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硫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 硫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4 09: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硫及其化合物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b在纯氧气中点燃可生成d
C.g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D.酸雨久置可发生e到f的转化
2.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
A.检验试液中的SO42-: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B.检验试液中的Fe2+:试液无明显现象红色溶液
C.检验试液中的CO32-:试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D.检验试液中的I-:试液无明显现象蓝色溶液
3.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新制饱和氯水和浓硝酸光照下均会有气体产生,其成分中都有氧气
B.灼烧NaOH固体时不能使用瓷坩埚,因为瓷坩埚中的SiO2能与NaOH反应
C.钠在空气和氯气中燃烧,火焰皆呈黄色,但生成固体颜色不同
D.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能与Cu反应生成H2
4.利用Cu和浓硫酸制备SO2的反应涉及如图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制备SO2 B.用装置②检验SO2
C.用装置③收集SO2 D.用装置④稀释反应后溶液
5.下列各组气体,经充分反应后,原来的气体有剩余的是
A.1mol NH3和1mol HCl混合
B.1mol NO和0.5mol O2混合
C.1mol SO2和1mol H2S混合
D.等体积的NO和NO2被足量烧碱溶液吸收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Ca2+++OH-=CaCO3↓+H2O+
B.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2H++=H2O+CO2↑
C.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SO2+Cl2+2H2O=4H++2Cl-+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H++OH-=BaSO4↓+H2O
7.下列描述体现还原性的是( )
A.使品红溶液褪色 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D.与反应生成淡黄色物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黄在纯氧中燃烧生成SO3
B.浓硫酸能使纸张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C.工业上制硫酸若用水吸水SO3易形成酸雾,所以用98.3%的浓硫酸来吸水SO3
D.在某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
9.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
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10.运输浓硫酸的特种车辆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3.6gH2O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含有___________个水分子,含有___________molH。
(2)22g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L。
(3)某金属氯化物MCl240.5g,含有0.6mol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Al2(SO4)3:___________;
②HNO3___________。
③KHSO4___________。
(5)请回答下列物质的检验试剂:
①Cl-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2.(1)在反应Cl2+KOH(浓) → KCl+KClO3+H2O(未配平)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6molCl2参加该反应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
(2)写出下列方程式
①足量的NaOH溶液与SO2反应___________。
②用氯气制备漂白粉的反应___________。
③(NH4)2SO4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3.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_____________
(2)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要有解题过程)____
14.3.84克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1)求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___
(2)求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__
四、实验题
15.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产物,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并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生成物中有_______(填化学式)。
(4)实验时,观察到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E中出现_______现象,证明生成物中有CO2。
(5)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6.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研究SO2的性质(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①中的现象说明SO2具有 _______性。
(2)②中石蕊溶液变红,说明SO2与H2O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③中产生淡黄色浑浊,体现了SO2的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4)④的作用是 _______。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7.有一黑色固体A,在氧气中焙烧,得红棕色固体B和气体C。将A加入HCl中,得到D气体和E溶液。在E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将该白色沉淀取出置于空气中,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B,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D的化学式:A___,C___,D___。
(2)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变化的现象是: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A.c为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A正确;
B.b为硫单质,在纯氧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故B错误;
C.g为+4价的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4处于硫的中间价态,既能化合价生成+6价,表现还原性,也能化合价降低成0价表现氧化性,故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在空气中会逐渐被氧化成硫酸,故D正确;
故选:B。
2.D
解析:A.硝酸可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则原溶液中可能含SO32-,故A错误;
B.氯化钡溶液没有氧化性,加入氯化钡溶液后不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故溶液不可能变红,故B错误
C.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或亚硫酸钡,则原溶液中可能含SO32-,故C错误;
D.淀粉遇碘变蓝,可知加入双氧水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则可知试液中含I-,方案严密,故D正确;故选D。
3.D
解析:A、新制饱和氯水中含有HClO,HClO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2HClO2HCl+O2↑,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4HNO34NO2↑+2H2O+O2↑,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瓷坩埚中的SiO2能与NaOH反应,故灼烧NaOH固体时不能使用瓷坩埚,一般使用铁坩埚加热熔融NaOH,故B不符合题意;
C、钠在空气燃烧,生成物为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氯化钠,因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故钠在空气和氯气中燃烧,火焰皆呈黄色,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但在常温下不与Cu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与Cu反应生成物为硫酸铜、二氧化硫、水,不会生成H2,故D符合题意。
4.A
解析:A.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制备二氧化硫,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则不能用装置①制备二氧化硫,故A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则能用装置②检验二氧化硫,故B正确;
C.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硫,则能用装置③收集二氧化硫,故C正确;
D.浓硫酸密度比水大,稀释反应后的溶液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则用装置④能稀释反应后溶液,故D正确;
故选A。
5.C
解析:A.1mol NH3和1mol HCl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A错误;
B.1mol NO和0.5mol O2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B错误;
C.1mol SO2能够与2mol H2S恰好反应,因此1mol SO2和1mol H2S混合剩余0.5mol SO2,C正确;
