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导航】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讲解:第二单元(5份,早读手册+堂堂清+日日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清导航】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讲解:第二单元(5份,早读手册+堂堂清+日日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6 13:46:38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生难字。
旁骛(wù)   亵渎(xiè dú)  佝偻(gōu lóu)
骈进(pián) 解剖(pōu) 强聒不舍(guō)
教诲(huì) 层累(lěi) 禅师(chán)
容赦(shè) 承蜩(tiáo) 征引(zhēnɡ)
?形近字。
            ?词语积累。
①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②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③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④理智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⑤言行相顾:言语行为相兼顾。⑤言行相顾:言语行为相兼顾。
⑥旁骛:在正业以外有的追求。
⑦亵渎:轻慢,不尊敬。
⑧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唆。不舍,不停。?难点解析。
1.“有业”“敬业”“乐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有业”是做人之本,是“敬业”“乐业”的前提;“敬业”重要,但光有“敬业”还不够,“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2.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作者说:“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与乐业”中“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可以说,这里的“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作家作品。
梁启超(1873~1929),字 ,号 ,又
号 ,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
的 家、 家、 家、 家、 家和 家。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 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卓如任公饮冰室主人政治活动启蒙思想资产阶级宣传教育史学文学1.注音或写汉字。(5分)
chán( )师  旁骛( )  佝偻( )
解剖( ) tiáo( ) 亵渎( )
层累( ) 骈进( ) 强聒不舍( )禅wùgōu lóupōu蜩xièlěipiánguō2.根据课文填空。(6分)
(1)梁启超,字 __,号 __,又号_ __,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__”。卓如任公饮冰室主人戊戌变法(2)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用
__ (用原文回答) 来概括。文章的结尾,作者把“敬业”“乐业”总结为 _ _和 __。“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责任心趣味(3)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的结_ 。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3.下列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1)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________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________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3)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________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4)第二等苦人,便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________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 但 并且 即使 却 B.故 因而 即使 才
C.但 所以 无论 却 D.故 所以 无论 才C4.修改下列病句(在原句上改)。(8分)
(1)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2)我国古代白话小说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
(3)孔乙己一到店,许多酒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4)杜小康能否在这里接受磨难,是他战胜孤独的关键。(1)去掉“由于”。 (2)“人物”改成“情节”。 (3)“许多酒店的人”改为“酒店的许多人”。 (4)去掉“否”。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B.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D.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D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重要的书应该反复阅读,并且经常断章取义,养成摘抄的习惯,这样才会有较大的收获。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广大球迷期盼的NBA季后赛终于拉开了帷幕,精彩的比赛让球迷们大饱眼福。
D.新年联欢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了帷幕。A7.提炼下列材料中包含的信息。(不少于3条)(6分)
有人到微软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面试和实际操作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被录取了,向他索要E-mail以寄发录取通知书和其他文件。他说:“我没有计算机。”人事部门告诉他,对于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就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他。 他很失望地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10美元。他只好到便利商店去买了10千克的马铃薯,挨家挨户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100%。他又做了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笔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买了车还增加了些人手。5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贩运公司,提供让人们在自家门口便可以买到的新鲜蔬菜服务。信息一:失败乃成功之母
信息二: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信息三:进取的人生才是有成就的人生8.有人说,当今社会,休闲已是一种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梁启超说的“劳作便是公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应该过时了。
你若不同意该观点,请写出你的观点及反驳依据。(10分) 观点:“劳动便是公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观点没有过时,是正确的。依据:①人不劳动,衣食从何而来?②劳动是人的精神需要。③劳动是人自身锻炼的需要;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B教悔—教诲 园满—圆满 郝免—赦免 羡幕—羡慕  旁鹜—旁骛10.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5分)
征引 教悔 园满 言行相顾 不二法门
郝免 羡幕 旁鹜 理至易明美文悦读
只追前一名
