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逐字稿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 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说出自己心中的精卫形象,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
能说出自己心中的精卫形象,与同学交流。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玩儿个小游戏,看图片猜故事。(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同学们可真厉害,各个都是故事小达人。大家发现这些故事有什么特点吗?没错,他们都是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全都出自于一本书——《山海经》里。
(出示:《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今天我们来学习《山海经》中的另一篇神话故事——《精卫填海》。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你说,精卫是谁呢?你也有疑问,它为什么要填海呢?你们的问题都很有探讨的价值,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先来看一看,你发现这篇课文与其它课文的不同了吗?没错,这是一篇文言文。其实文言文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两篇文言文,大家还记得吗?没错,就是《司马光》和《守株待兔》。
文言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然后读出停顿和节奏,接下来请听老师读一读。
老师读完了,下面请你也来读读看吧。
老师看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这个故事篇幅很短,但有些字词也需要我们注意。下面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吧。
大家请注意“少”这个字,它是本课的多音字,这里读四声“shao”,“少”就是年纪轻的意思。你会用“少”组词吗?可以组词少年、男女老少。它还有另一个读音“shao”,可以组词多少、少量、少数。
同学们,这些字词你学会了吗?我们去掉拼音开火车来读一读吧,哪一组愿意尝试?你们小组来,嗯,真不错,读得又快又准。
同学们,这几个字我们在书写时需要留心,先来读一读。首先来看“曰”字,“曰”是整体认读音节,一起读“yue”。“曰”字有说、叫的意思。这个字字形扁宽,注意不要写成窄长的“日”字。(田字格书写)“曰”可以组词:子曰、答曰、美其名曰。
再来学习“溺”字,“溺”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侧第一个竖折折钩的第一折写在竖中线上。还要注意,第二个竖折折钩比第一个稍宽一些。可以组词:溺水、宠溺、溺爱。
最后再来学习“衔”这个字。“衔”是左中右结构,从左到右要分布均匀。容易出错的是中间,金字旁不要写成两个土,那样就成了街道的“街”了。组词:头衔、军衔、衔接。
现在请大家练习这几个生字吧。拿出生字本,每个字写两遍。写的时候注意身坐直,脚放平,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好,很多同学都已经放下了笔。想必这些生字大家都会读会写了,那把它们放在课文里再来读一读吧。
字音都很准确,但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现在我们借助停顿提示,再来读。
同学们,会读了吗?嗯,大家都很有自信,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去掉停顿提示和标点符号,大家还能读准确吗?
看来对同学们来说没有难度,大家知道吗?以前古代的文言文除了没有标点符号,还是竖排的,要从右往左读,大家想不想挑战一下这种形式?
看来还真难不倒同学们。难度再次升级,最后让我们跟着古乐,读繁体字版本的课文,再来感受一下吧。读的字音准确,并且很有感情,为大家点赞,掌声送给自己。
课文会读也要读懂,在读懂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小知识。同学们,你知道在古代是如何介绍一个人吗?比如:“陈氏之女,名曰金凤。”意思是:陈家有个女儿名字叫金凤。女就是女儿的意思。“周氏之子,名曰忠浩。”意思是:周家有个儿子,名字叫忠浩。子就是儿子的意思。
相信很多同学都学会了这种介绍的句式,那么就请你用这种句式来介绍一下你自己吧。举例......看来大家都掌握了这个方法。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这句话是说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字叫女娃。其中“之”是“的”的意思,少女是小女儿,名是名字,曰是叫的意思。
同学们,你们知道炎帝是谁吗?在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中有对炎帝的介绍。
原来就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要填海,那她为什么要填海呢?请同学们在原文找出精卫填海的原因。我想同学们一定都找出了这句话,“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结合注释)我们知道“溺”“故”“堙”“于”的意思。古人说话的语序和我们现代人有些区别。“女娃游于东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女娃在东海游,溺水不能返回”。(板书:游、不返)
“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结合注释、借助插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意思是说: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儿,来填塞东海。(板书:衔、堙)
那么文中哪个字表达出精卫鸟一直不断地往东海填树枝和石子呢?
没错,是“常”字,常是经常、常常的意思,说明精卫坚持不懈。
我们不妨再大胆想象一下,精卫什么时候“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是啊,“在炎炎的烈日下”“在刺骨的狂风中”“在冰冷的暴雨中”“在轰鸣的雷电间”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精卫一直坚持嘴衔西山的草木和石子往东海里填。东海何其浩瀚,精卫又是多么渺小,她怎能填没东海呢?这样的精卫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吧。是啊,它有很大的志向与毅力,精卫坚韧、执着的品质打动了我们。(板书:坚韧、执着)
“精卫填海”在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用来比喻人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再来读一读课文吧。接下来我们根据提示,尝试背诵。大家真厉害,老师看很多同学都已经会背了。
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你会吗?让我们结合注释,借助插图,尝试用现代文进行复述。
如果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的很精彩,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增加细节,小组之间进行复试,开始吧。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通过大胆想象、适当增加细节,可以让故事更加精彩。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文言文,认识了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卫,为它的精神而感动。课下请你继续读一读《山海经》其它的神话故事,继续体会神话故事的魅力。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今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