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和蒸发
基础巩固题
题组一 过滤和蒸发
1.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给蒸发皿内所盛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其容积的
B.蒸发过程中,用酒精灯一直加热到全部固体析出,没有水分
C.过滤时,为了加快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
D.过滤时,若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浑浊,需重新过滤至溶液澄清
2.关于分离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就是提纯,只是不同说法
B.将两瓶无色溶液识别开来的方法就是分离,但不是提纯
C.提纯必须进行分离
D.分离是提纯方法的一种
3.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杂质不要求回收),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a.加适量盐酸、过滤 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加适量水、过滤 d.加热(高温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 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过滤
(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
(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 )
(3)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
(4)二氧化锰中混有少量的炭粉( )
(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食盐( )
5.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的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 ,④ ,⑤冷却、结晶。 www.21-cn-jy.com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 。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
。
(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 等。
题组二 离子的检验和除杂
6.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溶液):适量溶液
粉末):过量盐酸
C.Cu粉(Zn粉):过量盐酸
):灼热的铜网
7.某固体NaOH因吸收了空气中的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主要的实验操作过程应是( )21·cn·jy·com
A.溶解、加适量溶液、过滤 B.溶解、加适量溶液、过滤
C.溶解、加适量溶液、过滤 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
8.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四组试剂,某同学欲分离含有氯化钾、氯化铁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应选用的试剂组合是( )www-2-1-cnjy-com
A.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钾溶液、硫酸
C.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 D.水、氢氧化钾溶液、盐酸
9.对下列未知盐的稀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中,作出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当加入氯化钡溶液时不产生沉淀,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可判定含有
B.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酸化沉淀不消失,可判定含有
C.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判定含有
D.加入盐酸后有无色气体逸出,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判定含有
10.甲、乙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实验,结果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试样中含有。
(1)甲的实验为:
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因为试样A中若含有 (仅填一种离子)也会有此现象。
(2)乙的实验为:
若乙方案合理,回答:
其中试剂Ⅰ是 ,现象Ⅰ是 ;试剂Ⅱ是 ,现象Ⅱ是 。
能力拔高题
11.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杂质碳酸钠,某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沉淀A的化学式是 。
(2)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是 。
(3)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固体物质B的成分为 (用化学式表示)。2·1·c·n·j·y
(4)他们继续探究后又提出了新的方案: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混合物溶解,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然后加热煮沸。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作业二
1.BC 解析:该题考查基本操作:加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蒸发、过滤及应注意的问题。解此类题目除了强化记忆外,在练习实验操作时要严格规范。A、D为正确操作;B蒸发过程中加热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要加快速度,可采用抽滤等其他措施。2-1-c-n-j-y
2.C 解析:分离是将混合物分开的过程,根据需要,分离后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提纯是通过分离的方法提取纯物质的过程。[.Com] 21*cnjy*com
3.C 解析:A项,溶解粗盐时,在保证粗 ( http: / / www.21cnjy.com )盐溶解的前提下应尽量少加水,避免蒸发时困难;B项,该操作应在蒸发皿中进行;D项,用大量水洗涤会造成食盐过多损失。
4.(1)c (2)e (3)d (4)d (5)f
解析:(1)中利用不溶于水,易溶于水,加水,过滤干燥即可除杂。
(2)中KCl和均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与盐酸反应后,再将溶液蒸发即得到氯化钾晶体。
(3)中利用高温分解法,使分解除去并生成CaO。
(4)中二者均不溶于水,可利用炭粉易燃的性质,选用d。
(5)中利用二者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采用结晶法分离除杂。
5. (1)③过滤 ④蒸发浓缩 (2)B (3)滤液浑浊 (4)液体飞溅 、、KCl
解析:(1)由于草木灰中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不溶性的灰尘和可溶性的碳酸钾等物质,所以应首先进行溶解,之后过滤得到主要含碳酸钾的滤液,而碳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只要记住左物右码的规则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3)若滤液浑浊,需重复过滤。
(4)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使用比较普遍,此处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局部过热引起液体飞溅。
6.B 解析:+═↓+,A正确;盐酸能够将完全溶解,B错误;Zn+2HCl═+↑,Cu与盐酸不反应,C正确;2Cu+2CuO,D正确。21教育网
7.C 解析:NaOH固体因吸收了空气中的而含有杂质,除去杂质但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故加适量溶液,然后过滤,C项正确。21cnjy.com
8.D 解析:此题是在给定试剂的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自行选择分离方案,注意的原则仍是方法简单易行、不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和不改变原物质的状态。由于混合物中硫酸钡不溶于水,第一步可用水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分离出硫酸钡。第二步用硝酸银是无法分离氯化钾和氯化铁的,用氢氧化钾可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并可防止氯化钾溶液中引入其他杂质阳离子,然后通过过滤分离出氢氧化铁。要将氢氧化铁转化为氯化铁,只能用盐酸来实现,滤液中的过量氢氧化钾也需要盐酸中和成氯化钾。最终蒸发(蒸发氯化铁溶液要采取一些措施防止水解)得到相应的固体。21·世纪*教育网
9.A 解析:A项中加氯化钡不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沉淀,说明溶液中没有、、、、等,再加入硝酸银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一定含有氯离子,A项判断正确。B项中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有、、、,加稀盐酸酸化沉淀不消失,排除了、;硫酸钡不溶于盐酸和硝酸,亚硫酸钡能溶于盐酸,也溶于硝酸,但该溶液中先加入了硝酸钡后加盐酸,溶液中就有了硝酸,可把亚硫酸钡氧化为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因此该待测液中可能只含有,也可能只含有,还可能既含有又含有,所以B项判断不正确。C项中加入NaOH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并非只有,、等也是白色难溶的物质,所以C项不正确。D项中也可能是含碳酸氢根离子所致,故判断含有是片面的,D项不正确。【来源:21cnj*y.co*m】
(2)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1)若试样A中含有,加入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AgCl↓,AgCl不溶于稀盐酸。的检验选用稀盐酸和溶液,需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再滴加溶液,试剂不能错,顺序不能颠倒。
(2)将混合物沿玻璃棒加入到过滤器中,待液体滤出,收集滤液,即已除去了沉淀A (3)NaCl、 +2HCl═2NaCl++↑ 【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若用除去,会引入新杂质,蒸发后所得固体应是NaCl和的混合物;若用盐酸除去,则溶液中会留下NaCl和HCl,蒸发结晶可得纯NaCl。【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