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古代世界各地,人们都有自己熟知的天象和星辰,通过观测,获得对于天时和季节的把握。古埃及人特别重视天狼星,玛雅人对金星研究较深,因纽特人最关心关系极昼极夜变化的太阳运行。对于中国古人来说,北天极一带的北斗七星则是最受注目的星辰。生活在北纬三十五度左右的中国古人,夜晚向北眺望,北极周围有一带永不下沉的圆形旋转天区,这个区域,现代天文学叫“恒显圈”,中国古天文学称其边界为“上规”。其中随天旋行有几颗璀璨的星辰,名为北斗。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古人已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使北斗星成为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
北斗共有七颗星,因此常被称为北斗七星,七星的排列形状似商周时期青铜古斗,故《诗经·小雅·大东》曰:“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北斗星分为斗柄与斗首两部分。高诱注《淮南子·天文训》曰:“斗第一星至第四星为魁,第五星至第七星为杓。”即以斗首为魁,将斗柄称杓。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以网络天地的方法进行计算的。我国至少战国时代已经建立了近似于天经天纬的框架,并以之测定星辰的天文坐标。就网络而论,渔猎所用之网,上有一可以提控全网的总绳索,其名为“纲”。而处于北天极一带的北斗就是控制天文网络中的纲,被称为“天纲”,或书作“天罡”。有纲则必有网,古人称“纲举目张”,目就是网眼,故北斗在天空旋转也有旋天纲之说。由于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形成了太阳在黄道上移动的现象,这使北斗也在一年中与太阳间产生了不同角度的变化,古人因此而生出以斗定时之法。
黄昏时刻,观测北斗星柄的指向可以断定当时的季节。这种观测法被《鹖冠子》记载了下来:“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淮南子·天文训》曰:“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这样,通过观察斗柄指向,即可定出月份。
北斗还被古人用来指二十四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中讲到其法:“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
北斗星在北天旋转,是因地球自转形成的星辰绕极周日视运动,一日一夜即“跑完”一周。所以,观测北斗指向在一天之中的变化位置,就可定出时辰。
中国历史上有多种天文观测体系,如日的影长、月之盈缺、太阳的黄道运动、恒星的中天测时、岁星纪年以及辰星正四时等,北斗斡旋运动也是其中之一。明珠般的北斗七星,在古人眼中,就是一座举首可见的巨型天文钟。
(摘编自秦建明《北斗七星与斗建考》)
材料二 “北斗”是党中央亲自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克服种种困难,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凭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实现了“弯道超车”。
同样是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俄和欧盟选择搞“一步建全球”。我国起步晚,底子薄,明智选择分步走。北斗首任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组织研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区域系统,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实现了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全球梦”。
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所采用的轨道星座构型相比,北斗系统独树一帜。北斗一号建设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北斗二号系统充分继承北斗一号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实现区域导航定位覆盖的成功经验,在国际上首创以地球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骨干,兼有中圆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构型。北斗三号系统将混合星座构型发扬光大,建成拥有24颗中圆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系统,为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范式。北斗系统还有自己的“独门绝技”:除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还能进行短报文通信,开创了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如今,北斗三号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系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基础上,区域短报文发送能力一次提高近10倍,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 200万,而且能实现40个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此外,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还可以提供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多样化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抚今追昔,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来之不易。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在强国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有了“北斗”,中国人问天、巡地的底气就更足了。
(摘编自《中国北斗,全球梦圆》,《人民日报》2020年8月1日,有改动)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人们会各自通过对自己熟知的天象与星辰的观测,去获得天时信息,所以古埃及人、玛雅人、因纽特人关注的星辰各不相同。
B.中国历史上有各种天文观测体系,观测北斗斡旋运动是其中最实用的一种,北斗星就像一座巨型天文钟,蕴含多种掌握时间的技巧。
C.“‘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有了‘北斗’,中国人问天、巡地的底气就更足了。”此句中,前后两个“北斗”均指星辰和北斗系统。
D.北斗系统成绩显赫,其中北斗三号在兼容北斗二号功能的基础上,支持用户数量提高1 200万,实现了40个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
2.下列对材料相关结构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提出观点后,分别从北斗的形状、构成及以斗定时法几个层面展开,结尾收束总结,呼应开篇。
B.材料二指出北斗工程探索出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后,主体分三个层次展开,结尾总结全篇,点明意义。
C.两则材料都重在说理,不但有力,且论证方法灵活多样,均运用了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
D.两则材料虽然文体不相同,但都采用了“总分总”的整体结构模式,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以斗定时之法”的一项是( )(3分)
A.《指南车赋》曰:“北斗在天,察四时而行度;司南在地,表万乘之光融。”
B.《宋史·乐志》曰:“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
C.《夏小正》曰:“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县(悬)在下。”
D.《春秋运斗枢》曰:“斗,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
