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0张PPT。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思考: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zxxk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三、鲁尔区的新发展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科网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鲁尔区的概况: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德国最重要的
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
工业的心脏”。Z.x.x. K 鲁尔区概况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鲁尔区的概况: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鲁尔区经济的繁荣与哪一种矿产资源有关?思考:Zx.xk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思考: 德国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 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并逐渐发展成以采煤、电力、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钢铁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丰富的煤炭资源运入铁矿石煤炭工业丰富的水源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 鲁尔区铁矿资源丰富吗?主要来自哪里?思考:Zx.xk(2)、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典、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区进口。(3)、便捷的水陆交通 国内: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鲁尔区的地理位
置十分优越。自
古就为东西欧往
来的“圣路”地带,
也是北欧通向中
欧、南欧的捷径,
地处欧洲的交通
路口。被称为“欧
洲的十字路口”国际:(4)、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 区内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4条运河,提供了充沛的水源。(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德国鲁尔区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西距共同体成员国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很近,北距共同体成员国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本国下萨克森的经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便于工业区间以及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优越的区位条件2、离铁矿区较近4、充沛的水源3、便利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1、丰富的煤炭资源总结主要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3、主要工业城市:Zx.xk活动鲁尔区并没有铁矿,为什么钢铁工业发达? 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
交通条件,从国外运进铁矿,发展“移铁就
煤型”工业。P59知识回顾关于莱茵河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
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瑞
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
经德国鲁尔区注入北海,
全长1320千米,有运河与
多瑙河、塞纳河、罗纳河
等河流相通,形成航道交
织的水运网,具有重要的
航运价值。自古莱茵河就
是欧洲交通最繁忙的水上
通道,是德国的摇篮.美丽的莱茵河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鲁尔区的概况zxxk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利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3、鲁尔区的工业部门:采煤、钢铁、电力、化学、机械制造4、主要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在图上圈记)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三、鲁尔区的新发展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后)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请同学们看教材P59页的正文,
总结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
业衰落的主要原因)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
业衰落的主要原因)表2: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
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
气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 一方面,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图1);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耗煤量也
逐渐降低,鲁尔区爆发了历时十年之久的煤
业危机。(表2)2、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的衰落zxxk
2、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的衰落1、竞争激烈(产钢国、钢出品国增多)2、出现钢铁的替代产品3、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治污费用高阅读P60资料,进一步了解莱茵河的污染状况污染严重的莱茵河污染严重的莱茵河污染严重的莱茵河污染严重的莱茵河廉价石油竞争采煤业衰落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衰落生产结构单一阻碍经济发展环境污染 鲁尔区衰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活动P59-601、目前,欧洲、北美洲和东亚地区都是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请解释燃煤与酸雨形成的关系。 人类的生产生活大量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酸雨。酸雨主要分为两种: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活动P59-602、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⑴、 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增长快,民用能源增多;
⑵、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量增多。3、我国能源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1)、①温室效应;②酸雨;③ 粉尘、煤烟的污染。
(2)、逐步改变能源的消费结构,减少对煤的利用,增加对清洁能源的利用。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三、鲁尔区的新发展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后)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请同学们看教材P60页“三、鲁
尔区的新发展”的正文,总结归纳:鲁尔区综合整治途径有哪些?三、鲁尔区的新发展三、鲁尔区的新发展1、调整工业结构①改造传统工业②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和服务业多元化煤炭,钢铁工业企业数量减少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通信技术,环境保护旅游,咨询,传媒三、鲁尔区的新发展2、调整工业布局活动P61-62比较分析20世纪50年代和20世
纪末鲁尔区工业布局的变化。①原来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传统产业工业布局变化:煤炭、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②新布局采取平衡策略新企业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关、停、并、转(1)合并煤炭、钢铁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
(2)调整工业布局:煤炭、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 部
(3)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发展新兴工业(汽车电子石油加工)和第三产业
