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茶馆(节选)课件(共49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 茶馆(节选)课件(共49张PPT)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2 12: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8 茶馆(节选)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课外·一起成长
课前·基础认知
话剧是舞台艺术,更是现场的艺术,只有坐在剧场之中,才能真正体会话剧感人魅力,而茶馆也一样,只有置身其中,看熙熙攘攘的茶客,品三教九流的言谈举止,才能体会老舍先生所说的“小茶馆,大社会”。
人民艺术家——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通过描写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表达对民族精神和民族命运的思考,让读者从轻快诙谐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代表作有小说《赵子曰》《牛天赐传》《猫城记》《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作者名片
背景链接
老舍《茶馆》的叙述动机,来自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渴望,和对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的强烈憎恶,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写作意图,即埋葬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事物必将走向灭亡。作品中包含了老舍对于旧时代北京社会生活的熟悉,他对普通人的遭际命运的同情,他的温和、幽默,他的含泪的笑,这些接续了老舍创作中深厚的人性传统。
1.精记字音
知识梳理
2.词语积累
(1)化干戈为玉帛: 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 
(2)横眉立目: 怒视的样子。多形容强横或强硬的神情。 
(3)满面春风: 形容愉快和蔼的面容。 
(4)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5)兵荒马乱: 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3.词义辨析
(1)包括·囊括
辨析:“包括”指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囊括”指把全部包罗在内。

②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田径队 囊括 了径赛的全部冠军。
例句:①这本词典共收词6万余条, 包括 了现代汉语的绝大多数词汇。
(2)工夫·功夫
辨析:“工夫”指时间(指占用的时间);空闲时间;时候。“功夫”指本领,造诣;武术;(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例句:①按要求提交资料以后,村民一般会在办事大厅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因为差不多只要一杯茶的 工夫 ,证件就办好了。
②我们党百年来无比丰富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不断在“结合”上下 功夫 。
课堂·重难突破
初读课文 明大意
文脉预览
主旨探微
课文通过对裕泰大茶馆中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戊戌变法后帝国主义横行、封建统治腐朽、农村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写出了旧时代的社会风貌。
任务一
时代缩影——分析戏剧的情节结构
1.课文节选部分出场人物众多,其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剧情以他们为中心展开。请围绕这三个人物梳理出第一幕的主要情节,完成下面表格。
精读课文 细揣摩
中心人物 展开的情节
常四爷 (1)
秦仲义 (2)
庞太监 (3)
参考答案:(1)①先与流氓打手二德子因敢不敢“打洋人”发生冲突,进而得罪了马五爷,表示自己“就不佩服吃洋饭的”。②由刘麻子送英国鼻烟想到洋货倾销,发出“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的感慨。③对太监娶妻表示不满,给卖女儿的乡妇买两碗烂肉面,并感慨:“我看哪,大清国要完!”随后因言获罪,被宋恩子、吴祥子逮捕。
(2)①来茶馆看王利发“会做生意不会”,提涨房租的事。②嘲笑常四爷给穷人买面吃的行动后得意扬扬地宣讲自己实业救国的主张。③与庞太监进行了表面笑语奉承、实则剑拔弩张的激烈交锋。
(3)由庞太监娶妻引出“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忍痛卖女儿的康六和康顺子的悲剧命运和人贩子刘麻子买卖人口牟取暴利的罪恶行径。
2.《茶馆》第一幕的众多人物有主次之分,在舞台上的时间有长有短,人物身上的戏有多有少。试从出场时间的角度分析有哪些人物类型,并概括这部戏剧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类,人物在舞台上时显时隐,例如王利发虽然一直在舞台上,但需要他说话时才有台词。这样的人物不少,例如唐铁嘴、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宋恩子、吴祥子、李三、茶客甲乙丙丁、庞总管,有时有戏有时没戏。
第二类,人物出场后,剧情以他为中心展开,例如秦仲义。第三类,人物上上下下,例如二德子、康六、黄胖子、乡妇、小妞。第四类,人物出场时间很短,随之即去,例如马五爷、老人。
《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可称为“图卷戏”。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串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众多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发展。所有人的活动都只是他们各自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横断面组织起来,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卷。
3.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茶馆”这样一个场所作为全剧的关键纽结点
