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导航】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讲解:第一单元(5份,早读手册+堂堂清+日日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清导航】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讲解:第一单元(5份,早读手册+堂堂清+日日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6 14:34:05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生难字。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g)   素裹(guǒ)
分外(fèn) 妖娆(ráo) 折腰(zhé)
稍逊(xùn)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án)?形近字。
 
 
?词语积累。
①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文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②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③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④折腰:鞠躬,倾倒。
⑤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⑥风流人物:文中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难点解析。
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全词的主旨句。这几句你如何理解?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时代——“今朝”。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而“今朝”的风流人物则需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创造更伟大的业绩,这几句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2.说说“惜秦皇汉武”一句中“惜”字的意蕴。
“惜”定下批评的基调,意味非常丰富:“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懂 “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显示了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广阔的意境,读之令人热血沸腾,精神奋发。2.根据课文填空。(6分)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从表达方式看,上片侧重____,以“ ”统领下文;下片侧重 ,以“ ”领起下文。词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描写望议论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3.按提示默写诗句。(4分)
(1)词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__
(2)描写作者想象景色的句子是__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__
(3)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__
(4)化静为动,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景的句子是__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__4.文本重点突破。(4分)
(1)文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什么?
评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委婉含蓄地指出他们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2)作者在这首词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5.下列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5分)
A.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止风味小吃?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
C.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C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沿街摆满了莴笋、韭菜、鸡鸭和农副产品。
B.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C.在元宵节晚上赏灯时,我们一家人走散了,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D.迎面吹来的寒风使我不禁打了个寒战。D7.品析下列加点词语,说说其表达效果。(6分)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结合,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2)欲与天公试比高。
“欲”把“山”“原”人格化了,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8.综合性实践活动。(8分)
学校团委准备编写一本以“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为主题的颂中华英雄宣传手册,请你按要求答题。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挂在校园内。
示例:学习英雄人物,争做时代先锋(或:学古今英雄,做时代楷模。)
(2)为本宣传手册拟定一个书名。
示例:《中华魂》(或:《中华英才》)(3)请你设计三个编写栏目的名称。
示例:成长经风雨
示例:①童年展才华;②事迹感人心;③精神照中华。
(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仿照示例,请为你崇拜的风流人物写一句颁奖词。
示例: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示例: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9.“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驰”“欲与天公试比高”,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显得生机勃勃。这种“化静为动”的景物描写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请你仿照课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化静为动的手法写一段文字。(7分)
示例:蝴蝶花开了,真漂亮!它共有五个花瓣,红的、黄 的、紫的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一阵微风吹来,花瓣轻轻摇摆,就像蝴蝶抖动自己艳丽的翅膀,快乐地飞 舞……过了几天,又开了两朵,满身都是漂亮的花纹。远远看去,真像三只花蝴蝶在追逐、玩耍,有趣极了。10.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5分)
A.莽莽(máng) 今朝(zhāo) 成吉思汗(hàn)
B.妖娆(ráo) 素裹(guǒ) 沁园春(qìn)
C.分外(fēn) 稍逊(xùn) 数风流人物(shǔ)
D.天骄(jiāo) 折腰(shé) 原驰蜡象(chí)B1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5分)
A.冰封 多娇 竟折腰 一代天骄
B.惟余 秦皇 射大雕 顿时滔滔
C.文采 雪飘 须晴日 原驰蜡象
D.弯弓 弥漫 试比高 红妆素裹C12.对历史人物成吉思汗,人们有许多评价。阅读下面摘选的几则材料,结合本文,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6分)
材料一: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材料二: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出现于文明化了的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变成了一堆废墟。”材料三:普希金在描述成吉思汗入侵俄罗斯时说:“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地攫取和破坏,既没有给予我们代数,也没有给予我们亚里士多德。”
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电视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作英雄。美文悦读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①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②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③,万类霜天竞自由④。
怅寥廓⑤,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⑥?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⑦。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⑧飞舟?【注释】①橘子洲:长沙附近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②舸:大船。③浅底: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④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⑤寥廓: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⑥谁主沉浮: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盛衰。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⑦挥斥方遒(qiú):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⑧遏(è):阻止。13.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流去。
B.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经过橘子洲。
C.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
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向北流去。C14.“独立寒秋”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6分)
喜爱秋天而不畏惧严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 15.“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__群山__、__树林__、__碧江__、__百舸__、__飞鹰__、__翔鱼__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__色彩绚丽__、__生机勃勃__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准备了背景,烘托了气氛。(8分)16.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__恰__,该字主要统领了“__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__”几句,这几句从__精神__、__风貌__、__活动__三个方面写中心意象__志趣__,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8分)17.无论是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沁园春 雪》和《沁园春 长沙》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请稍做分析。(8分)
(1)这两首诗对景物的描绘,意境开阔,气势恢弘,都注意到了动静结合,使景物描写显示出勃勃生机,富有生命力。 (2)《沁园春 长沙》描写了一幅南国秋景图,《沁园春 雪》描写了一幅北国冬雪画卷,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各自的不同特点,使词作反映出地域和季节上的鲜明特色。 (3)这两首词的词牌相同,决定了在内容上可以不同,但总的字数、句数应该相等,平仄、押韵也应该有相同的规律。 (4)这两首词的上阕都以描写景物为主,下阕以写人叙事为主,分别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来过渡,衔接自然。 (5)都表明了作者远大的抱负。课件25张PPT。 
?词语积累。
①朦朦胧胧:月光不明;不清楚。
②僵硬:呆板;不灵活。
③颤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难点解析。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为“星星变奏曲”。 
2.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什么样的渴望?
