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7 08:35:24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课前小测1.吐蕃是今年哪一个少数民族的祖先?他们的首领被称为什么?7世纪前期,谁统一了青藏高原?
2.唐朝与吐蕃是“和同为一家”的关系,请列举两例史实说明。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课程标准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1、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经商。
2、唐政府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
3、海路陆路交通发达。
4、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5、唐朝经济富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方式: 唐朝对日本
文化的影响
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唐与日本的关系日本派谴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问和学习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影响: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日本遣唐使日本遣唐使船模型图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的文字有些是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日本文字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中国文字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鉴真与弟子 鉴真(688-763),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对佛经深有研究。742年,日本学问僧拜访鉴真,代表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佛教。鉴真欣然应允。鉴真六次东渡概况鉴真造舟备粮准备首次东渡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为日本著名古寺。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成。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是扬州最著名的古刹。扬州大明寺内有鉴真纪念堂和鉴真坐像。
公元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葬于日本。在他逝世前,其弟子按其真容制作了鉴真干漆坐像。塑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至今供奉在唐招提寺开山堂内,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鉴真干漆坐像 鉴真坐像回国“省亲” 1980年4月,鉴真大师坐像在日本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的护送下,先后在扬州、北京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从鉴真六次东渡中,你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唐朝与新罗的关系1、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往:新罗 采用科举制选官、 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崔致远
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868年,12岁,入唐留学。18岁,登宾贡科。曾为唐官吏,后入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做《讨黄巢檄》,据传黄巢读其檄文,惊而堕于椅下,一时名动天下。885年归国,官至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以时务策十余条上真圣女王,不见实行。为中央地方官吏10余年,终限于出身,无法实行其改革主张,又不满当时朝政,弃官隐居于伽耶山。罗亡丽兴,不知所终。或云得道成仙。 新罗留学生崔致远用汉文写的诗文集《桂苑笔耕》新罗留学生崔致远用汉文写的诗文集《桂苑笔耕》代表:玄奘西游
时间:唐太宗时期
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唐朝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负笈图627年,从长安出发。
628年,到达天竺西北部印度那烂陀寺遗址 631年,玄奘来到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玄奘用5年时间精研佛学理论,取得优异成绩,成为那烂陀寺十大法师之一。请你结合课文导入语,讲述唐玄奘参加佛学辩论会的盛况。
公元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玄奘取经回长安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去天竺取经,在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玄奘译经图玄奘回长安后,经过20余年的努力,专务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对佛教的传播作出杰出贡献。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地区和国家的见闻与概况,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大唐西域记》 664年玄奘圆寂后葬于陕西长安县,后人修寺建塔以作纪念。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兴教寺。兴教寺玄奘墓塔位于南京城东九华山公园的三藏塔,仿唐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建造。塔前建一座3米高的唐朝玄奘法师的石像,而塔下埋藏有玄奘顶骨舍利。三藏塔与三藏像 现藏于南京灵谷寺的玄奘顶骨舍利是世界佛教圣物之一。据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存世顶骨舍利共计有17块,现分布印度、斯里兰卡以及国内的台湾省、陕西等地。其中珍藏于南京灵谷寺内的共有2大块和几小块,是保留玄奘舍利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灵谷寺建成“玄奘法师纪念堂”专门供奉舍利。秘藏于灵谷寺多年的国宝—— 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活动与探究 《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相同与不同?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同步练习1.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2.右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 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
A.出使西域 B.西行取经
C.七下西洋 D.抗击沙俄
3.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在海外有“唐人街” 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 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 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C BA 4.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5.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6.“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①②③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C A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回答1点)
开明的民族政策。(回答平等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均可)。
表现方式: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回答一点即可)
(2)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回答中日之间开展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均可)。
启示: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拥有开放的心态,注重对外友好往来,反对敌视和战争行为等。(回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选择题
1.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A.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2.右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 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
A.出使西域 B.西行取经
C.七下西洋 D.抗击沙俄
3.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在海外有“唐人街” 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 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 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4.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5.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6.“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回答1点)
(2)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参考答案
一、CBACCA
二、7.(1)开明的民族政策。(回答平等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均可)。
表现方式: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回答一点即可)
(2)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回答中日之间开展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均可)。
启示: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拥有开放的心态,注重对外友好往来,反对敌视和战争行为等。(回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设计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 林庆元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联系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来分析唐朝对外频繁交往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本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唐朝对外交往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民族的尊重?通过上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要学习的新内容。
3)讲授新课:
形象导入:可利用教材导入框提供的玄奘在天竺国受最高礼遇的故事,引入新课。或用本课讲述的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故事,引入本课,提出“鉴真为什么第六次才东渡成功”“鉴真不避风险,跨海赴日,说明了什么”一系列小问题,引入到本课的主题上。
一、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二、唐和新罗的外交关系: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以新罗人最多。
三、唐朝与日本的关系:日本留学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
(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
四、唐朝和古代阅读的关系:
1、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的重要典籍。
2、造纸术传入天竺。
五、与波斯、大食的关系:唐长安城里的外国人,以波斯人为多。
本课的“玄奘西天取经”和“鉴真东渡”,学生早有耳闻,教师可让他们先讲自己知道的故事。然后教师讲述时,重点让学生注意传说故事和历史真相的区别之处。学生对《西游记》描述的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印象较深,教师也可要求学生找出玄奘西游和《西游记》的描述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4)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小结。
5)练习:找一找,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6)作业:阅读对比:如果有兴趣,可阅读《西游记》的任何一回。想一想书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相同与不同?
?附板书设计:
一、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二、唐和新罗的外交关系:
三、唐朝与日本的关系:唐朝赴日本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
四、唐朝和古代印度的关系:
1、贞观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2、造纸术传入天竺。
五、与波斯、大食的关系:唐长安城里的外国人,以波斯人为多。
?[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