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7 08:34:32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课前小测1.请列举出宋代人们在衣着方面的习俗。
2.请列举出宋代人们在饮食方面的习俗。
3.请列举出宋代人们在住房方面的习俗。
4.请列举出宋代人们在出行方面的习俗。
5.请写出“瓦子”和“勾栏”的概念。
6.宋代称春节为什么?这一天有何习俗? 蒙古草原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蒙古统一前, 草
原上的争战情景: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
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成吉思汗仅是一代武夫吗?请谈谈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讨论:二、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蒙古建立
(1206年)灭西夏、金→元朝建立
(1271年)→→ 灭南宋
(1276年)→统一全国
(1279年)线索:唐、元疆域对比三、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1、行省制度2、民族融合4)、新的民族——回族形成。1)、汉族开发边疆。2)、边疆各族内迁中原和江南。中书省行中书省
宣 政 院澎湖巡检司(在中央)︵在地方︶︵管理西藏︶︵在台湾︶3)、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人没有差别。蒙古
1206金西夏
南宋
元行省制度发展经济民族融合1271小结1276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
A 中书省 B 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2.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 )
A 蒙古族 B 畏兀尔 C 回族 D 藏族AC一 选择题:3 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A 起兵反抗统治者的压迫 B 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 ( )B 练一练 1、元朝是怎样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的?实行行省制度 想一想西藏琉球文天祥抗元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同步练习1.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与右图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C A 3.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4.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
A.秦朝 B.东汉 c.隋朝 D.元朝
5.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B D A 6.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一些分裂、混乱的时期,但总会走向统一。这些统一的王朝总会采取一些措施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断。为了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老师特开设了历史探究活动课,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些材料。
A 组同学拿到的是一段文字: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B 组同学拿到的是两张图片,如下图:
C 组同学拿到的是视频材料,主要内容是西藏如何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请回答: ( l ) A 组同学研究的是哪一个封建王朝?“这种统一的文字”是什么?
秦朝 小篆(后来推广隶书)
( 2 ) B 组同学研究的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隋朝
( 3 ) C 组同学研究的是哪一朝代?当时管辖西藏的是什么机构?
元朝 宣政院
( 4 )综合三组同学研究的内容,请你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选择题
1.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与图2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 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 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4.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
A.秦朝 B.东汉 c.隋朝 D.元朝
5.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6.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一些分裂、混乱的时期,但总会走向统一。这些统一的王朝总会采取一些措施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断。为了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老师特开设了历史探究活动课,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些材料。
A 组同学拿到的是一段文字: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B 组同学拿到的是两张图片,如下图:
C 组同学拿到的是视频材料,主要内容是西藏如何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请回答:
( l ) A 组同学研究的是哪一个封建王朝?“这种统一的文字”是什么?
( 2 ) B 组同学研究的制度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 3 ) C 组同学研究的是哪一朝代?当时管辖西藏的是什么机构?
( 4 )综合三组同学研究的内容,请你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参考答案
一、CABDA
二、6.(1)秦朝 小篆(后来推广隶书) (2)隋朝(3)元朝 宣政院 (4)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设计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 林庆元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行省制度的建立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本课基本线索,弄清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元朝的整体面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重点和难点]
“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
“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成吉思汗》像及《成吉思汗陵》照片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教师可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教师指出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由此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在斡难河流域的一个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杰出的首领铁木真逐渐统一蒙古。
2、1206年,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应突出成吉思汗这个人物。通过讲述铁木真童年经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铁木真的坚强和机敏留下深刻印象。讲述时指导学生看《成吉思汗》录像及《成吉思汗陵》照片,以加强感性印象。)
二、元朝统一全国:
1、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1271年定国号为元,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1276年元灭南宋。
3、抗元将领文天祥。
(关于元朝的建立,过程应从简。为使学生条理清晰,提高课堂效率,也可借助于地图或多媒体课件讲述元朝的建立及统一过程,并注意突出两件大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南宋。关于文天祥抗元,可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或讲述文天祥抗元故事,学习他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根据学生的特点,可酌情介绍《过零丁洋》及《正气歌》。)
三、元朝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管理大都地区;其他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④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四.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1)全国各族人民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加强了彼此间的交往和联系,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2)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
(3)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4)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共同生活, 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5)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迁入中国,同汉族、蒙、 畏兀儿等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关于民族融合的讲述,先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所引用的元末诗歌,以加深印象。最后强调民族融合的作用。)
4)巩固、小结:
①提问学生:“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教师再总结强调元朝的历史地位。  
②学习时注意提取知识点,本课涉及三个年代、三个历史人物、三件大事。
1)三个年代:1206年; 1271年; 1276年
2)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
3)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5)练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6)作业:议一议:说说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件事吗?课后不妨查一查南水北调东线的走向。
板书设计: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时间、人物、意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间、都城
三、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