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7 09: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六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ABCDFEABCDFE问题一:在A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
问题二:在B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情况怎样?其发展遇到了什么困难?
问题三:在C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原因是什么?情况怎样? ABCDFE问题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C点时,当时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实业家?其中最著名的是谁?他为什么热心办实业?其所办企业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问题五:阅读教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ABCDFE问题六:中国民族工业在D点为什么会有较大的发展?
问题七:在E点即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什么状态?原因是什么?
问题八:在F点,即民国后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怎样?根据材料分析原因。年代规模184018601890191019301950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纵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请用四个字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过程的特点?为什么有此特点?曲折发展 原因:一是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二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总之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 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2.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及表现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3. 著名实业家周学熙、荣宗敬、
荣德生 2. 著名实业家张謇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1.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2.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摧残3.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纷纷破产阅读下列材料,归纳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遇到的阻力。材料一 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且规模比以前要大。
材料二 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初步发展表现:1. 厂矿企业增加2.企业规模扩大遇到的阻力:1.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2.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勒索贻来牟机器磨坊继昌隆缫丝厂张裕葡萄酒厂 裕通纱厂
合义和丝厂公益纱厂 苏纶纱厂
源昌碾米厂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分布图时间:原因: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2.有识之士倡导“实业救国”4.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
松对华经济侵略3.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表现: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超过了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
和面粉业。 张 謇 (1853-1926年)江苏南通人,提倡“实业救国”,创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著名实业家张謇张謇的大生纱厂 说明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阻力之一,要发展民族经济必须先取得民族独立。同时其兴衰过程也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 周学熙(1866-1947年)安徽人,创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著名实业家周学熙、荣宗敬、
荣德生 荣宗敬(1873~1938年) 荣德生(1876~1952年)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短暂的春天”?特点: ②民族工业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沿江地区; ①以纺织、面粉、烟草等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 ③发展迅速而短暂。 ① 改订新约;② 实行财税和币制改革;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③ 推行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问题六: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为什么能得到发展?问题七: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摧残原因?②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经济统制和
限价政策①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和破坏问题八: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后期民族工业纷纷破产的原因?材料一 抗战以后,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兄弟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垄断全国的金融和工商业,压制和排挤中小企业,私人企业生存困难。
材料二 国民党挑起内战,军费激增,赤字惊人,于是国民政府通过增加苛捐杂税和滥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材料三 内战期间,一批民族企业直接毁于炮火。1947年上海工厂开工率仅为20%,大批工人失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压制。国民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战争的直接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