓄,柔美清新,突出牡丹竞相展示美丽的姿态,照应标题“戏题”,暗示诗人的喜悦之情。
解析:这几个词和作者的情感密切相关。牡丹“同”开,“俱”隐约,“相”倚,“斗轻盈”,诗人认为,有幸同开,则不必相争相斗,“何须”则是劝告语气;牡丹“并”作,“偏”含,人情味十足,似乎有意引逗诗人,这正应“戏题”二字,表露喜悦之情。
13.答案:B
解析:材料旨在论述语文教育中应辩证继承文化传统。根据上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下句应以“语文教师”为陈述对象,陈述的内容为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4.答案:D
解析:“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建设”,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建构”,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遮蔽”,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可用于抽象的事物。“遮掩”,遮盖,掩饰,常用于具体的事物。“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扬汤止沸”,把锅里烧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合语境,应选D项。
15.答案:A
解析:承接上文,句子的主语应该为“它”,即“新文化运动”;“因而”强调因果关系,“从而”也表示因果关系,但更侧重强调事情的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故“从而”更恰当;“普及化”“大众化”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应先“普及化”,后“大众化”。故选A项。
16.参考答案:外界信息进入大脑形成感觉记忆,对信息的注意形成短期记忆,再经过对信息的重复和巩固,长期记忆就形成了。
解析:这是一个信息的流程图,箭头指示了信息的流向。根据箭头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动词,串联关键词语即可。
17.答案示例:(1)重复是创新的绊脚石,它只追求相同,而不能容忍异类。(2)窗户总是有一定朝向的,眼睛有时也可能会被蒙蔽,从眼睛中未必就能看到真实的心灵。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要善于从另一个角度设想,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