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小的船 第一课时 课件(共28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小小的船 第一课时 课件(共28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2 20:27:25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年 级:一年级 学 科:语文(统编版)
2.小小的船(第一课时)
铃声响,进课堂,
学习用品放桌上,
小小脚,并并拢,
小小手,摆桌上,
等待老师把课上。
两分钟预备铃
老师讲课认真听,
回答问题声音响,
大家夸我做得棒!
写字歌
头摆正,肩放平,
背要挺,字看清。
眼离书本要一尺,
胸离桌子要一拳,
手离笔尖要一寸。
蓝蓝的
弯弯的
闪闪的
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
de
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门里藏着人。




弯弯的月儿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月儿
星星

弯弯的月儿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小小的船
( )的( )
( )的( )
( )的( )
高高 大树
青青 小草
红红 果子
( )的( )
清清 河水
( )的( )
甜甜 苹果
甜甜 苹果
( )的( )
长长 火车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小小的船
【学情分析】
《小小的船》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二课。《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歌。儿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儿歌以合理的比喻为纽带,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到眼前,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读着儿歌,脑海中便会闪现一幕幕形色兼具的图景,产生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儿歌共有两句,第一句运用比喻,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景带进读者脑海里,弯弯的月牙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都是“弯弯的”“两头尖”,两者合二为一。第二句说“我”坐在小船上,实际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以充满童趣的幻想,勾画了坐在月亮船里,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的浪漫图景。文中出现了三个“小小的船”,第一个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小船,第二、三个指的是弯弯的月亮。课文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着天空中的星星说着什么,两颗星星正对着她微笑。画面充满想象和童趣。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个课文单元,学生第一次接触整篇课文。在教学时,教师将着重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经过二个月的语文学习,班级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到使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但对于变调、轻声、儿化等是学生正确朗读课文中的困难点,在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在朗读课文时,学生容易发生一字一顿的现象,缺少连贯、流利、有节奏感的朗读,教师在指导课文朗读时,要尤其关注不单字读,要努力做到连词读,不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重视教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不断提高朗读能力。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仿照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学习目标】
1.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
【学习重点】
1.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儿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学习难点】
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积累偏正短语。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渲染情境,构建画面。
2. 朗读课题,巩固拼音。
(1)正确拼读三拼音节“chuán”。
(2)读准轻声“de”。
3. 依题质疑,聚焦重点。
二、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指导听读识字。
2.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识字。
3. 借助课文读词,结合语境识字。
随机指导:月儿、船儿中,儿字是独立音节。
多元识字
1. 联系生活,学习“门字框”。
(1)结合图片,认识“门字框”。
点拨:门字多像一个四四方方的框框把里面的部分围了起来,所以这个偏旁就叫门字框。
(2)多元方法,识记“闪”字。
借助熟字识记:门字加上人字就是闪。
自编谜语识记:门里藏着人就是闪。
2. 拓展运用,积累短语。
(1)自主提取,辨析形式。
(2)读中感悟,发现规律。
(3)问答游戏,巩固短语。
(4)自由仿说,积累短语。
3. 借助短语,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 这首儿歌最大的特色在于运用了叠词描写景物,读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自主提取,辨析叠词的形式。在读中感悟,发现叠词的规律,再通过问答游戏,巩固叠词短语。最后,举一反三,进行仿说练习,积累叠词短语。
问题链类型 探究性问题链
具体问题 Q1:你们还能从课文中找到哪些这样的短语呢? Q2:请你们也读读这些短语,看看会有哪些发现? Q3:什么样的船?什么样的月儿?什么样的星星?什么样的天? Q4:你们能用上带叠词的“的”字短语说说图片上的事物吗?
*板书设计:
2.小小的船
识字方法 加一加
编一编
想一想
叠词 小小
弯弯
闪闪
蓝蓝
说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从课程内容角度看,本单元主要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一学习任务群第一学段学习内容指出:“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教师可以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这个单元,正好能够启蒙学生在儿歌、短小诗文等阅读中感受文学阅读的乐趣,初步体会联想和想象的奇妙,联系文本语境和生活情境学习。
二、问题引导,感受儿歌韵律美
《小小的船》是一首极富童趣的儿歌,童趣浸润在字里行间,体现在语言构建的形象当中。儿歌只有简单的四行,却用了四个不同的叠词,加上形象的比喻、奇妙的想象,让月亮和星星变得那么可亲可爱,仿佛触手可得。这首儿歌最大的特色在于运用了叠词描写景物,读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了问题链的教学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自主提取,辨析叠词的形式。在读中感悟,发现叠词的规律。再通过师生问答游戏来巩固叠词短语。最后,举一反三,进行仿说练习,积累叠词短语。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帮助学生掌握积累偏正短语,能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短语。通过儿歌中叠词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母语的美妙。这种美妙在文字描绘的形象里,也在活泼变化的节奏里,在每一个文字每一句里。
三、多元识字,发挥学生主动性
从识字方面来看,课程标准提出: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识字与写字。所以,在教学生字环节,教师不仅要系统地教学识记汉字的知识点,更要运用富有情趣的识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本课在教学汉字时,采用自主识字和多元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拼音,自主拼读音节,认读汉字,发挥学生拼读拼音和认识汉字的主动性。同时,也采用借助熟字识记、自编谜语识记、联系生活实际、看图片、做动作识记等方法,进行多元化识字。让识字的过程变成一种乐趣,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一年级的课文学习以识字为基础,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以及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都在统一的语境中得到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