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三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7 08: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 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意大利文学家薄伽丘的思想及著作,文艺复兴全盛期艺坛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成就; 2、英国人文主义杰出代表莎士比亚的戏剧
教学重点:薄伽丘、莎士比亚等大师人文思想的体现。文艺复兴兴起的社会背景。ABABABA组画 中世纪艺术是一种基督教艺术,其主旨是宣传神学,否定人和自然。由于受宗教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在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表现为:平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缺乏生机。
B组画?一、感受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时间:14—16世纪
地点:意大利—欧洲
人物:新兴资产阶级
基本思想:“人文主义”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人文主义是贯穿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思想。文艺复兴概况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十日谈》《神曲》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大卫》《摩西》《西斯廷圣母》歌集《哈姆雷特》作品代表人物(一)薄伽丘 《十日谈》 薄伽丘(1313—1375 )出生于佛罗伦萨富商家庭,其代表作是《十日谈》,小说描写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书名《十日谈》。阅读教材,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十日谈》的写作背景是什么?2.杨诺劝教的故事说明了什么?3.《十日谈》为什么被称之为“人曲”?黑死病引发人们心理恐慌,促使人们对现实的反省。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十日谈》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因其关注点是人,所以背后人称之为“人曲”。 (二)拉斐尔 圣母圣子图 拉斐尔(1483~1520 )是佛罗伦萨一位宫廷画师的儿子。他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小小年龄就进入画室当助手,三十七岁就离开人间。中世纪作品文艺复兴作品 (三)米开朗琪罗 《大卫》《摩西》 米开朗琪罗(1475-1564)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官宦家庭。童年在一个采石场边长大。大卫摩西来自生活端庄恬静充满青春笑面人生(四)达·芬奇《蒙娜丽莎》
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1、都以宗教题材作为反教会的人文主义思想;2、艺术特色上都采用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3、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关注点是人性,而非神性。 合作探究一:通过观察以上图片归纳后三杰在艺术题材、体现的精神以及艺术特色三方面的共性。 (五)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大文豪,《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优秀的悲剧作品之一。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他塑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诵读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剧情简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结束学业,回国发现:父亲已被叔父害死,叔父篡夺了王位,还强娶了他的母亲。哈姆雷特决心复仇,杀死奸王……
人物形象: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莎翁借哈姆雷特之口表达了对人的赞美。《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  
哈姆雷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想!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二、感悟文艺复兴 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文艺复兴巨匠作品体现的人文主义风采。文学艺术
科学雕刻绘画戏剧《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大卫
摩西《西斯廷圣母》《十日谈》《哈姆雷特》
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思想感情;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专注人体创造;雕像体现人物的 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擅长画圣母;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洋溢
母性的慈爱和幸福。戏剧的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深刻反映他人文主义的思想;哈姆雷特是精心
塑造的人文主义形象。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会,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1.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形成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催生出众多思想文化巨匠。4.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学术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思考:依据教材总结文艺复兴的影响三、探源文艺复兴(历史背景)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千多年中,欧洲社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经济、文化乏善可陈。一般的历史学家对欧洲中世纪评价不高,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体制下人性受到极大的压抑。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在中世纪,艺术是被用来歌颂神的。人甚至是没有资格被表现的。即使在歌颂神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人的形象,也是以低贱的、肮脏的形象出现。 随心所欲 禁欲苦行 无拘无束
压抑人性 张扬个性 麻木顺从
思想开放 愚昧迷信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神权至上 追求享乐 下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们主要的精神状态?1、基督教神学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中世纪晚期的意大利在经济上处于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领先地位,佛罗伦萨更成为规模庞大的商品贸易中心。2、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力求突破教会的思想障碍 古腾堡是西方活字印刷的第一人,他印出的第一批书便是拉丁文的《圣经》,时间约在1452年至1455年间。促进希腊、拉丁文流传和通俗语文文学的普及,文学不再专属于贵族,随之而来的是廉价的书籍造就读者骤增,更使作品内容与风格走向大众化、平民化。古腾堡与活字印刷3、造纸术印刷术广泛使用 1348年,鼠疫登上了英国的土地,并从南安普敦迅速蔓延到了伦敦。病人先是高烧不退,接着在腋窝、颈部、与腹股沟处生出黑色的疖疮。黑死病由此得名。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这次大流行仅在欧洲就造成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
当时肆虐欧洲的鼠疫分为两种。因跳蚤叮咬而感染上的是淋巴腺鼠疫,病人的腹股沟或者腋下会出现很大的肿块,继而转为坏疽。随后,病人的四肢也会出现黑色斑点,接着出现的症状便是腹泻不止,三到五天内便会丧生。肺鼠疫是因呼吸感染而致,患病者在大约3天内便会因肿胀甚至咯血而死。有些人前一天晚上上床入睡时还好好的,但经过一夜的痛苦挣扎,天明时便停止了呼吸。在海上,有些船只因水手接二连三地丧生,无人驾驶,长时间在海面上孤零零地漂荡。恐怖的黑死病 4、14世纪中期蔓延于意大利的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4、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1、基督教神学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力求突破教会的思想障碍3、造纸术印刷术广泛使用,促进文化和教育发展。阅读以上材料归纳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人”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天主教会的统治,严重压制着人的个性,抬高神贬低人,推崇禁欲主义。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天主教的神学世界观,改变维护封建制的各种传统观念。以人文主义为武器,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唤起了人们的自信。所以,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被发现的时代。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