①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②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小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女孩的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她就是朱成。2002年6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2003年9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4月,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③“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摘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④希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 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 000个剧本,就是1 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世界著名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⑤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如此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才能“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只追前一名”,是一种人生跨越,不仅需要 __,更需要 __。智慧胆识11.根据文章内容,将“智慧”和“胆识”两个词语分别填在第⑤段相应的横线上。(8分)1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本文题目的深刻内涵。(8分)“只追前一名”是指要有明确可行的目标,真实适度的期望,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13.请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8分)首先,引用俗语解释了“只追前一名”;然后论述了没有目标、期望和目标太高、期望太大的结果;最后提出明确可靠的目标、真实适度的期望,能引领人们朝前走的观点。14.有人认为希华·莱德的事例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8分)示例:事例中的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就是1 000个剧本,他也会退避三舍。”这就说明目标太高,期望太大就会让人望而生畏,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人要有明确可靠的目标,真实适度的期望。(或:事例中的广告商没有明确给他提出要求,这样他就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阶段完成任务。这与观点明确而可行的目标,真实适度的期望能引领人朝前走是一致的。)15.朱成的事例带给你怎样的启迪?(8分)示例:做事要有明确可行的目标,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不懈努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课件16张PPT。        ?生难字。?形近字。?词语积累。
①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掉下。
②睿智:英明有远见。
③登峰造极: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
高点。
④弥留之际:病重将要死亡的时候。
⑤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
⑥媚上欺下:对上司巴结讨好,对下属欺压侮辱。
⑦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作战。也指单方面的力量进行奋斗。
⑧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⑨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难点解析。
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自由而战的斗争中去,从此,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利将是思想。思想取代了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审,人们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民只有正义、平等、真理、良心、光明、自由。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作家作品。雨果(1802~1885),十九世纪前期 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作家。代表作有 《悲惨世界》 《笑面人》 等。
浪漫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九三年>2.根据课文填空。(4分)
雨果,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____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文学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 等。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①“关于杜甫……”一句中去掉“关于”;②“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改为“杜甫时而肩扛机枪……”;③“把网友戏称为……”将“把”改为“被”(或去掉“把”);④“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一句中在“认为”后加“(这)是”。B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6分)
(1)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各个角角赞扬了伏尔泰一个人进行战斗的意义所在,简单凝练且耐人寻味。(2)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支笔。运用设问,指出伏尔泰战斗的武器是一支笔——猛如雷电的一支笔,高度赞扬了以笔为武器的伟大启蒙思想家的勇敢、刚毅。6.请根据下面括号中的意思填写词语。(4分)
(1)在他 __(病危将逝世的时候),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
(2)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 __(讨好上司,欺侮下属),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3)做一个公民,我们要 __(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弥留之际媚上欺下恪尽职守(4)让我们在这令人 __(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的墓前鞠躬。肃然起敬7.根据下列四则名言,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8分)
劳动常常是幸福之父——伏尔泰
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爱默生
幸福在于为别人而生活——托尔斯泰
幸福并不在金币挥霍的房屋底下——巴尔扎克幸福不在物质的享受上,而在充实的生活、富有的精神中。8.请仿照下列句式,为伏尔泰写一句墓志铭。(10分)
甲生:伏尔泰,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一个播种火种的巨人。
乙生:思想与行动的巨人——伏尔泰。示例:睡在这里的是一个正义勇敢的思想先驱。这里长眠着一位伟大的斗士和智者,笔是他的武器,微笑是他的法宝。D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陨落   睿智   祢留之际
B.蕴涵 凌驾 心平气合
C.驳斥 灵柩 恼羞成怒
D.深邃 猖狂 素然起敬 C11.趣味问答。(8分)
(1)全校大扫除时间,由下列四个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个性最急躁的一个是( )
A.余芳好以整暇地整理工具箱。
B.李慧慢条斯理地扫着走廊。
C.陈辉气急败坏地刷着厕所地板。
D.黄庆从容不迫地擦着窗户。
(2)下列最可能是古代女子的装扮是( )
A.对襟长袍    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 D.云鬓花黄CD美文悦读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节选)
——温总理在剑桥大学的演讲
尊敬的校长,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外边下着大雪,天气严寒,但是我的心是热的。我早已盼望在剑桥同老师、同学们见面,互相交流。
……
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
……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孩子伤亡惨重。可是,时隔10天,当我第二次来到这里时,乡亲们已在废墟上搭起了板房教室,校园里又回荡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当时我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写下了“多难兴邦”几个字。