4.两则材料在语言特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二说“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克服种种困难,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文本一
黄 河
周立波
二十一日,部队陆续到了黄河边上。这就是历代诗人最爱歌颂的黄河,这就是音乐家冼星海同志在《黄河大合唱》里谱出了澎湃之声的黄河。
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水浪里,迅急地奔流。它们互相冲击着,发出嚓嚓的声音。
等待渡河的时候,我到镇上去找开水喝。和老百姓聊天,他们说,原先这里的房子要多些。日本鬼子几次打到了河东,毁了这里好多民房。依靠八路军英勇的守卫,鬼子从来没有渡过河来。我们和鬼子只隔一条水,但是陕甘宁边区始终是一块干净的土地,从来没有被日寇践踏。今天正在渡河东去的王震将军的部队里,就有好多保卫黄河的英雄。
我们挨次下了船。每船水手十一人,船一解缆,水手使劲地荡桨,大声地呼喊。那是一种粗犷的吼声,声音那么大,竟至超越了风声和波浪冲激船头的声音。到了中流,船不停地起落,并且一直往下流。水手们使尽力量摇桨,使尽一切力量呼吼。这是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的场面。河风吹着,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水手们只穿着单衣,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
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已经离开陕甘宁边区了。王震同志还没有过来。他正在西岸指挥队伍,分拨船只。我们沿着黄河走了十里路,才转入东边的山路。在河边看见的第一间房子的砖墙上,写着“时刻准备反扫荡,坚决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记起了早晨在媳箸峪看见有一堵墙上写着:“展开赵占魁运动,发展手工业。”隔一条黄河,一边是生产运动,一边是对敌斗争。
在河边,我们碰见了两个农民。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毛巾。其中一位提着一个大型手榴弹,另外一位腰间插着一支土造的手枪,这是民兵。提着大手榴弹的小伙子,仔细打量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小声地对同伴说:“咱们的人。”我们要他们带路,他们十分高兴地走在前面,并且告诉我们,这里是临南县界。这里的民兵都会使用地雷,每个村庄的大路和小路都挖了雷坑。敌人一出来,地雷就埋好。我们经过的村庄,果然到处有雷坑。民兵送了我们十来里路,我们怕走得远了,耽误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回去。但不料他们回去以后,我们碰到了一点麻烦。
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马塔的山村时,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索看路条。我们说:“咱们是八路军,从河西来的,没有带路条。”一个为首的孩子说:“你们是八路军,咱们欢迎,可是八路军也得有路条。”我们又告诉他:“你们的民兵哥儿还送了我们一程,刚走。”他说:“咱不管,只要路条看一看。”我们被阻拦着,幸亏村里出来一个人,问什么事,知道我们是从河西来的八路军以后,他叫孩子们赶快让开路,让我们前进。
一路上,我们赞赏着村民组织的严密,有着这样的人民组织的地方,敌人是不容易逞凶的。我们走了五十五里路,到了临南县府所在地刘家会。县政府把镇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我们住。晚上,睡在炕上,我们谈起了今天在黄河岸上发生的一件事情——
张米贵是一大队的战士,参加八路军已经有七年。他母亲听说儿子要经过家门,就拄着一根拐杖,来到黄河边上,等了三天,真就看见儿子了。她流眼泪,说不出话来。张米贵抱着枪伴着她坐了一会儿,要她好好地保重,并且说,自己会很快地回家。最后,他站起来说:“打日本鬼子,打那些反动派,是大事。娘,你回去吧。”于是,他赶快走开,怕她看见自己的眼睛。
就是这样,他别了母亲,赶上队伍,把一切经过报告了班长。从家门经过,他没有回家。
(摘编自《南下记》)
文本二 小品文很小,人家或以为它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一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易于明白的道理。世间有不少长篇大论,因其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很好的小品文,就形式说,第一个原则,当为短小。近来常见一些小品文,其开场白往往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不过经济之极,也足以使小品文丧失其文章之“文”。小品文毕竟是“文”章,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的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的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文”章。
(摘编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写水浪奔流、阳光灿烂、冰雪团块明亮,这些景物烘托了作者看到黄河的激动心情,表现出黄河的雄浑和磅礴气势。
B.“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但船上的水手们“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对比中生动地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喜悦和快乐。
C.提大手榴弹的民兵说:“咱们的人。”这简短而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显示出充分的信任,反映了八路军与农民的亲密关系。
D.文章以《黄河》为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故事确实发生在黄河边,另一方面是把黄河作为一种象征,寄寓刚毅、勇敢等民族精神。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音乐作品,文本提到它,以此引出对渡河时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场面的描写。
B.陕甘宁边区是以陕北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王首道遥望河西,透露出思念党中央、保卫党中央的心理。
C.张米贵是一名普通战士,为了抗战,他从家门口经过都没有回家,文本记述他,是要表现这位战士超出其他士兵的家国情怀。
D.周谷城在文中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等抽象艰深的句子为例,来说明小品文不应该晦涩,而应该明白易懂,很有说服力。
8.文本一的环境描写非常出色,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赏析。(4分)
9.周谷城认为优秀的小品文在内容与形式上各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吏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贤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 救助成功没有 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5~16题。
望 秦 川①
李 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作。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诗中指长安一带。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颔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和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了出来。
