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课前小测1.请分别写出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风格。
2.请分别写出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风格。并列举出他们的代表作各一例。
3.为什么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4.隋唐时期的音乐和舞蹈有什么特色?造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是什么?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9课 1、你知道青牛白马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
传说吗?历史上他们曾建立了什么政权?
2、你知道“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的歇后语出自
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吗?赵匡胤建立的朝代叫什么?
在这一时期我国鼎峙并立的主要是哪三个政权?
3、你知道历史上的澶渊之盟吗?那是怎么一回事?
北宋与辽、西夏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边境和平的?
4、辽和北宋是被哪一个朝代灭亡的?你知道这个
朝代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吗?
5、“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散在他州。”
这是1127年开封城破,北宋灭亡时流传的一首歌谣。你知道它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吗?你知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精忠报国”“直捣黄龙”“莫须有”等成语典故的来源吗?学习了这一课的内容,你就会全明白的。一、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
2、建立者:
3、时间:
4、定都:
契丹(辽)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十世纪初上京5、辽太宗时,夺取幽云十六州契丹(辽)契丹(辽)北宋二、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
1、建立者:
2、时间:
3、定都:
4、巩固统治的措施:赵匡胤(宋太祖)960年开封(东京)“杯酒释兵权”北宋只是结束分裂,并未完成国家统一。陈桥兵变遗址黄袍加身石碑宋太祖赵匡胤契丹(辽)北宋三、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澶州之战东 京澶 州东 京东京寇准宋真宗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
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
很不利。你的意见呢?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2、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此后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西夏 西夏的建立1、建立时间:2、建立者:3、都城: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女真五、金的建立
1、建立者:
2、时间:
3、定都:完颜阿骨打(金太祖)12世纪初期会宁金灭辽和北宋北宋灭亡
六、南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1127年赵构临安七、金与南宋的对峙郾城大捷大散关宋金和议淮水图中铁铸的跪像,在杭州西湖边的岳飞墓前,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为什么让他们跪在那里? 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秦桧。
反映了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用图表表示五个政权辽10世纪初契丹族 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金12世纪初期女真 阿骨打会宁南宋1127年汉族赵构临安同步练习1.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
2.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战役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郾城大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D C B 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图5是根据相关史实制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有(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B A 6.材料题:
(1)?这个人物是谁?你知道他有什么名言或名篇吗?
?岳飞;《满江红》。
(2)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抗金。
(3)(选作题)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爱国、一身正气、不畏强暴等。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选择题
1.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寇准 B.宋真宗 C.宋高宗 D.明太祖
2.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战役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官渡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郾城大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图5是根据相关史实制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有(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二、非选择题
7.材料题:
(1)?这个人物是谁?你知道他有什么名言或名篇吗?
?
(2)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
(3)(选作题)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一、BDCBBA
二、6.(1)岳飞;《满江红》。
(2)抗金。
(3)爱国、一身正气、不畏强暴等。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学设计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 林庆元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列表归纳辽、宋、夏、金等政权并立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本课的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岳飞抗金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隋唐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特点,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3)讲授新课:
一、契丹国(辽)
1、契丹国(辽) 916年? 阿保机 都:上京
2、阿保机的儿子辽太祖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3、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进攻北宋,寇准主战,1005年宋、辽和议----澶渊之盟。
(可以用幻灯和多媒体课件做出有关契丹人生活习俗的壁画图片和契丹文字的图片,让学生对契丹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三、西夏:1038年 元 昊?? 都:兴庆;1044年元 昊向宋称臣。
四、金的建立:
1、女真族就是唐朝靺鞨的一支;
2、金? 1115年? 阿骨打(金太祖) 都:会宁
五、辽和北宋的灭亡:
1、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灭北宋。
六、南宋建立:
1、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建立南宋,赵构就是宋高祖。
2、韩世忠把进军阻截在黄天荡;接着岳飞在1140年在郾城打败金军;1141年,秦会陷害了岳飞。
3、1141年,宋金和议,规定:南宋向宋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对宋金议和,可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双方划定的分界线,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南北分裂以淮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对峙”是什么意思?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4、关于北宋的建立,通过第47页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对小字中“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对以后的影响如何?”
4)最后,教师可以简单的小结,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总体的认识。
(使用VCD)
5)练习:
?
民族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
都城
与宋的重大事件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
中都
宋金议和
?6)作业: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板书设计:
一、契丹国(辽)
1、契丹国(辽) 916年? 阿保机 都:上京
2、澶渊之盟:1004年辽军进攻北宋,寇准主战,1005年宋、辽和议----澶渊之盟。
二、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三、西夏 1038年 元 昊?? 都:兴庆;1044年元 昊向宋称臣。
四、金的建立:1、女真族就是唐朝靺鞨的一支;2、金? 1115年? 阿骨打(金太祖) 都:会宁
五、辽和北宋的灭亡:1、1125年金灭辽;2、1127年金灭北宋。
六、南宋建立:
1、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建立南宋,赵构就是宋高祖。
2、韩世忠把进军阻截在黄天荡;接着岳飞在1140年在郾城打败金军;1141年,秦会陷害了岳飞。
3、1141年,宋金和议,规定:南宋向宋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教后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