……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三大历史任务: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既要实现国内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温总理喜欢胡杨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提到胡杨?(8分)喜欢胡杨是因为其生命力极其顽强,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温总理提到胡杨,是为下文写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做铺垫。13.在文中,温总理提到自己在地震灾区的题词“多难兴邦”,根据文章内容,请说说这一题词的深刻含义。(8分)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遭遇一些灾难,但人民会更加团结。用智慧、信心和勇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国家将会更加强大。14.请根据选文内容,给它加上一个小标题。(8分)示例: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15.根据最后一段的演讲内容,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一句恰当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8分)示例: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课件18张PPT。        ?词语积累。
①廓然无累:心胸广阔平静,不为生活名利所累。
②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③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
④涕泗横流:鼻涕和眼泪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⑤气吞斗牛: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
⑥谀词:阿谀奉承的话。
⑦扶掖:扶持,提携。
⑧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⑨自知之明:指透彻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常跟“有、无”连用)。?难点解析。
怎样理解文中的“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不惧身边的孤独,永远感觉不到精神的孤独!?作家作品。傅雷(1908~1966),字 ,号 ,著名 家 、 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共34部,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他一生翻译了500多万字,著名的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以及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等。
怒安怒庵翻译文艺评论2.根据课文填空。(4分)
这两封家书,第一封写在儿子 _的时候,傅雷希望儿子
第二封信写在儿子 __的时候,傅雷希望儿子
消沉苦闷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理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欣喜成功在取得成功时仍能保持谦卑、不怕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的心态3.下列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________________。好比水道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A.痛苦和快乐是相生相成的
B.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C.在生命中痛苦总是相伴的
D.在生命中快乐总是相伴的B4.根据提示将语段中的病句一一改正。(8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③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对自己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④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成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前。“应该”或“必须”“的人”“走进”“翻开”“无数”放在“生灵”B 6.综合性学习。(12分)
学习完《傅雷家书两则》一课,我们被那质朴的父爱所感动,九(1)班准备举办主题为“献给父亲的礼物”的班会。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巧联妙对】
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读《傅雷家书》,时感真挚父爱拳拳育子情
下联: __观《开国大典》,常怀赤子之心悠悠报国意(2)【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一书,大部分书信都是我国著名的 家、__ __家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__ __(人名)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儿子果然不负众望,成为了世界一流的 __大师。翻译文艺评论傅聪钢琴(3)【内心告白】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家长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作为子女的你,想要对悉心呵护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提示:可围绕两代人怎样相处和“感恩父母”来表述,注意感情要真挚。(4)【项目设计】
请你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两个活动项目。示例:颂父爱诗歌
示例:①唱父爱歌曲;②绘父爱形象7.说说下列句子蕴含的哲理。(11分)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人生中的高潮和低谷在所难免,我们要学会在高潮时清醒、从容,在低谷中坚强、振作,保持心理平衡。D 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灰烬 浩荡 大惊小怪
B.预告 抚慰 重蹈覆辙
C.发泄 气势 日以继夜
D.凭吊 低潮 怒不可恶D10.读下面关于家教的名言,说说你的发现。(5分)
名言一:你能给孩子的最好惠赐,莫过于让他完全靠自己的脚走他自己的路。——邓肯
名言二: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卢梭父母要想孩子有出息,记住不要溺爱孩子,要培养他(她)独立生存的能力。美文悦读 辛酸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人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的确,你考上大学,你爸妈确实为你骄傲。虽然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这毕竟是你爸妈几十年的梦想。我们那阵,上大学不是凭本事考的,要看手上的茧和出身成分,有些人还要用贞操和人格去换。这也就是我们以你为荣的原因。然而,你的骄傲却是不可理喻的。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三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的你高中时代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怎样的,你知道吗?后来,随着你读二年级, ,据你那位高中同学说,是因为你谈恋爱了。其实,她不说我们也知道,从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们能感受到,言辞之急迫、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今后毕业大可以去当个优秀的讨债人。当时,正值你妈下岗,而你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出入卡拉OK酒吧餐厅。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这之前,我在报纸上已看到这种事情。没想到你也同时看到这则新闻,一时间相见恨晚,及时娴熟地运用这一招,来对付生你养你爱你疼你的父亲母亲。虽然,得知真相后我并没发作,但从开学到今天,两个月里,我一想到这事就痛苦,就失眠。这已经成为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
_ ?