B.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辽远,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C.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D.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诗人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1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 , ”两句,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迫不得已的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表达了同样的心理。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深受人们的称赞。唐朝宰相张说曾命人将此诗中的某一联写成条幅挂到朝堂上,让其他官员引之作为居官行事的标准。此联是“ , ”。
(3)古人宴饮时常奏“丝竹”,而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则独具异域风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古镇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繁茂、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经是一座城堡。此时此刻,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他们闲坐着聊天、打牌、择菜、嬉戏……龙爪榕对他们而言,也已不是一棵树,而是乡村,是家园,是父母双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闺女,是厨房的灶火,是锅里的食物,是阳光雨露,是水和空气,还是远祖的气息……古镇的古树还有不少,然而,全镇子内内外外,哪一棵都没有“龙爪榕”这么煌煌赫赫,它的“爪”大约已繁衍出十万个了吧 多个“大爪”已熬成古树级别,稳稳站立在属于它们的家族祖庙里。更多的“中爪”如霹雳连发,威威猛猛地伸向四面八方。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滚滚而过的流云,从高天、半空和低处向你压过来,蔓延着。于是乎,你的眼睛里已全部是龙子、龙孙、龙孙孙们的刀枪剑戟,或曰手臂连着手臂,气势顶着气势,山连着山。俯身向地下看,“龙爪榕”的布局也是一个合纵连横的大战场,数个大根凸起,在地面上盘起让人不解其意的各种图形。更多的中根、小根乃至小小根,则一直延伸过来,生长到深不可测、宽不可测、远不可测的未知——也许整个古镇的地下,都是它的根系在维系和支撑着吧。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它的‘爪’大约已繁衍出十万个了吧”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B.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C.“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D.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19.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格。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压过来的滚滚而过的蔓延着的流云。”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沁园春·长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着强烈动感、浓烈色彩的立体秋景。②其意象亮丽,意境壮阔。③从作者笔下,自古寂寥的秋富有动感,昂扬着顽强的生命力。④视野开阔,所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雄峻。⑤以上片“看”字总领的几句词为例,⑥入词的意象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⑦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树林,有动态的“百舸”的“争流”。⑧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真正做到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字。(5分)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句话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可是,驻藏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戍守雪域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快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青年学生说: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答案:A
解析:B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最实用”之说;C项,前一个“北斗”指星辰,后一个指北斗系统;D项,原文为“……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 200万,而且能实现40个汉字的全球短报文通信”。
2.答案:C
解析:C项说法有误,材料二是新闻报道,虽有议论,但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多用记叙;且材料一未使用对比论证。
3.答案:D
解析:这句话是说北斗七星各星的具体名字,不是以斗辨时。
4.参考答案:①语言都准确严密:材料一是学术论文,为了准确呈现北斗的相关知识,多直接引用相关典籍,谨严而有说服力;材料二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主要通过具体数据来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②语言都生动形象:材料一运用了比喻论证,如“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似商周时期青铜古斗”“北斗就是控制天文网络中的纲”“明珠般的北斗七星”等,使语言于谨严中见灵动;材料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弯道超车”“独门绝技”“多面手”等表述,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5.参考答案:①结合起步晚、底子薄的国情,选择分“三步走”的战略;②独树一帜,坚持走混合星座构型的特色发展之路;③开创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更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6.答案:B
解析:B项,“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喜悦和快乐”错,应该是“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艰难”。
7.答案:C
解析:C项,“超出其他士兵的家国情怀”错,文中张米贵是普通士兵的代表。
8.参考答案:①自然环境描写,集中体现在对黄河的描写上,作者从视觉、听觉,河岸远观、河上亲历等角度,渲染黄河雄浑的气势,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力量。②社会环境描写,以村庄被轰炸的场景、黄河两岸村庄标语等体现抗战的大环境;以王首道、张米贵等构成军人形象群体,以民兵、查路条的孩子等构成民众形象群体,营造了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的全民族抗战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9.参考答案:①内容上,要载道且道理要浅显易懂。文本一通过记述一次行军中的见闻,展现了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道理浅显易懂。②形式上,要短小且有严密的组织。文本一篇幅短小,以作者行踪为线索,记述所见所闻,层次分
明,结构严密。
10.答案:B
解析:“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弹劾的是两个人的罪行,“忠贤”与“及魏广微”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上之”与前面“拟十一月二日”断开不当,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殿下”不能用来敬称丞相。
12.答案:D
解析:D项,“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表述有误,原文为“系其群从十四人”,没有提到这十四人被迫害而死;“母以哭子死”,也不是被迫害而死。
