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狼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狼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2 16:0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8.狼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屠/自后/断其股
C.场主/积薪其中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二、翻译
2.古今异义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今义: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等
(2)盖以诱敌
古义: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3)一狼径去
古义: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词类活用
(1)一屠晚归 (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 (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
(3)恐前后受其敌 (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用作状语,________________
(6)止增笑耳 (动词用作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三、填空题
5.文言句式
(1)一狼洞其中。
(2)顾野有麦场。
(3)投以骨。
6.全文共有五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使之成为各段的大意。
遇狼→_____狼→_____狼→____狼→____狼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顾野有麦场( )
(2)其一犬坐于前( )
(3)缀行甚远( )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5)一狼径去( )
(6)屠暴起( )
(7)弛担持刀( )
(8)一狼仍从( )
(9)一狼洞其中( )
(10)狼亦黠矣( )
8.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______,世称______,山东淄川人,____代著名文学家。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止有剩骨 ( )
②顾野有麦场 ( )
③一狼洞其中 ( )
④屠自后断其股 ( )
10.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填写出有关狼的两个词语。
12.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五、课外阅读
象记
[明]林璐①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②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③禁卫,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④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⑤,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⑥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⑦内外知天命有归,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⑧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②守土者:地方官员。⑤备:充任。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⑤牝(pìn):雌性的。⑥廉:查访。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必入山告语之曰( ) ②会明亡( )
③候已竟去( ) ④守土者异之(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
15.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六、文言文阅读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联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
[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ò) :福禄,福分。⑤降年: 天赐予的年龄,寿命。 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若主纳忠谏( )⑵寻亦诛死( )⑶无为后所嗤( )⑷以匹夫比之( )
1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⑴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⑵此亦帝王深耻也。
19.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用自己的话概括)
七、综合性学习
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七年级某班创办了一个“与狼共舞”的网站,希望让更多的人都能了解狼,目前已经设立了几个栏目。请根据相关提示,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栏目名称。
①王者的魅力:收集狼的图片及生活习性。
②____________:介绍狼的恶劣生存状态。
(2)狼是贪婪凶残的,但终究敌不过人的智慧,学习了蒲松龄的《狼》之后,我们可以从屠夫身上得到这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然狼是凶残的,经常在牧区危害羊群,也常有狼伤害人类的事情,那么是否可以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呢?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2.(1)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2)原来是
(3)离开
3. (1)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2) (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3) (名词用作动词,胁迫、攻击) (4) (名词作状语,指从通道) (5) (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6) (动词用作名词,笑料)
4.(1)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3)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4)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5.(1)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
(2)(屠户)往旁边看发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3)把一块骨头扔给(狼)。
6. 惧 御 杀 悟
7. (1)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2)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3)连接,文中是紧跟的意思 (4)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离开 (6)突然 (7)解除,文中指卸下 (8)跟 (9)打洞 (10)狡猾
8.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清 聊斋志异
9. ①止:通“只”,仅有 ②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③洞:挖洞 ④股:大腿 10.①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1.狗肺狼心 狼狈为奸 12.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多么奸诈,终归要失败。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与妥协,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3. 告诉 适逢 离开 认为……奇异 14.示例:人没有不爱自己的妻子的,爱妻子并且爱自己,谁能用他所爱的,交换他所至爱的呢? 15.示例:能听从人的要求;能主动寻妻;在大炮前不惧身死;忠于旧朝,不改其心。
16. ⑴接受 ⑵杀 ⑶后人 ⑷凭 17.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18.⑴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 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⑵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 19.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围绕这几方面答题即可)
20. (1)远方的哭泣 (2)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怀侥幸,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我们认为对危害羊群或伤人的狼则坚决驱赶或斩杀无可非议,但是从狼与其他动物,狼与整个自然环境的关系角度来看,“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是不足取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