D.等体积的NO和NO2被足量烧碱溶液吸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A.Ca(HCO3)2与过量Ca(OH)2溶液反应,从离子共存考虑,溶液中不可能存在大量的,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a2+++OH-=CaCO3↓+H2O,A不正确;
B.NaH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不能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B不正确;
C.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2Cl-+,C正确;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从“以少定多”考虑,离子方程式为:Ba2+++2H++2OH-=BaSO4↓+2H2O,D不正确;
故选C。
7.B
解析:A.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漂白性,A项错误;
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酸性高锰酸钾被还原,体现的还原性,B项正确;
C.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是因为与NaOH反应,消耗NaOH使溶液碱性减弱,C项错误;
D.与反应生成淡黄色物质,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体现的氧化性,D项错误;
答案选B。
8.C
解析:A.硫黄在纯氧中燃烧生成SO2,A 错误;
B.浓硫酸能使纸张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B错误;
C.SO3与水反应产生H2SO4,同时放出大量热,为避免酸雾的形成,在工业上常用98.3%的浓硫酸来吸水SO3,C正确;
D.在某溶液中先加稀HCl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若有无白色沉淀生成,就证明溶液中是否存在SO,而不能使用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酸化,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D
解析:A.硫易溶于二硫化碳,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故A正确;
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故B正确;
C.硫单质中硫为0价,为硫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正确;
D.硫在空气中或纯氧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与氧气是否过量无关,故D错误;
答案选D。
10.A
解析:A.图中标志代表腐蚀品,浓硫酸是具有强腐蚀性的液体,运输浓硫酸的特种车辆上应贴该标志,A选项正确;
B.图中标志代表易燃气体,浓硫酸不是易燃性气体,B选项错误;
C.图中标志代表放射性物品,浓硫酸无放射性,C选项错误;
D.图中标志代表剧毒品,浓硫酸不是剧毒品,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1.(1) 0.2 1.204×1023 0.4
(2) 0.5 11.2
(3)
(4) Al2(SO4)3=2Al3++3 HNO3=H++ KHSO4=K++H++
(5) 稀HNO3和AgNO3溶液 稀HCl和BaCl2溶液
解析: (1)3.6gH2O的物质的量是 =0.2mol,含有0.2mol×6.02×1023mol-1=1.204×1023个水分子,含有0.2mol×2=0.4molH,故答案为:0.2;1.204×1023;0.4;
(2)22gCO2的物质的量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0.5;11.2;
(3)某金属氯化物MCl240.5g,含有0.6molCl-,故该金属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3mol,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故答案为:;
(4)①Al2(SO4)3为可溶性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故答案为:Al2(SO4)3=2Al3++3;
②HNO3是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NO3=H++,故答案为:HNO3=H++;
③KHSO4为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故答案为:KHSO4=K++H++;
(5)①Cl-的检验是: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一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故答案为:稀HNO3和AgNO3溶液;
②的检验是: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一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故答案为:稀HCl和BaCl2溶液;
12. 5:1 10NA 2NaOH+SO2=Na2SO3+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NH4)2SO4= 2NH4++ SO42-
解析:(1)反应的方程式为3Cl2+6KOH=5KCl+KClO3+3H2O,Cl2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Cl的反应为被氧化的过程,Cl2为氧化剂;生成KClO3的为被氧化的过程,Cl2为还原剂。如有3molCl2参加反应,氧化剂为2.5mol,还原剂为0.5mol,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2.5:0.5=5:1,转移电子数为5NA,6molCl2参加该反应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故答案为:5:1; 10NA;
(2)①足量的NaOH溶液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故答案为:SO2+2NaOH═Na2SO3+H2O;
②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NH4)2SO4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2SO4= 2NH4++ SO42-;故答案为:(NH4)2SO4= 2NH4++ SO42-。
三、计算题
13.7% 10.5g
解析:(1)消耗的O2物质的量:0.7mol =0.45mol,
生成的SO3物质的量:0.45mol×2=0.9mol,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和:=0.95mol,
依据硫元素守恒,反应前的SO2物质的量0.95mol,
SO2的转化率:=94.7%;
(2)依据(1)的计算可知混合气体中生成三氧化硫气体物质的量为0.9mol,在给定的条件下,溶液呈强酸性,BaSO3不会沉淀,因此BaSO4的质量=0.9mol×5%×233g/mol=10.5g。
14.344L 0.06mol
解析:3.84克铜的物质的量是 ;设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物质的量是xmol;
x=0.06mol;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06mol×22.4L/mol=1.344L。
(2)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06mol,根据元素守恒,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6mol;
四、实验题
15.(1)分液漏斗
(2)白色固体变蓝
(3)SO2
(4)溶液变浑浊
(5)
【分析】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A中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B中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C中高锰酸钾除二氧化硫,D中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已除尽,E中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解析:(1)根据图示,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烧瓶中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
(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生成物中有SO2;
(4)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时,观察到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已除尽,装置E中出现溶液变浑浊现象,证明生成物中有CO2;
(5)根据以上分析,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1)漂白
(2)SO2+H2O=H2SO3
(3)a
(4)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1)①中观察品红溶液褪色,结论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答案为:漂白;
(2)SO2与H2O反应生成了亚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H2O=H2SO3,
答案为:SO2+H2O=H2SO3;
(3)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硫离子生成硫单质3SO2+2Na2S=3S↓+2Na2SO3,v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结论是:SO2有氧化性,答案为:a;
(4)SO2有毒,NaOH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答案为: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7.(1) FeS SO2 H2S
(2) 白色沉淀变成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分析】有一黑色固体A,在氧气中焙烧,得红棕色固体B和气体C,B为三氧化二铁。将A加入HCl中,得到D气体和E溶液。在E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将该白色沉淀取出置于空气中,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B,可得E为亚铁盐,A为FeS,C为二氧化硫,D为硫化氢,E为氯化亚铁。
解析: (1)A、C、D的化学式:A为FeS,C为SO2,D为H2S。故答案为:FeS;SO2;H2S;
(2)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被氧化,变化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其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Fe(OH)2+O2+2H2O=4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