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12/28/2018词五首12/28/2018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也称曲、曲子词、乐府、诗余,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阙和下阙。12/28/2018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人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12/28/2018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词在晚唐受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成《花间集》。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其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称“温韦”。 12/28/2018《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清晨刚刚梳洗完毕,就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凭栏眺望。看看那当年同爱人分手的白频洲,不由得愁肠寸断。大江之上,千帆驶过,但哪一条船都不是我所思念的人的归舟,斜阳夕晖脉脉无言,江水悠悠不尽。说说词的大意12/28/2018此词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读了这首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内容或情感?12/28/2018→伤心叙此小令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尽管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梳洗 :独倚:孤单寂寞,
盼归心切→希望望过尽千帆
斜晖脉脉
江水悠悠→失望情肠断内容赏析情感12/28/2018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 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伤心“肠断”。 12/28/2018李清照12/28/2018作者简介: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她的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其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
12/28/2018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词作背景:12/28/2018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游赏,只怕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我内心的沉重的哀愁。
解说大意12/28/2018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 12/28/2018“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12/28/2018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12/28/2018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浓郁的忧愁。1、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2作者内心浓重的愁绪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提示: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
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作者用形象的说法形容愁苦之重。
12/28/2018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首句: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衬出风之狂暴。 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 。 三四句:直抒胸臆,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无一留存 ,欲哭泪先流。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 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 赏析12/28/201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 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出来。?
12/28/2018 你能概括出《望江南》和《武陵春》两首词的共同特点吗?
内容上以儿女之情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
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12/28/2018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词作赏析12/28/2018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28/2018 ?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仁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12/28/2018这首词写景具有什么特色?
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2/28/2018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异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泪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赏析12/28/2018 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帅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同样也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悲怆的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此词慷慨悲凉,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发豪放词之先声。小结12/28/2018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12/28/2018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本詞,是蘇軾四十歲時,在密州所作的狩獵詞。北宋詞壇,以婉約詞風為盛,蘇軾繼范仲淹之後,將豪放詞風加以擴大,一掃香澤柔弱之氣,其词内容突破“艳科”藩篱,吐纳社会人生,词章雄健,风格豪放,境界超然,因而廣大了詞的題材,開拓了詞的意境。《江城子 密州出獵》是蘇軾最早的一首豪放詞,12/28/2018 苏轼的创作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最高成就。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辨析说理,精到透辟,富有气势,后人有“韩潮苏海”之说。他的诗歌,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意境深邃,富有情味。他的词摆脱崎丽宛转之风,扩大了词的题材,沁人耳目,又不拘格律束缚,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一派。有《苏东坡集》传世。作者简介12/28/2018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12/28/2018狂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 知人民跟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12/28/2018明确:1、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塑造了一个力挽雕弓射天狼的英雄形象。
2、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
3、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小结12/28/2018风 格
豪 放1、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2、上下片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3、请你概括这首词的思想内容。4、请你说说这首词的艺术风格。12/28/2018 这首词风格豪放,对当时流行的以柳永为代表的抒写柔媚情趣的婉约词风有较大突破,独成一家。赏 析12/28/2018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补充阅读12/28/2018破阵子辛弃疾12/28/2018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它既有经邦济世之才,又有廓清天下之职,个人经历,颇富传奇色彩,词作充满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嬉笑怒骂,皆成妙笔。