你不争气的父亲
×年×月这种痛苦的煎熬逐渐少了能否增长一丁点儿的良知11.请概括信中列举了哪些“儿子”让“父母伤透了心”的具体事件?(至少三件)(7分)①上大学报到时让父亲扛行李、挂蚊帐、挤牙膏,还觉得天经地义。②读大学第一个学期只给父母写过三封信,并且都是为了要钱。③读大二时一封接一封地写催款信。(或:面对母亲下岗、父亲收入微薄的窘境,不但不理解,还指责父母不大方;偷改收费通知,虚报学费。)12.画线句“这种痛苦的煎熬逐渐少了”中,“这种煎熬”指什么?为什么会逐渐少了?(7分)这种煎熬是指这位父亲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路过,见到有自己儿子字体的信,却不能认领。之所以逐渐少了,是因为儿子在大学谈恋爱了,很少再给以前高中的女同学写信。13.在文章末尾添加一句恰当的话。(7分)14.联系全文,父亲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全文饱含了父亲怎样的感情?(7分)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大学生儿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全文饱含着父亲的辛酸、激愤之情。15.读完这封信,你最想向文中的父亲或者儿子说些什么?(7分)提示:向父亲说应重在安慰,向儿子说应重在规劝和批评。课件12张PPT。        ?词语积累。
①宿愿:同“夙愿”,一向怀着的愿望。
②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③迷惑不解: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④消磨:度过(时间,多指虚度)。
⑤曙光: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
⑥勃然大怒:因生气而非常愤怒。
⑦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
⑧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⑨无与伦比:(多含褒义)没有能比得上的。?难点解析。
信中作者是如何回答女儿“什么是爱情”的?
信中作者没有直接向女儿解释什么是爱情,而是通过向女儿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通俗易懂地告诉女儿爱情的内涵,即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真正的爱情,包含着美好的理想、共同的劳动、延续后代、忠贞不渝。这样的解释,更易于女儿理解和接受。?作家作品。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的 家和 家。代表作有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5分)
A.代代相传  不求甚解  穿流不息
B.酣畅淋漓 走投无路 持之一恒
C.呕心沥血 有条不紊 痛心疾首
D.永不衰退 不言而喻 循序渐近C美文悦读 美丽的胡萝卜
亲爱的女儿,今天是你20岁的生日,继上周你爸爸出差,今天我也要出差,我把这封信留在生日蛋糕旁边,这样你一回家就可以先读它了。你上月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却来了封信,你在信上说:妈妈,究竟什么是爱情?你是大学生,你们这一代人有些不屑于向我们这一代人请教这类问题,但是,从你闪烁的字句和颤动的笔触中,我感觉到了你的困惑和焦灼。我亲爱的女儿啊,你一定遇到了任何书本都没有专门为你准备的现实问题……什么是爱情?老实说,我答不出。但我想到了20岁时候的自己。那一天,我在师范学院的大门口转来转去,活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在等他,可他没有在预期的时间里出现。我觉得太阳是绿的,而树木是红的。从我身边经过的熟人或生人全都惊异地望着我,有的还过来说几句询问或打趣的话语,但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没有丝毫的意义。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心头充满不祥的预感,我想他搭乘的那一趟长途汽车肯定半道翻车了……我觉得自己心里空空的,我突然前所未有地痛楚地意识到他对于我的重要性。他竟然突然出现了,我感到太阳依然是红的,树木依然是绿的。