13.参考答案:(1)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作谋划。
(2)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解析:(1)“毙”,毙命;“冀”,希望;“图”,谋划。(2)“追”,追查;“趣”,催促。
14.参考答案: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
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参考译文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授官中书舍人。被选拔授予御史,负责巡视中城。期间收捕惩治了吏部的强横凶暴的官吏,收缴假印七十多枚,假官一百多人,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他出京管理屯田,于是分条呈上三个理由十四条建议,诏令全部允许施行。水利兴建,北方人开始知道种植水稻。邹元标曾经说:“三十年前,都城人不知道稻草是什么,现在到处是稻草,是种水田的益处啊。”宦官刘朝声称太子命令,索要外戚的花园和废置的庄田。左光斗没有启封还给了他,说:“尺土都是殿下所有,今日怎么敢私自授予。”宦官愤怒离开。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和他一起谋划,又和高攀龙一起揭发崔呈秀贪赃徇私。魏忠贤和他的党羽都非常恼怒。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轮到杨涟、左光斗。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微有三十二条应当斩首的罪行,准备十一月二日上奏,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南方。魏忠贤刺探得知,提前两天假借会同推选之事将他和杨涟二人一起削去官籍。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陷害汪文言入狱,将左光斗的名字加进去,派差役前往捉拿。父老子弟围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锦衣卫校尉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钦犯监狱,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于是他们都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左光斗被定罪收受贿银二万两。魏忠贤于是假借圣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司法官,杨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有节义侠气的人,和定兴人鹿正一起,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诸生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两银子,商量要代他们还钱,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享年五十一岁。左光斗死后,赃款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加追缴,拘捕光斗亲属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儿子悲伤而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右都御史,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之后,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为“忠毅”。
15.答案:B
解析:B项,“萧瑟、苍凉”错误,应为“辽阔、明净”。
16.参考答案:①表现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诗人将离长安时,以明净的色调、简洁的笔触,描绘出长安一带山川明净而阔朗的秋天景色。
②表现了诗人官场的失意。本诗前两联通过描写“秦川”“日出”“山河”“城阙”之景渲染了一种明净、壮丽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的官场失意之感。
③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和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之情。后两联通过描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营造了一种萧条、清冷之境;尾联中的“归欤叹”和“凄”字又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的惆怅。
17.答案:(1)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2)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18.答案:D
解析:原文句中的引号与D项的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A项,表示直接引用;B项,表示着重论述或强调;C项,表示突出或强调。
19.参考答案:①树本来不会搂抱人,使用拟人,既赋予树以动感,又使人感到亲切;②“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形象地写出了树荫范围之大、浓密和人们对树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画横线句子使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静态事物以动感,表达更为形象,且蕴含着喜爱之情。
20.参考答案:①原句修饰成分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突出了树枝层层伸展的情状,更具有空间感;②原句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更加具有节奏感;③原句表达与上下文语体更加和谐一致,更符合具体语境。
解析:可以从原句的手法、句式、是否吻合上下文结构、表意层次、韵律、语体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21.参考答案:①在“秋景”后加“图”;③把“从”改为“在”;④在“视野”前加“作者”;⑦中“百舸”与“争流”应互换位置。
解析:句①“一幅”与“秋景”搭配不当;句③“从作者笔下”介词使用不当;句④缺少主语;句⑦“有静态的火红的树林,有动态的‘百舸’的‘争流’”,结构上混乱,应该遵循一一对应的原则,名词“树林”对应下一句的“百舸”。
22.答案示例:①2020年6月1日,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③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④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解析:压缩语段的前提是以句为单位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本语段第一句为总起句,指出时间、事件,第二句是对事件的总体概括,第三、四两句是对方案内容的大体概括,最后一句概括方案的意义。可据此得出答案。
23.写作指导这则材料中蕴含多个观点,首先要确定的是这些观点的核心话题是“青春”,其他三个话题“责任”“担当”“信仰”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话题展开的。从材料隐含的态度来看,作为青年应该以天下为己任,有责任有担当,不能以“谁的青春不迷茫”为借口虚度年华。在写作时最好是对一个中心观点的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辩证立意。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一个关键词语“青春”,充分展示作为年轻人的时代特点。换句话说,即展示青年的朝气蓬勃的特点,而不是以一个成年人的冷峻态度来谈人生,应该像毛泽东一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另外,从命题材料的选择角度来看,材料都是展示当代青年的风采,所以在立意与选材上一定要与时俱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古人事迹可以用,但是只能做陪衬,毕竟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时代列车在飞速前进,每个车厢都有鲜活事例给你思维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