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张PPT。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卫星运行时间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这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课“卫星运行时间”,即两、三位数的乘法。 作为第三单元的起始课,改版后的教材基本保留了上一版的内容,而在估算、新课小结以及课后练习上进行了补充,使得这一课更加饱满,我把这节课分成两个课时来完成,您将要看到的是第一课时。 学习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后,孩子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及算理都具备了探究和理解的基础,从教材编排来看,本节课要完成对竖式计算的理解,对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讨论。从课前测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孩子甚至可以直接用竖式正确地计算出结果来,那么这节课,我该教什么?怎么教呢? 在备课和研讨的过程中,我和老师们一样,曾经走入过两个误区:一是轻视了估算的价值;二是认为教科书中的算法是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方法。在重新研读教科书,依照课标进行思考之后,我顺利地走出了这两个误区,认识到估算一直都是计算教学不可缺失的部分,也是学生形成运算能力和培养数感的有效途径。 算法多样化,其实就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能有自己的方法是一种学习,读懂别人的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这两种学习没有轻重之分。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利用学生熟知的“神舟”十号相关图片和事件引出“东方红一号”的资料,通过阅读资料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其次,结合具体算式,渗透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即怎样估最接近而且最好算。 再次,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组内分享、全班展示、对比理解等环节探究不同的算法,理解各算法之间的联系,特别是竖式计算需要注意的事项。
最后,通过三组练习巩固一般情况的竖式计算方法,反馈教学效果,小结全课。 “计算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算得对?算得快?这些都一定比不过计算机,所以定位计算教学的目标时,就一定要关注那些计算机做不了的事情。”这也是我这节课用了大部分的时间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分享的原因之一。对算理充分的理解和对算法之间相互联系的沟通,为下一节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特殊情况的竖式计算,以及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