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5 人应当坚持正义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课外·一起成长
哲学曾经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苏格拉底的哲学,不只是和别人对话的方法,以及他在对话中提出的种种理论,更是他不立文字、浪迹街头、四处与人闲聊的生活方式。哲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书面的研究,而是一种过日子的办法。与先哲对话并不断追问,让苏格拉底的思想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让我们与先贤展开思想对话,以此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课前·基础认知
作者名片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生于雅典。曾三次去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城邦活动,试图影响该邦僭主狄奥尼修斯父子,实现他所理想的政治,均失败而归。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建立起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以理性为基础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其中心是理念论。他在自然观、认识论方面提出了宇宙生成说和回忆说。在辩证法方
面阐述了他的概念辩证法。在伦理观和社会政治观上,系统地阐发了四主德的理论,提出了等级分明的理想国制度与“哲学王”的思想。在美学上,认为美是真也是善,纯粹的美是理念,绝对不能为艺术所表现;现实事物是理念的“摹本”,“模仿”现实事物的艺术作品是“摹本的摹本”。在教育上,主张教育应当由国家来组织,目的主要是培养统治者。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传世的哲学家。他在学园中的讲稿虽未留传下来,但他的对话却被保存。西方研究者对这些对话的真实性和创作时间曾作过许多考证,比较确定的大致有28篇。
背景链接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以“不敬神明”等罪名,并被判处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苏格拉底越狱逃跑。选文是苏格拉底在狱中与格黎东会面后,两人关于苏格拉底应不应该越狱的探讨。
文学常识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相传父为雕刻匠,母为助产妇。经常在公共场所同人谈论各种问题特别是伦理问题。被奴隶主民主派以传播异说、毒害青年等罪名逮捕,后处死。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体现神的智慧与目的。神即理性,其最终目的为“善”。提出“自知自己无知”“德性就是知识”等命题,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宣称自己是知识
的“助产士”,倡导精神接生术。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这两者都与科学的出发点相关。本人并无著作传世,其言行大抵见于其弟子柏拉图的一些对话体著作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中。
苏格拉底方法
亦称“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使用的教学方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后得出有关问题结论或答案。包括四个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首先以无知的态度请教,通过问答使对方发现自身思想的矛盾,承认自己无知,以激发其获得真理的自觉;引导对方在问答中逐步排除事务非本质的特征,最终获得关于事物的“定义”。为后世启发式教学之始。
知识梳理
1.精记字音
2.词语积累
(1)戏言: 随便说说并不当真的话;开玩笑地说。
(2)异议: 不同的意见。
(3)诚惶诚恐: 惶恐不安。
(4)毕恭毕敬: 形容十分恭敬。
3.词义辨析
(1)约束·束缚
辨析:二者都含有“限制”的意思。“约束”,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束缚”比“约束”程度重。
例句:①如何 约束 互联网科技行业快速增长的碳排放 相比企业自律,碳市场是一个更有效的工具。
②利,是 束缚 一个人的重要因素。有些人见利忘义,先己后人,心为形役,到头来利义皆失。
(2)畏惧·敬畏
辨析:“畏惧”,害怕。突出的是“怕”。“敬畏”,又敬重又畏惧。突出的是“敬”。
例句:①必须跑完,无论成绩如何,只要跑完就是胜利。如果 畏惧 不前,就真的输了。
②一个人如果没有 敬畏 之心,那么他做起事来就没有了尺度和畏惧。
(3)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辨析:“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例句:①任何企业依法索求自己合法、合理的利益,这是
无可非议 的。
②青春崇拜是影视产业最大的潜规则,这本 无可厚非 ,然而“张扬青春”却不应该脱离基本现实框架。
课堂·重难突破
初读课文 明大意
文脉预览
主旨探微
《人应当坚持正义》描述了苏格拉底被处死刑前夕,友人格黎东来劝说他越狱,从而引发的一场辩论。苏格拉底阐述了自己坚持正义的信念,他认为,活得正当、正义远比活着更为重要。即使城邦的审判并不“正义”,然而法律作为城邦生活的最高行为准则,苏格拉底也宁愿以“赴死”的方式去守卫它、捍卫它,给世人树立起正义即守法的人生信条。
精读课文 细揣摩
任务一 意在言中——分析文章内容,理解苏格拉底的观点
1.苏格拉底通过提问先后提出了哪些观点
参考答案:①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听从所有的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②重视好的意见,不管那些坏的意见。③好的意见就是明白人的意见,坏的意见就是糊涂人的意见。④人应该听从内行人的意见,不应该听信外行人的话。⑤我们应当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
⑥不能听从众人的说法,只能听从深知道义和不义的人的说法,听从真理本身。⑦根本不能做不正当的事。⑧既不能以坏报坏,也不能对人做不正当的事,不管人家对我们做的什么事。
2.格黎东想尽办法要说服苏格拉底,向他讲述雅典法律如何荒诞不经、判决如何有失公正,而遵守这样的法律又是如何迂腐。但苏格拉底不为所动,宁死不越狱逃跑。请查阅有关资料,说说苏格拉底欣然接受不正义的判决而绝不逃走的理由。