钢铁工业: 移铁就煤 沿莱茵河沿岸港口 原煤矿井数目多,生产规模小,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且生产效率较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56年以后关闭大量的矿井,使生产矿井的数目大幅度下降,而每个矿井的生产规模却大幅度提高,大大减少了污染源,对改善鲁尔区的总体环境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3、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严格控制工厂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并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三、鲁尔区的新发展三、鲁尔区的新发展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铁路货运量占德国铁路货运总量的40﹪。鲁尔区的高速公路已交织成网,区内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莱茵河鲁尔区段是莱茵河航运最繁忙的地段,这里运输量的一半是铁矿石三、鲁尔区的新发展5、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自60年代相继建立了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几十所各种专业的高等院校、为数众多的中等技术学校,以及一大批科研机构。各大型公司也普遍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整治前的发电厂—黑色鲁尔整治后的发电厂—绿色鲁尔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整治后美丽的鲁尔区三、鲁尔区的新发展1、综合整治途径2、整治结果: 鲁尔区成为经济结构协调、工业布
局合理、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地区思考?鲁尔区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启示? 启 示:
1、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2、大力发展交通;
3、实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
4、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5、合理布局工业等等。请同学们看P63页活动题的
第2问辽中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资源富集
经济繁荣
实力强大煤炭衰落开始
引起连锁反映综合整治1.调整产业结构2.调整工业分布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工业布局比较合理步入良性循环,经济再次繁荣中国和德国最大的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好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① ③ ⑤临近洛林铁矿 鞍山、本溪铁矿 鲁尔区丰富的煤炭 抚顺的煤,黑龙江、山西的煤 便利的水陆运输 发达铁路、公路运输 德国及西欧发达的工业提供广阔市场 东北重工业区,市场广阔 1、 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读图分析回答: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以辽河为水源,劳动力资源,农业资源支持,友好的国际关系。国家政策倾斜导向,国防安全等。
以原料、燃料为最主要因素。(2)省内及东北区煤炭资源枯竭,资源相对短缺,水资源严重不足,交通运输条件的大大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沿海、沿边成为工业区位变化的新趋向。2、下表是我国黑龙江、上海、香港和四川发展工业的主要因素比较(■的多少表示优势大小)。其中符合上海的是_____ ①开拓视野发达国家资源枯竭地区转型的成功案例日本九州模式:最初是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地区转型
为日本新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区。美国休斯顿模式:休斯顿石油开采出现下滑时,有关政府
部门按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布点宇航中
心,带动了1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使休斯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英国威尔士模式:威尔士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地去,
伴随着采掘成本的逐步上升,该地区经
济出现了困难,后转型成为高新技术和
旅游产业很发达的地区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经济
持续发展社会
持续发展生态
持续发展德国鲁尔区可持续发展有益探索经济
持续发展社会
持续发展生态
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经济
持续发展社会
持续发展生态
持续发展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经济
持续发展社会
持续发展生态
持续发展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发
展为产业转型提供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知识迁移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的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交通 D、煤炭资源
(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AA知识迁移 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的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
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
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发散点】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
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
似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
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主要措施如下:
①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发展第
三产业。
②把自身生产、学习经验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③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
加强自身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④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
⑤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
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1.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 确的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2.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 D、便捷的交通DBD课堂演练1.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2.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C.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练 习AB3.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有( )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钢铁 B.电力、化学 C.机械、电力 D.钢铁、化学BA5.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6.关于鲁尔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连成一体 B.这里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 C.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D.空运和管道运输四通八达AD再 见活动P63阅读资料并思考活动P63阅读资料并思考A、煤、铁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以辽河为水源;
D、接近消费市场;
E、工业基础好,
技术力量强。1、辽中南地区有哪
些优势区位条件?活动P63阅读资料并思考2、辽中南地区经济
发展面临哪些问题?A、东北区煤炭资源几乎枯竭;
B、水资源严重不足;
C、环境污染严重。活动P63阅读资料并思考3、辽中南地区经济
可持续发展应采取
哪些措施?A、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
D、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E、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