12/28/2018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所占领,二十一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他曾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加强实力、适时进兵、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均未被采纳。后任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采取积极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二十年。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12/28/2018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这些作品大都基调昂扬,热情奔放。此外,其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都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词,如〈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写得储蓄蕴藉,言短意长。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
12/28/2018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在梦中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拉着气势极强的雕弓。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12/28/2018你可以从思想情感或语言风格上来谈谈这首词吗?12/28/2018 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已老的境况。
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看剑”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
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
思考: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明确: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赏析12/28/2018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领略到作者运笔自如而又章法严谨的特色。这首词基调豪迈高昂,大气磅礴,艺术成就极高。12/28/2018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这种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这种奇特巧妙的结构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12/28/2018比较阅读12/28/2018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12/28/2018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 轼12/28/2018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怜 白发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12/28/2018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12/28/2018塞下秋景:
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打猎:雄壮开阔
回忆军旅生活:
豪放激烈、
具有英雄气概
思乡,爱国,
渴望建功立业
渴望被重用,
为国效力,
爱国
渴望建功立业,
壮志未酬的
抑郁愤慨
相同:
感情,都与爱
国紧密联系;
风格,开阔、
雄壮。
不同:感情的
侧重点略不同
12/28/2018 根据以上三首词总结一下豪放派词的特色。
???? 豪放派词作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尤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
豪放词的发展阶段:
范仲淹写《渔家傲》,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
12/28/2018婉约派:内容上以儿女之情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 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12/28/2018一、感受“婉约”
《望江南》抒写一个女子迎候心上人的情景。
①时间:清晨→黄昏;
②景物:家中→楼头→千帆→斜晖→江水→小洲;
③情感:希望→失望→肠断。
《武陵春》抒写作者心中的愁苦之情。
①时间:春日(暮春时节);
②内容:
上阕——春风劲吹 落花满地
日倦梳头 物是人非 欲语泪流 (记实)
下阕——闻说春好 拟泛轻舟
只恐舟轻愁重 (写虚)12/28/2018二、感受“豪放”
《江城子·密州出猎》①内容分析:
上阕写出猎时的壮阔场景——“牵”、“擎”、“卷”极写出行狩猎的气势;
下阕表达为国杀敌的雄心——“挽”、“望”、“射”极写杀敌报国的热望。
②典故理解:“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
①内容分析:前九句写军营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建立功名;
后一句抒悲壮情怀——可怜白发生。
②典故理解:“八百里”、“五十弦”、“马作的卢”。12/28/2018《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军旅生活(豪放、激烈)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12/28/2018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有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渐趋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也称曲、曲子词、乐府、诗余,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阙和下阙。12/28/2018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
他一方面善于化用以前诗歌中的语汇和意象,如《八声甘州》中“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出于南朝谢朓诗,《满朝欢》中“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出于唐代崔护诗,以此增添与原诗内涵相关的联想,并达到雅化的效果,但通常不因此而显得深涩。??12/28/2018另一方面,他也善于运用口语俚句,如《昼夜乐》“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初留住”,《忆帝京》“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等等,虽有时失于粗糙,但也使词更自然流畅。总的说来,柳永词的语言不以典丽为长,大都写得比较直率明白,很少掩饰假借之处,与其他词人不一样。
12/28/2018【双调】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2/28/2018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 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2/28/2018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5.《词五首》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学习重点】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风格区别,感悟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风。
【学习难点】
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法导引】
本课选录了五首词:温庭筠《望江南》、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武陵春》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本是按词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排列顺序的,这本身没有什么必然合理的逻辑性。如果以词的风格分类,更适合在学习中整体把握形成认知。所以在学习本课时,不必按教材给的顺序,可以按词风之豪放与婉约,分成两个部分学习,一是豪放风格的《渔家傲》 《江城子》和《破阵子》,一是婉约风格的《望江南》和《武陵春》 。
【知识链接】
1、重点字注音。?
斜晖脉脉(?mò?)?????白蘋洲(?pín???)?人不寐(?mèi???)? 右擎苍(?qíng???)?
锦帽貂裘(?qíu?)?????鬓微霜(?bìn???)?舴艋舟(zé?měng?)麾下炙(huī?zhì?)?
2、解释下列加点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会挽雕弓如满月:定将。 ?也拟泛轻舟:打算。
五十弦翻塞外声:奏。 马作的卢飞快:像……一样。
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把事情做完。
3、作家作品。
《望江南》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人称“花间鼻祖”。
《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武陵春》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诗人。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
1、朗读《望江南》《武陵春》两首词,体会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2、初步感知婉约派词风。
3、朗读其余三首词,就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的区别做初步感知。
二、课堂导学
1、学习《望江南》《武陵春》 ,明确作品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2、感知这两首词的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3、学习《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4、比较不同风格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风。
三、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