参考答案: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信念,必须以诚信为本。离开了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础。作为雅典公民的一员,理应遵循契约精神。苏格拉底尊重和雅典城邦签订的契约,维护雅典法律尊严,坚持按照道德原则做合乎正义的事。如果私下逃走,就会伤害自己的国家,这不合道德正义,是不正当的。
苏格拉底全面考量了私自逃走可能产生的后果,认为私下逃走也是不明智的。比如,如果到外邦避难,外邦政府会敌视他这个不尊重法律的人,城邦民众也会嘲笑和瞧不起他。这样,他将失去做人的尊严,无法继续和别人讨论真理、公正和正义的问题,而那种平庸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苏格拉底还考虑到了由于自己逃走而带给周围人的伤害,比如朋友将受到牵连,被查抄财产、受到监禁或流放,自己的学生、朋友、亲人会被别人嘲笑等等,这些更坚定了他拒绝逃走的决心。
3.苏格拉底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试结合本文内容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①苏格拉底有信仰,有原则,有底线,舍生取义,绝不苟活。②苏格拉底人格高尚,心胸坦荡,临危不惧,坦然自若。③苏格拉底为人和蔼,待人和善,循循善诱,有着高超的谈话技术。
任务二 苏格拉底的反诘——赏析文章的论辩艺术及语言特色
1.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①苏格拉底总是以谦和的态度发问,语气亲切诚恳,语调相对平和沉稳。②苏格拉底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通过让对方不间断地回答问题,使对方一步一步进入自己的逻辑轨道。③苏格拉底的提问,层层铺垫,步步设问,深入浅出,既以理服人又生动活泼,体现了高超的“劝说”艺术。
2.面对朋友格黎东的劝说,苏格拉底通过层层铺垫和设问,一步一步地将格黎东带到了自己的逻辑轨道里。试分析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格黎东提出的越狱的第一个理由的。
参考答案:苏格拉底通过层层设问来对格黎东提出的越狱的第一个理由进行反驳,即“作为苏格拉底的朋友,他们不用花多少钱就能救其出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苏格拉底是自己甘愿服从法律,但在不知情的外人来看,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他的朋友未尽心尽力解救他”。
第一步,提出“我们是不是有理由说有些意见我们应该注意,也有些意见我们应该不考虑”。接着,通过举例——“那些思想严谨的人,曾经多次断言在人们的意见中间有些必须高度重视,有些不必理会”来进一步论证,并引导格黎东同意“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听从所有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的观点。
第二步,苏格拉底针对所谓“好的意见”和“坏的意见”进一步设问:“那就该重视好的意见,不管那些坏的意见吗 ”“好的意见不就是明白人的意见,坏的意见不就是糊涂人的意见吗 ”从而进一步引导格黎东明确什么是好的意见、什么是坏的意见。
第三步,苏格拉底以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是重视一般人的赞美、责备和看法,还是只听从一个人,即医生或教练的褒贬意见”为例,引导格黎东同意人应该听从内行人而不是外行人的意见的观点。随后,苏格拉底追问:“如果不服从那一位内行,不理睬他的意见和赞许,而听信另外一些外行的话,不是要遭到损害吗 ”继而从反面再次引导格黎东同意应该听从内行人的意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苏格拉底由此及彼地引出关于“道义和不义”的问题,并引导格黎东提出“道义”比身体更贵重的观点,从而明确身体尚且不能因为听从外行
人的意见而被毁坏,那么比身体更重要的道义、真理就更不能因听从众人的说法而被毁坏,最终得出结论:“我们就不能听从众人对我们的说法,只能听从那一个深知道义和不义的人的说法,听从真理本身了。”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肯定或否定的观点,而是通过反问和层层深入的追问,一步一步地引导格黎东认识到:人不应该听从众人的意见,而应该听从真理。这就使得格黎东陷入自我矛盾,也就巧妙地驳斥了格黎东所提出的越狱理由之一。这是苏格拉底的辩论艺术,即面对问题,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层层深入的反问和反驳,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的影响,从而放弃自己原来错误的观念,并产生新的观念。
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
参考答案:文章是苏格拉底与朋友格黎东的对话的记录,因此,口语性较强,语言短小简约,不重文采。整篇文章以人物对话的推进而完成,不讲求篇章结构,文章前后的衔接是由人物对话内容串联的。
随堂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C
解析:A项,“吓”应读“hè”;B项,“褒”应读“bāo”;D项,“弄”应读“lònɡ”。
2.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苏格拉底声称,一册好书,能够 他走遍全世界。他是为求知而读书的,读一本书就了解了世界的一个方面。可以想象出他的挑剔,他的 ,他的求知的贪婪,还有他的目光的 。
A.引诱 如饥似渴 锐利
B.诱惑 饥不择食 渴求
C.驱使 迫不及待 迷离
D.伴随 手不释卷 深邃
A
解析:引诱:诱导,今多指引人做坏事;诱惑。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驱使: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推动。伴随:随同,跟随。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饥不择食:比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选择。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锐利:(刃锋等)尖而快;(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渴求:迫切地要求或追求。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深邃:深;深奥。语段第三句是一个排比句,因此第二空应选与“求知的贪婪”相对应的词,在所提供的四个成语中,只有“如饥似渴”合适。结合第三空可以确定A项正确。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苏格拉底曾有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B.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翻译家杨绛再次重译《斐多篇》,借以平复失去亲人后的心痛和孤独。
