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03 16:1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皇帝的烦恼
选官制度
考核与监察制度
君权相权矛盾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治国先治吏,治吏必从严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
与管理
中国
西方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中国在世界形势剧变时对国家治理方式的调整
——是民族国家出现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唯物史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中国科举制的影响
影响中国公务员制度
各国制度相互学习、借鉴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考核:
监察:
对官员在一定任期内
施政效果进行考察
对官员的监督和检举
课文结构:
第一目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二目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第三目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重点:
难点:
各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核心内容
官员选拔与管理演变原因
西周到战国:
秦汉到魏晋:
从世卿世禄(世官制)到选贤任能
“以吏为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科举制的继续发展、成熟和衰亡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举孝廉图
(局部)
护乌桓校尉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这道诏书的颁布,是中国历史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员选拔制度的重大变化。
课文导入: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贵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1)标准:
(2)特点:
(3)结果:
血缘
官位世袭、贵族垄断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被破坏而遭到破坏
文王子孙,本支百世; 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诗·大雅·文王》
出土材料、文献记载、青铜器铭文(金文)
史料来源: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2、春秋战国时期:
背景:
途径:
标准:
作用:
材料一: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战国策·燕策二》
材料二: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材料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军功爵制
举荐、战功
才能、军功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商君为发于秦,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汉书》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3、秦朝:
(1)标准:
(2)实质:
(3)作用: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学法、守法、守法
规范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
但思想文化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
云梦睡虎地秦简
摒弃诸子学说,采用法家思想的教育和文化专制;
吏民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
——《商君书·定分》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4、汉朝:察举制
途径:
标准:
内容:
作用:
考察、推举
舆论评价(孝廉等)、为官能力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不足)。
——《汉书·文帝纪》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晋书·段灼传》
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定,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
特科: 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进步性:
局限性:
后期任人唯亲,豪强大族把持察举;
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选拔了大批人才。
任用
考核
举荐
察访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入选的。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背景:
推行:
途径:
标准:
评价: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220年,魏王曹丕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家世、道德、才能
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
①进步性: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局限性:随着门阀土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品”:共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状”:书面鉴定,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之类。
“簿世”:家世情况
家世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6、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1)背景:
(2)途径:
(3)标准:
(4)分类:
(5)任用:
南北朝以来庶族地主实力崛起,
要求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权局面
分科考试
才能
考试合格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为官;
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
科目 概况
秀才 等级最高,及第极难,高宗时废止
进士 考士人诗赋文才
明经 考士人对儒家经典及其注疏的理解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最受重视
身、言、书、判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6、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7)历程
① 初创:
② 发展:
③ 完善:
④ 中落:
隋朝
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进士科
唐朝
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武举和殿试;
1)“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主要途径
宋朝
1)方式: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2)恢复科举: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
但仍然时断时续。
3)录取人数: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
的人数比例也不高。
2) 废除公荐,实行糊名、誊录、南北分卷等制度
(世袭、军功等)
科举公荐制,贯穿唐朝
元朝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6、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7)历程
⑤ 繁荣走向衰落:
明清
1)形式:
2)生源:
3)范围:
只考四书五经,不允许考试发挥个人见解。
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
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分卷制度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需要,扩大统治基础,选拔不同地域优秀人才。
课本p32 “历史纵横”:明朝南北分卷制度
⑥ 改革:
⑦ 废除:
1898年戊戌变法,废八股。
1905年清末新政
如何评价科举制
积极:
1.打破士族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促进阶层流动,加强中央集权。
2.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形成崇学重学之风,是古代中国长期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3.首创文官选拔制度,近代欧洲借鉴。
消极:
1.明清八股取士,严重禁锢思想。
2.考试和做官相结合,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发展。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
1、选拔标准:
2、选拔方式:
3、选拔趋势:
4、选拔作用:
品行家世 → 学识才能
体系化、公开化、制度化、公平化
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举荐 中央考试选拔
课本p33 学习拓展:
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德要求有何特点?
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孝廉、贤良方正等科目,都包含着对官员“德”的重视,而秀才、茂才、明法、进士等科目,又包含着对官员“才”的重视。科举制形成后,儒家经典成为士人考试的必读书,实际已将德才的关系在考试中具体体现出来。
因此,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官员选拔的要求既重才又重德,但是德是第一位。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考核
1、秦汉:上计制
(1)考核标准:
(2)考核官员:
(3)考核结果: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
治安情况
御史
官员赏罚的依据
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等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连云港尹湾汉墓简牍
县、候国
郡国
中央
汇总
计簿
(御史参与)
墓主生活于西汉后期,葬于王莽时期,任东海郡功曹吏。 《集簿》是木牍的一种,用草体书于木牍正反面。记载了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等年度统计数字。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考核
2、魏晋南北朝:
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流于形式。
3、隋唐:
考核部门:
考核方式:
《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此之外,还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薄”,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尚书省吏部
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到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考察。
②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升降。
① 覆盖广泛,把所有的官与吏均纳入考课范围;
② 等级与标准明确、客观,便于执行;
③ 制度严密,既有专门负责此事的机构和官员。
唐朝考核特点: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考核
4、宋朝: “磨勘”
“夫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
——苏洵《嘉祐集》
将考核结果与官吏的奖惩紧密结合,
考绩制度的雏形
宋英宗欲提拔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受制于皇权,实际作用有限。
5、明朝:考满
考察
考满
考察
初考
再考
通考
结果
称职
平常
不称职
升迁、降调 依据
京察 (京官六年一次)
外察(外官三年一次)
重在查处贪酷和不作为
6、清朝:考课制度
京察 (考察京官)
大计(考察外官)
——严格标准考核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朝代 考核制度 考核标准 考核机构
秦汉
魏晋 隋唐
宋朝
明朝
清朝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
流于形式
品德、才能
尚书省吏部
严格标准考核
考满、考察
政绩、贪酷和不作为
京察、大计
“磨勘”
御史
特点:
考核方法与法规:
考核内容:
考核结果:
完善
重德尚能
奖惩依据
课本p33 “学习拓展”:谈谈对考核制度的评价
考核是一个制度体系,也是一个治理体系。
张居正认识到,立法不难,难的是有法必行,不要只听一个人说什么,而且要看他做事是否有成效。如果国家对所安排的事情没有考核制度,君王对全局也不清楚,那么人人会心存侥幸,不去认真落实,这种情况下,即使请出古代的圣贤,也做不出什么事。
因此,考核制度在国家管理中有重要作用,不仅要建立相关考核制度,还要落实考核制。中国从秦汉到明清考核制度的严密,正是其重要性的表现。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 )、监察制度
朝代 中 央 地方
秦朝
汉朝
隋唐 机构: 官员: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① 以政府官员为监察对象; 位卑而权重; 直接隶属于皇帝。② 监察法规系统完善,监察机构趋于严密 。③随着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扩大,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特点:
御史大夫
(州)刺史
御史台
御史大夫
十道监察区,监察官巡回监察
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御史台,台谏合一
御史台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
机构:
官员:
“科道”(都察院、六科)
御史巡按各省
都察院(科道合一,六科并入都察院)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宋朝监察制度:台谏合一



(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小结:
中国古代官
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
选拔:
管理:
西周至春秋: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世官制
军功爵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考核:
监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明朝:
清朝:
上计制
流于形式
尚书省吏部
严格标准
考满、考察
京察、大计
秦汉: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御史大夫
御史台、御史大夫
台谏合一
御史台
科道
督察院(科道合一)
强化皇权
加强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