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2 18:3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遗世独立的孤独患者

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虚词,并根据注释准确翻译课文句子。

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白描手法,感受写景的意境。

练习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之思。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雪后的西湖美景有多美,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张岱去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欣赏别有趣味的雪景。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初读文章

初读课文 扫清字音障碍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岛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岛声俱 绝。
是日 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下大雪(名作动)

消失
代词,这
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撑(船)
裹、围
鸟兽的细毛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
白汽弥漫的样子

小草,作状语,形容船小
罢了
(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第一段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
“崇祯五年十二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对环境描写;由此进行分析作答。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痴”作铺垫。
读第一段:你发现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句子。
①湖中人岛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矣
③独往湖心亭看雪(“独”字更显遗世独立)
天寒地冻,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冬寒之态可见一斑,但是作者仍要独往看雪,可见他的痴。
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文中对“湖上影子”的描写,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把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白描手法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对而坐
沸腾
非常
哪能

竭力、尽力
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客居此地
等到
船夫
嘟哝(自言自语)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①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作者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
②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③痴情,文中对“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
内容梳理(用原文语句填空,理清文脉)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重点字词梳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大雪三日 ______________
(2)余拏一小舟__________________
(3)雾凇沆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
(5)及下船 __________________
下雪。
撑(船)。
白汽弥漫的样子。
哪能。
等到。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
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
长堤一痕 ______________
是日更定 _________________
更有痴似相公者______________
完全。
数词。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还。
是日更定 ______________
是金陵人 ___________________
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
(4)绝
这。
判断动词。
消失。
与世隔绝。
特殊句式
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
(正确语序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省略句
拉余同饮。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他们)拉余同饮
(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于)此。
判断句
是金陵人。
“是”表判断

品读文本
1、思考:“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的“独”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和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做铺垫。
2、浏览课文:想想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一个字概括?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4、有人说,作者并不是独往,因为还有舟子的陪同,你怎么看待“独往”这个问题?
因为出游是为“看雪’,从人数上看,作者确实不是独往,但从目的上看,舟子未有作者那般的思想与审美情趣。这特立独行的清高孤傲,也便可以说是独往”了!
合作探究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三个“与”字,显得重复拖沓,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答:不可以
1、三个”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
2、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限,没有了天地苍茫的那种感觉。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同学发现”一痕”“一点”“一芥”到”两三粒“的变化规律吗?
越来越小
1、营造出一种融入天地山水的感觉。
2、体现出张岱的一个追求: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主旨探究
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写作特色
1.运用白描手法,把景物描写细致入微,动人心魄。
2.笔法曲折多变,景物描写巧妙运用对比,突出景物特征。
3.记叙、描写、抒情融于一体。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寓情于景。
课后作业:思考柳宗元的《江雪》也是写雪景,也写到了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之处。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谢谢观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