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校生活”,语文要素是:在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本篇课文通过描述西南边疆大青树下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文章运用拟人等手法,描写了上学路上和来到校园的情景、上课和下课的情景,同时也有凤尾竹、“当,当当!”等有趣的词句。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认读“坝、汉”等10个生字;
准确书写“晨、绒”等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找出描写学生上学路上和来到校园的情景、上课和下课的情景,体会校园生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校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难点
找出描写学生上学路上和来到校园的情景、上课和下课的情景,体会校园生活,体会学校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字典
六、教学方法、学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七、教学思路
(一)单元导入 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认清生字
(三)精读课文 读出感情
(四)寻找特别 了解少数民族
(五)学校对比 布置作业
八、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 创设情境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再次回到语文课堂,一起学习“校园生活”、“秋天美景”、“童话故事“等美丽的景色,有趣的故事吧!这一单元是新的开始,我们将了解学习不同的校园生活。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大青树下的小学“视频,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去认识的学校,同学们在视频中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有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一起上学。他们的学校很漂亮,还有很高的树。
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所学校,来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或者景色吧。板书:大青树下的小学
(二)初读课文 认清生字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画生字。
好了,同学们课文读完了,一起说一说有哪些不认识的字词,我们一起解决吧!
预设:坪坝的坝我不认识,但是通过读课文,我猜这是一个形容土地的词语。
不错,面对不知道意思的词语我们可以结合文章猜测词语的意思,那有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好,有同学说坪坝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平坦的场地,是的使用字典可以是我们了解一个词的意思。坪坝方言中指平坦的场地,多用于地名。
预设:同学们,来看看老师找出的生字词,我们一起来解决他们吧!
汉族的汉 鲜艳的艳 打扮的扮 飞扬的扬 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住一个字,还有什么方法呢,请同学们在三分钟小组讨论时间里想一想,我们怎么记住一个字的读音和书写呢。
预设:时间到了,有哪个小组可以和我们交流一下呢。
第七组:我们可以借助偏旁和字义记住“绒球花“的”绒“字,左边表示意思右边表示读音,绒是棉、丝或毛制成的上面有一层细毛的纺织品,所以是绞丝旁的,右边部分是戎马的戎,这样我们就可以记住这个字了。
没错,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汉字,同时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比如绒球、服装、孔雀等。
(三)精读课文 读出感情
同学们,我们已经扫清了生字词,那我们一起大声齐读课文,要读出感情,仔细品味这所学校的有趣之处,读完课文我们一起交流讨论,你读到了什么有趣的地方。
预设:去小学的路上的风景很美,有我没见过的绒球花、太阳花,好想去看看。
是的,去上学的路上的景色确实很美丽,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老师找的图片,是不是很美呢?
这个学校的铃声好有趣,我们都是用电子铃声,这所小学还保留着敲铜钟的方式。
读得可真仔细,老师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里也是敲的铜钟呢,想想还真怀念。
(四)寻找特别 了解少数民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从上学路上和来到校园的情景、上课和下课的情景中,我们还能读出那些特别的地方。老师在这里提示一下,可以比较我们读书的学校和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预设:这里的学校有大青树、凤尾竹,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植物。
是的,大青树又名高山榕、大叶榕、高榕,高25—30米,胸径达1.8米,树形美观,为著名庭园风景树。分布在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2,2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石灰岩山地或栽于寺庙内,我们学校是没有的种的。凤尾竹老师家里有,下次老师拍照给你们看呀!
这所学校有很多民族的小学生,我们学校大多是汉族的。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学校大多是汉族的学生,都是大青树下的小学里面有来自汉族的、有来自傣族的、也有阿昌族、景颇族等等,因为这是一所边疆的小学,在我们国家的云南省拥有少数民族数量最多。
(五)学校对比 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云南省大青树下的一所小学,了解了许多学校的独特之处、有趣的地方,也比较了一些我们学校和这所小学的不同,那我们的课后作业就是一把生词抄写在生词本上一个两遍,二把这所小学的有趣之处介绍给家人听一听。
九、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绒 汉 服 装 扮
上学路上和来到校园的情景
上课和下课的情景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