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课前小测1.请写出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及建立者。
2.谁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请写出“贞观之治”的含义?
3.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她的统治被称为什么?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稻米流脂粟米白 —杜甫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第3课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了政局比较稳定的鼎盛阶段,史称
开元盛世 一 “开元之治” 想一想: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稳定的局面?措施1、 选贤任能2、 重视地方吏治3、销毁一批珠玉锦锈动脑筋
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1)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
(2)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想一想这首诗指的是哪一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先进生产工具?二 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曲辕犁筒 车 比一比 比一比农业方面1、修建大型水利工程2、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3、蔬菜的新品种有了发展4、茶叶生产居江南农业重要地位 5、农耕技术有了改进曲辕犁筒车小结手工业方面1、丝织业
2、陶瓷业青瓷白瓷唐三彩花色品种多
技术高
出土的唐代花鸟纹锦出土的唐朝丝织品唐朝贵妇人服饰唐朝丝织服饰
唐朝白瓷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唐三彩骆驼载舞俑动脑筋
2.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
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
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
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
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
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
商业方面1、大都市多:长安 洛阳 扬州 成都 2、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 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繁华与开放的长安城长安西市图
东市、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内有220个行业。公元843年,东市失火,烧毁店铺4000余家。
三、唐朝的衰亡1、原因a. 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b. 任用奸臣,朝政混乱2、转折:“安史之乱”
(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3、瓦解: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起义4、灭亡:907年,唐朝灭亡杨贵妃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杨贵妃墓唐末黄巢大起义《黄巢起义入长安》907年,唐朝灭亡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填写下列内容:
1、唐朝的生产工具( )和( )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是《 》。
曲辕犁筒车茶经活动与探究
读史分析: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
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
什么意思?你认为他后来坚持这样做了吗?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
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
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他后来没有坚持这样做。
(参阅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同步练习1.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A.贞观之治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西域都护 D.重用谏臣魏征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A.隋文帝 C.武则天
B.唐太宗 D.唐玄宗
4.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D C C C 5. “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
6.右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B B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或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迁徙六国的旧贵族到首都,加强监视;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材料二:?
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著名学者周有光
(2)材料二中,“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3)汉高祖之后,西汉王朝出现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鼎盛局面。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材料二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依靠武力得到天下,但不能依靠武力治理天下(意思对即可)。 D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5)材料三是唐太宗主要吸取了哪个朝代灭亡的教训提出的?唐太宗非常重视纳谏,受到唐太宗器重的最著名谏臣是谁?
隋朝;魏征。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选择题
1.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A.贞观之治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西域都护 D.重用谏臣魏征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下列哪一帝王功绩的正确评价?
A.隋文帝 C.武则天
B.唐太宗 D.唐玄宗
4.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5. “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
6.右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著名学者周有光
材料三: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3)汉高祖之后,西汉王朝出现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鼎盛局面。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4)材料二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
(5)材料三是唐太宗主要吸取了哪个朝代灭亡的教训提出的?唐太宗非常重视纳谏,受到唐太宗器重的最著名谏臣是谁?
参考答案
一、DCCCBB
二、7(1)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或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迁徙六国的旧贵族到首都,加强监视;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2)D。
(3)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依靠武力得到天下,但不能依靠武力治理天下(意思对即可)。
(5)隋朝;魏征。
第3课 “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 林庆元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曲辕犁、筒车等图片,使学生学会从图片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反映手工业发展成就的图片,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盛世经济的繁荣”。
本课的难点是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唐朝相关多媒体、曲辕犁、筒车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引出本课的课题;或出示几首反映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等方面情况的唐诗,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时期的特点,从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开元之治”:配合教材中的插图,从“唐玄宗走马任姚崇”这个小故事入手,再一一介绍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2、农业的发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出唐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3、农业工具的改进:
①制作“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比如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如果能制作模型教具让学生进行演示,则直观效果会更好。
②讲述筒车时,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制作实物模型教具,或利用电脑制作有动画效果的筒车模型,以便更直观形象地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③如果是生活在农村或山区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亲自到有这两种工具的地方看一看,摸一摸,亲身感受一下。并让学生观察一下现在还在使用的筒车比唐代的筒车又有了什么改进。
4、丝织业的发展:通过精心挑选给学生提供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并鼓励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另外,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的“动脑筋”题,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唐代丝织业技术水平的高超。
5、陶瓷业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些唐三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亲身感受一下唐代陶瓷业的成就,这样即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6、长安城: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对长安城的布局有一了解。
四、归纳、小结(利用多媒体课件)?
五、练习:
1、多媒体(选择题)
2、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
六、作业: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