诗中的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人反复咏叹是为了表达他对光明的渴望。2.分析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6分)
(1)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修辞手法:比喻、反问。表达作用:表达了诗人对现在拥有的生活由衷的喜爱与赞美,用反问加强这种情感。
(2)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修辞手法:拟人。表达作用: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希望用诗去安慰一切在苦难中的人的愿望。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写的。
B.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
C.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小孩都跑来看他们。
D.人类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D4.下面语段中的三句话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6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威海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主人翁姿态参与到投身创建活动中去。
①“不仅”“而且”后的内容互换。 ②在“成功”前加“能否”。 ③去掉“投身”。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B6.下列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________。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________。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________,这就成了卷积云。
①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②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
③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B7.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1)请你写出四个含“星”的四字词语。
①斗转星移;②寥若晨星;③月明星稀;④星罗棋布。
(2)请将下面关于星星的歇后语补写完整。
踩梯子摘星星—— _
看着星星想着月亮—— _
星星跟着月亮走—— _
太阳地里望星星—— _ 差得远贪得无厌沾光白日做梦(3)请你写出一句含“星”的古诗句。
示例: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明星闪耀,特别是影视明星、歌坛明星、体育明星等。许多青少年热衷于追星,一个个变成了“追星族”。有人认为追星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对成长没有好处;有人认为追星其实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缺乏追星的经历是成长的遗憾。对此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认为追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追一下星有助于缓解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的压力。8.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10分)
例句: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仿写:谁不喜欢 _, , _ 。夏天花开遍野像珍珠撒满大地C 10.下列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5分)
(1)谁还会/在夜里________
(2)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________
(3)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________
(4)谁不喜欢________的旗子,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
A.凝望   颤抖   游动   飘扬
B.眺望 颤抖 游走 飘动
C.凝望 颤动 游动 飘动
D.眺望 颤动 游走 飘扬C美文悦读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①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②“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③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④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⑤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⑥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现,冷不了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⑦“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⑧“月亮出现了。”我说。
⑨“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⑩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盆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选自《读者》,有删改)11.理清选文思路,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8分)
发现星星—— ——议星星——捞星星—— _
12.请说说第?段中“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8分)
示例:在妹妹眼里,月亮比星星大得多;星星害怕月亮跟“我们”害怕大人是一样的;月亮地位高,有威严;夜空是属于月亮的,就像这个世界是属于大人的一样。数星星(或:看星星、赏星星)藏星星13.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仿写下面画线的句子。(8分)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
花园再也不是冷清的了,花儿们都在那里欢笑,
。有扮孔雀的,有吹喇叭的,也有拉着手跳舞的……14.作者在选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8分)
不满父母随意约束孩子自由的行为和态度;同情孩子没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希望大人能理解孩子,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15.请你以星星的口吻对月亮说几句心里话。(30字左右)(8分)
示例:月亮妈妈,我多么希望你放下威严的架子,多给我们温暖的笑容,让我们自由快乐地玩耍。课件23张PPT。?生难字。
田圃(pǔ)   喧嚷(rǎng)   留滞(zhì)
禁锢(gù) 喑哑(yǎ) 斗笠(lì)
润如油膏(gāo)   襁褓(qiǎng bǎo) 
?词语积累。
①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②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③温声细语:声音细而温和委婉。
④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⑤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时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⑥润如油膏:土地肥沃。
⑦忍冬:文中指能够忍受冬寒的意思。
⑧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子 ?难点解析。
诗歌的题目是“雨说”,那么诗人笔下的“雨”都说了些什么?这些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雨”说她来了;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她,静悄悄地走来,孩子们不要拒绝她的来到;她,来自遥远的地方;她曾在幸运的笑中长大。 
“雨”说她来了,就不再回去,当孩子们学会了自由地笑,她就快乐地安息。这些话表达了中国的长者们为了让儿童们能够无忧无虑、健康幸福地长大,他们愿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价,还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和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由衷祝福及热切期望。 2.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4分)
(1)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2)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3)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4)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虽然“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
