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2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课外·一起成长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的理论思想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课前·基础认知
改造我们的学习
背景链接
本文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遵义会议后虽然对“左”、右倾的错误进行了纠正,但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条件下,形势变化快,对这些错误思想的根源一直没来得及进行清算,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党内还存在着,对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有很大干扰。全面抗战爆发后,新党员大量增加,许多人出身小
资产阶级,思想还没有彻底转变,这也对党的思想作风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作战能力,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一次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毛泽东连续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两篇演说,标志着全党普遍整风运动的开始。《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不但在当时的整风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文学常识
政论文
政论文,就是政治性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包括从政治的角度评述或论证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中重要问题的各种议论文,也包括以说理为主的政治性评论文章。具体地说,它包括政治家的经典著作,政治性的文章、报告、讲话,政府和政治集团的宣言、声明,报纸杂志上的政治性社论,评
论员文章、专论、评论、按语,等等。它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语言讲求确切、严谨、鲜明,富有鼓动性;句式结构变化多样,重整体布局,重修辞手法。在运用语言材料上要求准确性、严密性同生动性、形象性密切结合。
知识梳理
1.精记字音
2.词语积累
(1)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粗枝大叶: 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3)一知半解: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4)生吞活剥: 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5)若明若暗: 形容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6)有的放矢: 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明确。
(7)哗众取宠: 用浮夸的言行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8)华而不实: 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3.词义辨析
(1)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辨析:“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例句:①多少革命烈士, 前仆后继 ,舍生取义,用鲜血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②目光坚定、 勇往直前 。攀登的意义,在于过程中对自己的超越;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一生的时间不断攀登。
(2)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辨析:“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说话。前者含贬义。
例句:①有些人爱 夸夸其谈 ,喜欢吹牛,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别人还没说出自己的观点,他就打断人家说自己知道。
②面向众人表达自己观点时,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从容应对, 侃侃而谈 。
(3)等闲视之·视同儿戏
辨析:“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视同儿戏”,把事情当成小孩子玩耍一样来对待。形容对很重要的事情不严肃,极不重视。
例句:①如果不采取措施标本兼治,恐怕类似农村污水处理项目闲置的问题还会出现,千万不可 等闲视之 。
②该运动员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表现得无限膨胀,将奥运夺冠 视同儿戏 ,引起了国内球迷的高度关注。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背景链接
1963年5月2日至12日,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要求全国各地把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十个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去研究,并且就有关工作,订出计划,全面部署,抓紧时机,在不误生产、密切结合生产的条件下,分期分批地有步骤地推行,争取在两三年内全部办到,并力求办好”。
5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发布前,毛泽东在这个文件前面加写了一段话(即后来单独成篇发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文学常识
《毛泽东著作选读》
《毛泽东著作选读》,1964年6月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甲种本和乙种本,是在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指导下,由毛泽东著作选读编辑委员会编辑。甲种本适合一般干部阅读,乙种本适合工农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阅读。甲种本和乙种本首次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甲种本和乙种本对普及毛泽东思想起了积极作用。新编本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
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并为适应广大干部和青年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需要,编入毛泽东1921年至1965年各个历史时期的著作68篇,共58万字,分为上下两册。为帮助读者理解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著作,新编本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第七部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刊于卷首。新编本选自《毛泽东选集》的有51篇,其中40篇是上述《决议》中列举的,还修订或新写了题解和注释。《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本,是毛泽东最重要、最基本的科学著作的精选本。
知识梳理
1.精记字音
2.词语积累
(1)固有: 本来有的;不是外来的。
(2)究竟: 结果,原委;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毕竟,到底。
(3)认识论: 关于人类认识的对象、来源、本质、发展过程和规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
(4)滔滔不绝: 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
3.词义辨析
(1)反映·反应
辨析:“反映”,物体的形象反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通常指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化学反应;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应”的范围没有“反映”广。
例句:①它们 反映 的正是中国革命过程的实际情形,表达的正是毛泽东在政治、军事实践活动及其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实践智慧。
②研究发现,摄入更多水分后,孩子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更强,
