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傣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满族
前提
地
位
空
间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标要求:
知道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
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当代中国民族政策
在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力的基础上,
加深对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理和制度保障的认识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一)、背景
1、历史渊源:
2、现实原因:
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文化上——兼收并蓄
经济上——相互依存
情感上——相互亲近
分布上——交错杂居
旧中国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落后;
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地处边陲,交通闭塞。
带手铐脚镣劳作的西藏农奴
3、政策制定:
中国共产党逐步明确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
蒙古游击队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二)、建立
①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
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② 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
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
③ 194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
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1、探索——建国前
“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① 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确立标志)
2、建立——建国初期
法律依据
乌兰夫
(1906-1988)
内蒙古自治区
人民政府主席
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五个省级自治区:
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改革开放后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得以健康发展。
2.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
3. 1990年 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
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不
断
发
展
完
善
第十九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二十条: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批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立法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分析民族自治区都有哪些自治权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分析民族自治区
都有哪些自治权
第二十五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
第三十七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 ……
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
自治权
二、中共十八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2012年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两个共同”,增进“五个认同”
2、2017年十九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意义
材料一:课本p75“历史纵横
材料二:
材料三:
新疆风力发电机组
西藏墨脱公路
材料四:
阅读材料分析意义
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习近平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考察讲话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意义
1、维护国家统一
2、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3、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5、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阅读材料分析意义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