参考答案:①茶馆是三教九流聚会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等。“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人物可以在茶馆这个生活舞台上表演他们各自酸甜苦辣的人生活剧。贵人可以在这里摆阔;骗子可以在这里行骗;说客可以在这里饶舌;穷人到这里来,只能是卖儿卖女……这样,茶馆就成了人们透视人生的一个窗口,在这里上演的人生活剧就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②茶馆不仅是窗口,它本身还具有象征意义。茶馆的每况愈下,正象征着社会的衰微破败,是旧社会日趋衰亡的见证。《茶馆》三幕戏一堂景,表明时代在变,人物的命运在变,而故事发生的场所始终不变,这就给人一种“岁月推移,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感。
③茶馆的设置与剧作的整体构思有直接关联。《茶馆》的三幕戏之间几乎都间隔着大约二十年的时间,而且在三个生活横断面上出现的人物之间、事件之间也都存在必然的联系。
把这三幕戏的场景设定在一个不变的空间——裕泰茶馆这个舞台进行,就能使观众摆脱因各幕时间相距太远而导致的脱节感,这个具体的茶馆及其人物的命运就像一条潜在的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联起来,共同表达变迁的深刻内涵。
任务二
粉墨登场看人物——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戏剧主题
1.结合具体内容,概括王利发的性格特点。分析王利发这个贯串全剧的线索性人物的形象意义。
参考答案:性格特点:王利发,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干练、自私、圆滑,善于应酬。他为生计,时时处处都很用心思,他八面玲珑,谨小慎微,不愿得罪任何人,总是“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唯恐出什么岔子。像唐铁嘴那样的角色,喝茶不给钱,衣着又脏,王利发打心眼里厌恶他,可是他很克制,说话
很客气,称他“唐先生”,说“您外边蹓蹓吧”,还不惜送他茶喝。秦仲义喝令唐铁嘴“躲开我!去!”,王利发的撵法还是挺客气,“先生,你喝够了茶,该外边活动活动去”,把唐铁嘴轻轻推开。乡妇进茶馆,卖小妞,孩子喊,大人哭,秦仲义叫王利发“轰出去”,王利发不是“轰”,而是劝:“出去吧,这里坐不住!”王利发生怕茶客在茶馆里出岔子。他知道宋恩子、吴祥子是侦缉,当常四爷声称“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王利发就示意:“说话请留点神!”几个有“铁杆庄稼”的茶客议论谭嗣同问斩,王利发就去劝阻:“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王利发年纪轻轻,已经学会
明哲保身,他唯恐引火烧身。宋恩子、吴祥子抓住“大清国要完”的话头要抓常四爷,松二爷从旁说情,说:“王掌柜知道:我们都是地道老好人!”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利发也不出头,缄默无言。王利发还挺会耍嘴皮子。他跟房主秦仲义说话,或者是顺着说,讨好人家,或者是把求人家的话说成人家就有这份好心,巧于周旋。
意义:老舍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真实地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的吃人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残酷、黑暗、不合理。老舍既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又融合着
时代的变迁,细腻地描绘了人物性格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使这一形象在概括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显示了不同凡响的艺术力量。
2.《茶馆》中鲜有正面人物形象,但是常四爷是例外,请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常四爷是旗人,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他对神气十足的二德子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在全茶馆的人司空见惯,对刘麻子给庞太监买老婆不置一词的时候,只有他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加以指责;对乡下人卖儿卖女现象的关注,对洋货充斥的感叹,以及“我看哪,大清国要完”的忧虑,都表明他是一个耿直、正派、善良,看不惯社会丑恶,富有爱国心的人。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人民的反抗情绪。
3.阅读课文,概括《茶馆》第一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在裕泰茶馆里,各个阶层的人物先后登场,这些人物的命运,他们彼此间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恶人猖獗,特务横行;洋货充斥,洋教势力抬头;民不聊生,卖儿卖女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抬头、爱国正直的人受迫害的现实。
在众茶客们的谈话与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些有闲的市民阶级对时事漠不关心,对穷人的苦难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玩物丧志的无聊与麻木——大清国确实是气数已尽,日薄西山,走到了它“要完”的时候了。
任务三
细品台词知深意——鉴赏戏剧的语言
1.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寥寥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请分析下面话语的潜台词。
(1)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参考答案:庞太监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警告以秦仲义为代表的维新派别再想着造反,造反不会有好结果。
(2)太客气了吧 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参考答案:庞太监语带讥讽,旁敲侧击,试探秦仲义,警告中含着杀机。
(3)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
参考答案:这是庞太监内心的愤恨之言,也是对时代变化无可奈何的悲叹。维新派的一次失败并没有影响其势力的膨胀,以庞太监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虽沉溺于权力稳固的假象,但也感觉到了新势力的威胁。
(4)茶客甲 (正与乙下象棋)将!你完啦!