B.“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C.温州是水乡,河网纵横交错,这给当地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带来了便利。
D.乔布斯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B4.品味下列加点字的表达作用,说出它的好处。(8分)
(1)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把白云比喻为雨的襁褓,这是对雨从云中孕育而来的巧妙而形象的想象,读来颇具诗意。
(2)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笑斜”逼真地写出了小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轻盈舞姿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今年气候异常,我市防汛抗旱形势严峻,我们必须提前进行部署和研究。
B.穿紫河两岸高楼崛起,流水清澈,绿树成荫,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三考”期间,市政府将继续采取禁噪措施,确保广大考生能静心迎考。
D.太阳山盘古雕像已获得了吉尼斯纪录——“最多原生石垒砌的盘古坐像”。C6.博古通今。(8分)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让人联想到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 _,__ __。”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让人想到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 __,__ _ _。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让人想起了朱自清《春》中的一句:“___ _,__ __。”
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这首诗中的“__ __”“__ _ _”意境一样。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问声好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7.综合性实践活动。(8分)
雨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雨的身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1)请你写出三个含“雨”的成语:___ 、 _ 、_ __。
(2)请你写出与雨有关的谚语或俗语两个。
示例:①干打雷,不下雨;②阳光总在风雨后。 或: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风调雨顺风雨同舟狂风暴雨(3)请你写出两篇写雨景、抒雨情的作品及其作者。
①戴望舒《雨巷》;②纪伯伦《雨之歌》。
(4)古诗中的春夏秋冬“雨”,按要求写诗句。
①古诗中的春雨:__好雨知时节__,__当春乃发生__。
②古诗中的夏雨:__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__。
③古诗中的秋雨:__空山新雨后__,__天气晚来秋。
④古诗中的冬雨:__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__。8.参照示例,为“诗意的情趣”创设两种恰当的情境,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7分)
示例:诗意的情趣就是——牵着手赤着脚漫步海边,听涛声,数远帆……
(1)诗意的情趣就是——骤然间的阵雨袭来,路人四散奔逃,你却悠然为我撑起一把伞。
(2)诗意的情趣就是——在大街上见我鞋带松了,你半跪在地上为我系鞋带。A 10.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5分)
A.牧场 鱼溏 抗拒 温声细语
B.探仿 拥挤 枯黄 润如油膏
C.洗礼 跳跃 忍冬 披蓑带笠
D.安息 幸运 祝福 停滞不前D1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5分)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C12.运用归纳思维,在横线上填写能够归纳整个句子大意的一句话。(10分)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 。没有太阳,就没有一切 美文悦读
露 田晓菲
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我自生又自灭
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我就是我
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那——又有什么要紧?
阳光妩媚的清早
我会升华成一朵
美丽的洁白的云13. 说说诗中的“露”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
默默无闻、乐观、心灵纯洁。
14. “露”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5分)
积极进取,乐观向上。15. 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感情与愿望,说说诗人由“露”联想到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
由露联想到平凡、纯洁、默默奉献的人们,于是产生了崇敬和赞美的情感。
16.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5分)
在生活中,即使我们很普通很平凡,遇到困难我们仍然应该乐观向上,不要抱怨什么,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17.仿写: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5分)
示例:我不是巍峨的高山/也不是连绵的峻岭/我就是我/一座矮小的山丘。课件15张PPT。?词语积累。
①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②沉寂:十分寂静。?难点解析。
1.“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人们应不断地追求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只要有追求,只要我们不懈地付出努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2.《夜》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作家作品。
济慈(1795~1821), 国 诗人。著名的诗篇有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 等。
叶赛宁(1895~1925), 诗人。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 大自然景色。
英浪漫主义《白天逝去了》俄罗斯农村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骄傲 矫健 喧嚷 渲染
B.插秧 殃及 荡漾 熨烫
C.闲暇 遐思 发誓 消逝
D.漓江 沉浸 侵扰 寒喧D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在新版课标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中,涵盖了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人文、科普读物。
B.我们缅怀胡乔木同志光辉奋斗的一生,就是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元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令人不胜乐观。
D.通过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B5.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3分)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示例:做太阳一样的人,不一定光芒四射,但必须和煦温暖(或:做土地一样的人,不一定甘居人下,但定要踏实敦厚)美文悦读(一)精读郭沫若的《静夜》,完成题目。(11分)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6.这首诗和叶赛宁的《夜》都描绘了__夜景、月色__,都营造出 的意境。(4分)
7.这首诗除了写实景还有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 。(4分)
8.“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一句中的“漏”能不能换成“露”?(3分)
不能,很少的几颗星透过云团,闪闪发光,“漏”字准确地表现了这一意境。“露”有显露的意味,而“漏”是无意而自然的。静谧、美丽、柔和想象思念(二)阅读傅天虹的《祈》,完成题目。(16分)
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
那是一串移动的音符
而我只是一粒石子,不祈求完美
也请大地至少给我一点花纹9.怎样理解“天空生动,是因为有了飞鸟”?(4分)因为动态的飞鸟充满活力,给静态的天空带来生机。
10.诗中“而我只是作为一粒石子,不祈求完美,也请大地至少给我一点花纹”,你从中悟出作者怎样的追求?(4分)
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但作为人绝不能因此降低自己的要求,哪怕自己平凡得像一颗石子,总希望他有一点花纹,这是人对美的天性追求。11.仿照诗歌的第一节进行创作。(4分)
大地生动,是因为有了花朵,那是一幅缤纷的画卷。
12.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是一个积极追求进取,努力奋斗,并希望自己有一番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