C.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天赋而来,因此知识不是对物质世界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D.苏格拉底和其他谈话者都相信,正义地对待他
人会给他人带来各种好处。困扰他们的问题是,
成为一个正义的人是否会为其本人带来好处。
C
解析:C项,成分残缺,在“天赋”前加上介词“由”。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理是朴实无华的。真理就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但是看惯了,就发觉不出来了,可是有一天我们看见了,
A.就仿佛好友重逢,呵,久违了,多么想念你!
B.就如同第一次看见了一般,呵,这样的事。
C.便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呵,多么让人高兴!
D.便宛如面黄肌瘦的饿汉见到面包一样,呵,我需要你!
答案:B
解析:A项,“就仿佛好友重逢”与原句“发觉不出来了”前后矛盾;C项,“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指现实生活中存在,我们却从未接触、闻所未闻的事情,原句中“真理就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但是看惯了”与C项意思不符;D项,比喻欠妥当。
5.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要求前后句式一致,构成排比。
正义是浇灭掉山中邪火的大雨,正义是 ,正义是 ,正义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品质,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呼唤!
答案示例:抵挡住野心炮火的盾牌 直插入邪恶胸膛的匕首
解析:注意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课外 一起成长
因文学法
[写作技法]
驳 论
驳论是指通过证明对方论点错误,从而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的目的是驳倒对方的论点,可以直接反驳对方论点,也可以从反驳对方论据或论证入手,揭露对方缺乏依据,论证错误,论点不能成立。
常用的驳论方法有三种:
①直接反驳,运用论据或推理,直接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②反证法,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可以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一论点是正确的,从而间接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③归谬法,先假定对方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以它为前提,推导出一个明显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
[写作训练]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正所谓“逆境出人才”,古往今来,哪一位杰出人才不是披荆斩棘从各种困境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成功的呢 请对“逆境出人才”这一观点进行驳论,不少于200字。
答案示例:说“逆境出人才”,是因为逆境出的人才,披荆斩棘,从各种困境中脱颖而出最终才取得成功,就像“文王”“仲尼” “屈原”他们那样,其事迹感人至深,令人难忘,久而久之,人们便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逆境就能出人才,或者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其实,逆境不一定能使人成才,对于那些意志薄弱、不愿奋斗的人,那些不学无术、自暴自弃的人,那些一味抱怨、自甘沉沦的人,试问逆境是什么 逆境往往是他们失败的深渊。由此可见,“逆境”与“出人才”不是必然性的关系,不能简单画上等号,逆境不一定能出人才,更不用说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
素材积累
坚守正义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生价值的省察者,德行智慧的提倡者,或是一个纯粹的实证主义者。他坚定地认为法律是至上的、正义的,有良知的人首先便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和责任,更是公民对于城邦的一种义务。在他的心中,人民对于他的裁判是集体智慧和理性的产物,具有权威性,即使他自己明白这种裁决是不公正的,他依然不会选择逃避惩罚。因此,身居其间的苏格拉底作出了智慧的抉择,使个人正义服从于制度正义,并为此付出了珍贵的生命代价。
从正义角度来看,苏格拉底选择了死亡,他通过承受不义的判决来坚持自己的正义,为后世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守法的榜样,使遵守法律成为一种美德并得以传承和认可。
◆在任职南非共和国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的领袖。当他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时,南非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罪名将他定罪。依据判决,曼德拉在牢中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狱后,转而支持调解与协商,并在推动多元族群民主的过渡期挺身领导南非。自种族隔离制度终结以来,曼德拉受到了来自各界的赞许,包括从前的反对者。
曼德拉在40年的政治生涯中获得了超过一百项奖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199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适用话题:“正义”“坚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