参考答案:暗示清朝将要灭亡。
2.本文语言极具个性化,请简要概括分析。
参考答案: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和性格出发,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务的特点。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是典型的地痞无赖。出场的人物不论台词多少,都写得活灵活现。
随堂训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遛狗  溜弯   缉拿  笨拙
B.咪眼 打扮 沏茶 米粥
C.玛瑙 绫罗 拉笼 包涵
D.章程 无赖 畜生 鸟笼
答案:D
解析:A项,“溜”应为“遛”;B项,“咪”应为“眯”;C项,“笼”应为“拢”。
2.下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更迭         B.雍容华贵
C.静水流深 D.熏染
答案:A
解析:雍容华贵:形容人举止文雅,衣着华丽。静水流深:通过表面平静的水并不知道水底下有多深,比喻表面不声不响的人却蕴藏着大的智慧。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A.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
B.两位穿灰色大衫的——宋恩子与吴祥子,正低声地谈话,看样子他们是北衙门的办案的(侦缉)。
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D
解析:D项是表示话题的转移。例句和其他三项都是表示解释说明。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假若真打起来,非出人命不可,因为被约的打手中包括着善扑营的哥儿们和库兵,身手都十分厉害。
B.老舍领导和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团结了全国的抗战文人,使这一时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文艺界团结得最好的时期之一。
C.老舍将城市底层社会生活和穷人的命运带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他独有的艺术风格。
D.茶馆茶楼发展生机勃勃,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吸引了社会各类群体的积极参与,与此同时,茶馆茶楼对社会经济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语序不当,“领导和组织了”改为“组织和领导了”。
5.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①南北朝时期,临涣的茶馆是以茶摊的形式出现的。②进入唐代,临涣地区水路运输便利,对外交流频繁,商业日益发达。③随着商业的需要,临涣古城出现了茶馆。④茶馆对择水、选器、沏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讲究。⑤据记载,明清时期的临涣茶馆就以独有的水源优势而远近闻名。⑥临涣城下名泉较多,珍珠泉涌出粒粒珍珠;龙须泉流淌似龙王胡须。⑦茶馆都用六安茶棒泡茶,冲泡后汤色红艳。⑧如今,茶馆已成为了解和观察临涣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参考答案:③“随着”改为“为适应”,或把“需要”改成“发展”(其他改法,搭配得当也可)。④删去“方面”,或把“对”改为“在”。⑥分号改为逗号。⑧“了解”和“观察”调换顺序。
解析:③“随着……需要”搭配不当。④句式杂糅。⑥对珍珠泉和龙须泉的表达共属于一个主语,故要将分号改为逗号。⑧语序不当,应将“了解”和“观察”位置互换。
课外·一起成长
[写作技法]
用对比的方式写人
《茶馆》中的常四爷和松二爷,都是旗人,作者安排他们同时登场,登场时都是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的形象。但是,面对二德子一拍桌子的挑衅,两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常四爷说:“你问我哪 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从中可见他硬气的性格。而松二爷则说:“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 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一副息事宁人的样子,可见其性格的软弱。这样的对照之下,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因文学法
[写作训练]
选取一个你熟悉的人,灵活运用对比写人的方法,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不少于200字。
答案示例:这不,老妈不知为何又发飙了,走廊里传来了老妈惊天动地的脚步声。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巨响:“砰砰砰!——”真是吓翻了天,我觉得整栋楼都快被老妈震倒了!我老妹和我呢,在对付老妈怒火方面还是有些方法的。老妹的招式是嬉皮笑脸,软磨硬泡,用尽一切方法让妈妈妥协。不得不说,挺有效果
的。只见老妹端起一杯柠檬水,笑嘻嘻地递给老妈。伸手不打笑脸人,妈妈将矛头指向我:“作业做完了吗 ”得,这下该我上绝招了。我的绝招就是顺着她的意思,恭恭敬敬,让她满意。我赶紧说写完了。妈妈喝了口水,瞧了我一眼,说:“那你还不去洗澡,在这里干什么!”我赶紧回答:“我这就去!”抬脚走向浴室。
位卑未敢忘忧国
◆常四爷,那可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茶馆》的第一幕,大庭广众之下,那声“大清国要完”,是他洒脱的表现,是他不畏强权的作风!他不满于崇拜洋人、惧怕洋人的统治者,他一腔热血,参加反帝斗争,为的是想尽自己那份微薄的力量。他坚守自己心中的底线,眼看身边的人死的死走的走,也绝不说洋人一个“好”字,绝不攀附那些有权有势的洋人及其走狗。在他心中,这种卑贱的做法,他是从不屑的。
素材积累
◆林则徐以他过人的勇气和智谋,打响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响亮一枪。然而,这股浓烟没有驱走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却让林则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禁烟后,他横遭诬陷,屡遭流放。然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始终没有选择放弃热爱祖国。望着通往伊犁的漫漫长路和被黄沙模糊了的故乡,他仰天长叹,眉头紧皱,却仍选择忍辱负重,鞠躬尽瘁,为当地人民镇刀客,施存粮,修水利,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国家的热爱。
适用话题:“爱国”“鞠躬尽瘁”“个人与国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