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陈情表》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陈情表》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0-18 10: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陈情表》同步练习
【必做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除臣洗(xǐ)马 猥(wěi)以微贱 逋(bū)慢 日笃(dǔ)
B.夙遭闵(mǐn)凶 矜愍(mǐn) 终鲜(xiǎn) 陨首(yǔn)
C.期(jī)功强(qiǎng)近 茕茕(qióng)独立 床蓐(rù) 拔擢(zhuó)
D.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矜(jīng)育 险衅(xìn)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 险衅,凶兆,厄运,指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不好。 九岁不行 不行,不会走路。
 B.慈父见背 见背,背弃我,这里指死去。 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
 C.臣欲奉诏奔驰 奔驰,驾车快跑。 愿乞终养 终养,养老至终。 
D.区区不能废远 废远,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告诉不许 不许,不被允许。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A.历职郎署 B.则刘病日笃
C.臣具以表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之辛苦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6.下列各句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写出下列句子中“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谨拜表以闻 21·cn·jy·com
(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www.21-cn-jy.com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www-2-1-cnjy-com
(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8.名句名篇默写。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2)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4)臣之辛苦, , ,实所共鉴。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来源:21cnj*y.co*m】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宠:恩荣。
B.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C.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更:轮流,更替。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信。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但以刘日薄西山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B.在陈情中既表达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感彩,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21教育网
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尽孝比尽忠重要。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1·c·n·j·y
【选做题】
1.本文题目为“陈情表”,李密是在向君王陈什么情?本文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
2.如果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二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
3.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
4.学习这篇文章后,请就“忠”和“孝”二者关系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陈情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必做题】
1.B (A项中“洗”应读为xiǎn;C项中“擢”应读作zhuó;D项中“祚”应读作[zuò,“矜”应读作jīn)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C (C项中“奔驰”意为:赴京就职。)
3.【解析】 A项,有,通“又”;C项,蓐,通“褥”,垫子;D项,闵,通“悯”,忧伤。
【答案】 B
4.【解析】 例句为名词作状语,向上。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词活用作动词,任职。B项,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D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5.C
6.【解析】 C项是判断句式,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7.【解析】 (1)和(3)都作“因为”讲;(2),连词,表目的,是固定结构,用来……的办法;(4),介词,“凭”;(5),介词,“用”。21cnjy.com
8.(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4)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
9.【解析】 听:听任,允许。
【答案】 D
10.【解析】 A项,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用在及物动词之前表被动;B项,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引出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C项,都是介词,因为;D项,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就。
【答案】 C
11.【解析】 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目的在于表明“先尽孝后尽忠”。
【答案】 D
12.略
【选做题】
1.提示:(1)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因此自己暂不能应召,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21·世纪*教育网
(2)李密先从自己的遭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家庭的困难谈起,回忆了幼时的悲惨遭遇和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境,营造出浓厚的感情氛围,使下文提出“辞不赴命”的请求有了必要的情感依据。2-1-c-n-j-y
紧接着,李密晓之以理,历数“察臣”“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臣”“拜臣”“除臣”的“国恩”,极写“刘病日笃”“告诉不许”的狼狈处境,把尽忠与尽孝不能两全的苦衷揭示出来,再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作为理论依据,说明“辞不赴命”的原因,把握晋武帝心理,化解晋武帝疑虑,为陈述请求作好铺垫。
陈述请求之情,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解决办法,既做到忠孝两全,又区分轻重缓急,让晋武帝无法拒绝。最后提出请求,也就水到渠成了。  21*cnjy*com
2.提示:这样处理不好。本文陈述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其次,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因“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同情。再次,举起“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这样使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出处:21教育名师】
3.提示:大致有这样三个原因:第一,祖母刘氏确实需要供养。像文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念旧的思想,况且他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于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做官如履薄冰,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未知祸福。所以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提示:观点一:“忠孝两难全。”我觉得应先尽孝,后尽忠。理由是“尽忠之日长,尽孝之日短”。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百善孝为先,做人首先要尽孝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21*cnjy*com
观点二:自古以来,为人臣子,精忠报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儿女,竭守孝道。二者都是人们所倡导的传统美德。然而古语有云:“忠孝两难全。”当你涉足朝野,一身政务,必然会顾及不到家人,此时应当舍小家,顾大家。我还是觉得应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但同时也要心系家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