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人各有志,那你的志向是……你会选择?为
什
么
?官员演员医 生教师军人律师修鞋匠清洁工 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背景资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议论文常识简介: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结 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本论)(引论)(结论)议论文常识简介:三要素论 点论 据论 证结 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本论)(引论)(结论)教学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3、“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
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亵渎:
骈进: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硬要啰唆个不停。聒,喧扰。轻慢,不尊重。并进,一起前进。词语解释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1、有业;2、敬业;3、乐业.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敬业乐业
人生法门《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听朗读《敬业与乐业》视频朗读(人教版九上,男声朗读).f4v思考问题爱岗敬业的李素丽什么是“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 --朱熹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敬业热情的乘务员快乐的邮递员湖南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兵农民朋友就是我的兄弟五星级的擦鞋店什么是“乐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一: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二:在奋斗中感受快乐。
三:在竞争中体味快乐。
四:在投入中享受快乐。敬业与乐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2—6)(7)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总分总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有业敬业乐业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孔子 百丈禅师
( 摆事实)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该敬业
3怎样敬业
(讲道理)四个理由文章脉络自主学习1、反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2、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有业”“敬业”“乐业”“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二是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合作探究阅读课文第2、3、4和6段,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出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举了哪些例子?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无业的害处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反面论证有业的重要正面论证“有业之必要”的理由:
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
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
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1、什么叫敬业?2、为什么要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例论据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做理论论据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明确: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乐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拓展延伸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作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参考答案:
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有业 — 敬业 — 乐业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谋生职业,它同样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可怀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成,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庄子》:佝偻丈人的故事3、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的意思和作用。提出”敬业乐业“的论点意思是无所事事的人难以培养,从反面论证说明无业的害处。意思是专一于某一件事,就是敬。为我们解说什么是敬。说明做事专心,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道理2、文中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举例子);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讲道理)。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学习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例如:“有业之必要”
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生活起居规律,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均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语言特色内容论证方面:【请同学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特别注意演讲的语言特色】(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演讲语言方面: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增强说服力;口语特色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探究活动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你“敬业”了吗? 完成300字短文一篇,谈谈你在“敬业与乐业”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 阅读课文第八段,答题:
1、作者在开头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息声中谈起,有什么用意?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这一句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3、试概括作者列举的四个理由。
4、试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