我的心因为过分充实而显得有些憋闷,我把他引到校园的一角,他从挎包里取出一根胡萝卜,塞在我手中,对我说:“原谅我,原谅我,原来是三根,可只剩下这一根了……”他高我一届,毕业后分配在远郊县一所农村中学教书。他乘长途汽车进城途中,汽车抛锚了,那车足足修了两个多钟头才重新行驶。当乘客们坐在路边田坎上等候时,有个妇女晕倒了,是饿晕的,亲爱的女儿,那年头在我们共和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因饥饿而浮肿而晕倒的事并不罕见……当人们摇醒她以后,他给了她一根胡萝卜,而她立即嚼着吃了,脸上恢复出一个笑容……没想到另一位看上去并不虚弱的老人伸手向他要胡萝卜,他不愿给:“您知道吗?我们一个月只发15根胡萝卜,这是我带进城……给我妈的礼物。”其实他妈妈早去世了,他是为我带来的。但临下车时,他心里过意不去。又主动把一根胡萝卜给了那老人,而那老人也就道谢着收下了。他只剩下一根胡萝卜给我,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胡萝卜……亲爱的女儿啊,对于我来说,爱情是和三根胡萝卜联系在一起的,而后来所出现的爱情结晶,你猜到了,就是你。你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你们这一代对于爱情,一定有许多旧的发现和新的理解。然而,依我想来既然自古就有爱情这么一种东西,那么,它那最恒定的内核,一定是单纯而质朴的,犹如一根通红秀美结实饱含汁液的胡萝卜。女儿啊,掀开蛋糕边盘子上的餐巾纸吧,希望你不但细细地看,深深地想,而且希望你吃上一根,那本是可以吃的,富有特殊的营养……3.“然而,依我想来既然自古就有爱情这么一种东西,那么,它那最恒定的内核,一定是单纯而质朴的,犹如一根通红秀美结实饱含汁液的胡萝卜。”这句中“它”指什么?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8分)爱情。 点明中心,回答了前文提出的问题,与题目相照应,深化主旨。4.“那一天,我在师范学院的大门口转来转去,活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在等他,可他没有在预期的时间里出现。我觉得太阳是绿的,而树木是红的。”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8分)动作、心理描写。 ①“活像热锅上的蚂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焦急心理。②“我觉得太阳是绿的,而树木是红的”:形象地写了出“我”当时没等到心上人出现的失望心理,本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出现,让笔者对周围事情都产生怀疑,太阳变绿,树木变红只是笔者心理的一种变化,一种波动。5.“我的心因为过分充实而显得有些憋闷”这句中,“充实”和“憋闷”矛盾吗?为什么?(8分)不矛盾。充实是心中有满满的幸福充溢着。憋闷是激动、兴奋后的一种眩晕的感觉。6.怎样理解文章的题目?(8分)因为那根胡萝卜是他从每个月那15根中省出来的,同时又在救助了两个弱者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的,代表了他热心善良的品质和对“我”的爱。7.读了选文,你怎样理解文中所述的爱情?(8分)爱情就是相濡以沫,是为对方倾其所有。11.请概括信中列举了哪些“儿子”让“父母伤透了心”的具体事件?(至少三件)(7分)①上大学报到时让父亲扛行李、挂蚊帐、挤牙膏,还觉得天经地义。②读大学第一个学期只给父母写过三封信,并且都是为了要钱。③读大二时一封接一封地写催款信。(或:面对母亲下岗、父亲收入微薄的窘境,不但不理解,还指责父母不大方;偷改收费通知,虚报学费。)12.画线句“这种痛苦的煎熬逐渐少了”中,“这种煎熬”指什么?为什么会逐渐少了?(7分)这种煎熬是指这位父亲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路过,见到有自己儿子字体的信,却不能认领。之所以逐渐少了,是因为儿子在大学谈恋爱了,很少再给以前高中的女同学写信。13.在文章末尾添加一句恰当的话。(7分)14.联系全文,父亲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全文饱含了父亲怎样的感情?(7分)目的是希望自己的大学生儿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全文饱含着父亲的辛酸、激愤之情。15.读完这封信,你最想向文中的父亲或者儿子说些什么?(7分)提示:向父亲说应重在安慰,向儿子说应重在规劝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