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9张PPT)
0
情境
札记,是指读书时摘记的要点以及所写的心得。语言鉴赏札记注重对作品的精彩语句、语言特色等进行推敲、品味,形式灵
活自由,篇幅不受限制,探究细致入微,分析有理有据,观点具有启发性。
任务通过研究具体片段,体悟方法技巧,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活动片段读写,技法、范文鉴习,学章法;达标写作,即时运用。
★精彩研习
片段一:
“无理而妙”的说法是清代词论家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对
唐代诗人李益和宋代词人张先的诗词做评论时概括出来的。所
谓“无理”,乃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情况以及思维逻辑而言;所谓
“妙”,则是指其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
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常背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
不到的诗美、诗味。下面就“无理而妙”的手法在《再别康桥》中的
运用做简单的赏析。
河畔的金柳,多么美好的意象,诗人把河畔的金柳比作是夕
阳中的新娘,美丽而妩媚,水中的倒影更加动人。本应该是“波光
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而诗人却说“在我的心头荡漾”,意即在
“我”的心海中荡起了涟漪,诗人可能回想起在康河河畔的柳树下
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幸福而甜蜜,从而表现了自己对康河河畔
的柳树的深厚感情。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这句想象奇特,是谁能把天上的
彩虹探碎,看似无理,却是十分的美妙。诗句写出了潭水清澈可
鉴,波光粼粼,色彩斑澜,真是“天光云影共徘徊”阿!“沉淀着彩
虹以的梦”,梦怎能有色彩?梦怎能沉淀?诗句写的是这潭水之
美,让人沉醉,仿佛进入梦境一般。
梦无处可寻,诗人偏要撑一支长篙去寻梦,恐怕这个就是“所
谓伊人,在水一方”。一虚一实,虚实相生。船可载人,也可载物,
“满载我一船星辉”想象博大丰富,船小可容纳宇宙。可见诗人陶醉
在星光下的康河里,“在星辉斑澜里放歌”。
(节选自刘树云《无理而妙—〈再别康桥)语言赏析》)
技法感悟:
片段二:
小说作者要求自己的语言能产生具体的实感,以区别于其他
的书面语言,比如报纸语言、广播语言。我们经常在广播里听到
一句话—绚丽多彩,“绚丽”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这样的语言为
小说作者所不取。中国的书面语言有多用双音词的趋势。但是
生活语言还保留很多单音的词。避开一般书面语言的双音词,采
择口语里的单音词。此是从众,亦是脱俗之一法。如鲁迅的《采
薇》:
他愈嚼,就愈皱眉,直着脖子咽了几咽,倒哇的一声吐出来
了,诉苦似的看着叔齐道:
“苦…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