反应 速度更快。这个结果表明,多喝水对复杂认知能力的提升有益。
(2)正确·准确
辨析:“正确”,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准确”,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正确”着重在事物的性质,强调没有错误;“准确”着重在行为方式或效果,强调没有误差或偏差。“正确”可用于人,也可以用于具体或抽象事物;“准确”多用于计算、测量、语言表达等方面。
例句:①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 正确 方向胜利前进。
②要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准确 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3)反复·重复
辨析:“反复”,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过来倒过去,翻悔;(不利的情况)重新出现;重复的情况。“重复”,(相同的东西)又一次出现;又一次做(相同的事情)。“重复”次数比“反复”少。从对象比较,“反复”多指不同的动作或事物多次出现;“重复”指相同的动作或事物再现。
例句:①高考临近,高三女生小璐却 反复 发烧,昨日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导致的。
②在简单而又 重复 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有心的她很快就熟悉了车驾管业务工作的基本流程,立即进入了业务员的角色。
课堂·重难突破
初读课文 明大意
文脉预览
主旨探微
《改造我们的学习》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批判了主观主义的作风,号召全党注重调查研究,树立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为全党的整风学习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简明扼要地解说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既鲜明地提出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唯物观点,也辩证地说明了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论述了认识过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和由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并阐述了这两次飞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了如何获得正确思想的科学道理。
精读课文 细揣摩
任务一 提纲挈领——分析观点,梳理论述思路,体会逻辑性
1.《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一标题包含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我们”是指全党的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是指全党同志的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而且这里的学习主要指学习态度,也即学风,是学习的根本问题。“改造”是“改(改变)”和“造(创造)”的结合,有“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之意。
2.梳理《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论述思路。
参考答案:课文开头的一句话是全文的引论部分,也是提出问题的部分,表明写作目的,即“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课文主体的几个部分中,前三部分是本论部分,用来分析问题,说明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提出具体的做法,即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途径。全文的论证结构是:提出主张—阐述理由—提出建议。
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从思路看,可分为三个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请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完成下面的表格。
思路 层次划分 大 意
提出 问题 开头到“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①
分析 问题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②
解决 问题 “现在我们的同志中”至结尾 ③
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讲认识的两个飞跃,是对第一部分的具体阐释
点明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的意义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逻辑的严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①课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逻辑严密。课文按“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布局行文,结构严密,富有逻辑性。
②各层次内部亦论述严密而富有逻辑性。如本论部分:先概括思想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再解说两次飞跃,并强调第二次飞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最后谈两次飞跃的关系。可见构思之严密、逻辑之严谨。
③语言表达严密,逻辑性强。如“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中,“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强调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的唯一性,表达严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任务二 针对问题发声——理解文章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1.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当时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在研究历史时也是“言必称希腊”。
参考答案:在当时,学习外国形成一股风气,特别在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这也影响到我们党内,但不少人的学习方法是教条主义的,搞历史研究时只是习惯于生搬硬套外来的东西,却不重视研究本国的历史和现状,故而也是“言必称希腊”。
2.《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部分中谈了哪几类“极坏的典型” 作者是怎样安排使用这些典型材料的
参考答案:在这部分中,作者谈了三类极坏的典型:一类是对现状不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一类是不懂得自己的历史,只能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一类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时理论和实际相分离。作者在列举主观主义的态度的三方面表现之后,又举出这三类“极坏的典型”进一步说明其危害,充分证实了党内确实存在着主观主义的学风,“不可等闲视之”。
任务三 技巧为论述添华衣——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效果
1.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遣词、造句、段落层次的准确严密,就《改造我们的学习》来说,表现在用词的恰当和用词的分寸上。请说说下面例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完成下面的表格。
“很大”说明了缺点的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似乎”表明话说得留有余地, “单纯”表明忽视了学习的根本目的
“常常”表示一般情况下的可能,同时避免了以偏概全
“基本”表明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任务,而是主要的根本的任务
“系统”表明不是零碎的,“周密”表明没有疏漏。
两个“相当地”表明数量之多,为害之大,让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2.议论文中的“事实”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典型事例。这种事例,可以是概括的,也可以是具体的。请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找出例句,完成下面的表格。
二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认识、学习和发展的历程
“还有很大缺点”
主观主义学风使“理论和实际分离”
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在开头提出了三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在提出问题之后再提出论点。请从表达效果和读者感受两个角度分析其作用,完成下面的表格。
表达 效果 ①
读者 感受 ②
以问句开头,在自问自答中提出自己的正面主张,使正确的观点和错误的观点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中心论点
文章开门见疑,读者急于了解问题的答案,说理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高屋建瓴的论辩气势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文章开头提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的问题,结尾部分用“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来呼应。文章开头说“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结尾用“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
来呼应。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相呼应的。
5.《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这两篇文章都属毛泽东的议论性文章,请简要分析其在语言特色方面的异同。
参考答案:两篇文章的语言都准确,严密。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一句中,“很大”说明了缺点的严重,需要引起重视;再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中“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前一定语“代表先进阶级”说明“思想”的阶级性,后一定语“正确”说明“思想”的真理性。
而作为报告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语言相比《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而言更加生动形象。一是作者善于使用贴切生动的词语,如“粗枝大叶”“谬种流传”“钦差大臣”“徒有虚名”“言必称希腊”等富有生命力的词语。二是作者善于使用来自人民群众的生动活泼的口头词语,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对不住”“满天飞”“乱说一顿”等,这些词语或凝练含蓄,或通俗易懂,都十分准确恰当、生动传神,具有鲜明的感彩,也不乏幽默风趣,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三是作者非常注意运用修辞,比如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化
为具有某种形象性的生动表述,“留声机”“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有的放矢”等比喻,使所要阐明的道理更加深入浅出,令人信服。
随堂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D
解析:A项,“塞”应读“sè”;B项,“仆”应读“pū”;C项,“钦”应读“q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暂时 实践 一知半解 引人入胜
B.固有 预期 发号施令 言简意该
C.担副 辩证 微不足道 文过饰非
D.政策 检验 误人不浅 实是求事
答案:A
解析:B项,“该”应为“赅”;C项,“副”应为“负”;D项,“实是求事”应为“实事求是”。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造我们的学习》指出主观主义是一种反科学、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要求全党建立和发扬“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学风。
B.弘扬优良学风,就要倡导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听实话、察实情、获真知。
C.我们也必须看到,虽然广大党员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学习深度不断拓展,但在继续学习、加强学习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D.书本知识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确实是巨大的,但书本知识具有滞后性。书本型思维定式是指人对书本知识的完全认同与盲从。
答案:A
解析:A项,搭配不当,把“建立”改为“树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 , , , , , 。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
①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
②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
③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
④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
⑤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
⑥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
A.①④⑥③⑤② B.②⑤③①⑥④
C.④③⑤①⑥② D.⑤⑥③②④①
答案:B
解析:从第⑤句中的“只承认”和第③句中的“不承认”可以判断,这两句的前后顺序为⑤③,据此可直接选出答案。
课外 一起成长
因文学法
[写作技法]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部分(讲成绩)与第二部分(讲缺点)对比,观点更鲜明。第三部分将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进行了全面对比,论证雄辩有力,说服力极强。
[写作训练]
请以“勤能补拙”为话题,运用对比论证写一个议论性的片段,3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方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他的父亲带着他四处作诗炫耀,不让他读书。久而久之,方仲永不思进取,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不聪明,但他肯勤学苦练,文思渐渐变得敏捷起来;而方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再努力,自然止步不前,“泯然众人”!由此可见,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容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的不足,从而让“笨拙”之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活出辉煌人生。
素材积累
实践出真知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杰出代表。早在青年学生时代,他就开始调查研究。1917年、1918年,毛泽东先后到湖南的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浏阳等地进行了“游学”式的考察,加深了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并激发了革命热情。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毛泽东开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调查研究。其中1925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1926年,他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被作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生动的教材。
(何成学《毛泽东重视调查研究》,《人民日报》
2017年7月18日)
◆面对一场考验,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你在惊疑退缩间便与探寻的机遇擦肩而过。海洋深邃神秘,充满了未知,可我们若不勇于实践,又怎能获得深邃海洋之“知”呢 蛟龙号通过一次又一次探索深海的实践,让我们领略了海洋的神奇与美丽。蛟龙号的实践为我们打开了深海研究的又一扇大门,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全新的深海世界。
适用话题:“重视实践”“行动与认知”“未知领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