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课堂小结
第五学习主题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导入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Dreadnought)——开创“无畏舰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随着这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密布着战争的乌云。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1917年出版
帝国主义,一种政治主张或实践。主要内容是通过夺取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产物。
由于帝国主义政策大多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实施,因此按照马克思和列宁的观点,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曾经实施或者被人认为是实施帝国主义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罗马帝国、俄罗斯、奥斯曼帝国、美国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迅猛发展,出现垄断组织,人类历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叫做帝国主义时代。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棉纺厂
19世纪60、70年代(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70年代以前,在工业产量方面,英国一直遥遥领先,法国次之。19世纪末,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技术装备比较陈旧和资本大量输出,工业发展缓慢。
德国19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
美国、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较早或广泛使用电力、内燃机等最新技术成就,采用大规模的垄断组织形式,跳跃式地赶上或超过英、法等国。
垄断资本家的贪欲(漫画)
脑满肠肥的垄断资本家面前堆满各种东西,左手紧握钱袋,右手还向前方抓取,生动地体现了垄断资本家的贪欲。三个小人物从形象来说,分别代表农业、制造业和商业等部门。垄断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控制某一或几个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美国纽约华尔街摩根财团总部大楼
摩根财团由摩根创立,是影响美国经济、政治的最老的大垄断资本集团之一。30年代,所控资产一度占美国8家最大财阀总资产的49%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John Pierpoint Morgan
1837.4.17~1913.3
美国哈特福德
安德鲁·卡内基
Andrew Carnegie
1835.11.25~1919.8.11
苏格兰丹弗姆林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1839.7.8~1937.5.23
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
德国西门子公司总部
恩斯特·韦尔纳·冯·西门子
Ernst Werner von Siemens
1816.12.13~1892.12.6
电子电器之父
公司创立于1847年,与德国电气总公司垄断控制德国的电气工业。总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主要集中于信息和通讯、自动化和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系统和照明。2005财年,公司在全球拥有约461000名雇员,实现销售额754.45亿欧元,净收入30.58亿欧元。其中80%的销售额来自德国境外。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920
美国 38 30 97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40
35
30
25
20
15
10
5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的变化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9世纪70年代以前 1 3 2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已丧失“世界工场”的地位,退居第三位。美国的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初,德国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法国则居第四位。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使得按照旧的实力瓜分世界的格局成为过去。
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巨变
进一步加剧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伯恩哈特·冯·皮洛夫
(1849~1829)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1897年12月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德国直到1871年国家统一后才参与殖民地争夺。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已被列强瓜分完毕。20世纪初,英国殖民地是沙俄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后起的德国对殖民地占领的现状极为不满,极力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所以在19世纪末,德国外交政策由“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演变。
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
世 界 殖 民 地
三国同盟
欧洲国家和地区
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日落的地方”或“西方的土地”。世界第六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7亿1千2百万,仅次于亚洲和非洲。
欧洲共45个国家和地区,分为西欧、中欧、东欧、北欧和南欧5个地区:
西欧(7):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
中欧(8):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东欧(7):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
北欧(5):冰岛、丹麦、挪威、瑞典、芬兰
南欧(18):葡萄牙、西班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以下又称巴尔干半岛国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黑山、马其顿、科索沃、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Balkan Peninsula)
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非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面积约50.5万平方千米,战略位置重要。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1879.10.7 维也纳
《德奥同盟条约》
1882.5.20 维也纳
《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年俄法正式结盟
1894
1907《英俄协约》
调整亚洲殖民地
1904《英法协约》
调整非洲殖民地
巴尔干问题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突尼斯问题
巴尔干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
奥
德
意
俄
英
法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德皇威廉二世
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
1859.1.27~1941.6.4 1888~1918在位
沙皇尼古拉二世
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1868.5.18~1918.7.17 1894~1917在位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
末代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俄罗斯帝国末代沙皇
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罗维奇
法国国王向普鲁士国王投降求和
普法战争形势图
法王拿破仑三世
普鲁士国王
普法战争 1870.7.19~1871.5.10
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实现了德意志各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俾斯麦为统一德意志,称霸欧洲,向法国开刀。1870年7月19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9月2日,普军在色当大败法军。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结束其952年的分裂。普法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法国丧失了欧洲霸主地位。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
奥托·冯·俾斯麦 德国“铁血宰相”
1815.4.1~1898.7.30
出身普鲁士大容克(地主)家庭
成就了统一的德国
安德拉西 奥匈帝国外交大臣
1879年,德俄关系日趋紧张,德国担心俄国和德国的宿敌法国结盟对付自己,加紧拉拢奥匈帝国。8月27日,俾斯麦与安德拉西秘密会谈,谋求缔结反俄同盟。经过多方交涉,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在维也纳签订。
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另一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予以援助;如果其中一国遭到除俄国以外的另一国家进攻,双方应互守善意的中立;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则应共同作战,直到双方议和为止。
——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
①
②
③
突尼斯国旗
意大利国旗
法国国旗
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1881年)
1881年,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在德国的拉拢下,决定投靠德、奥。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Triple Alliance)。同盟以德国为核心,由于意、奥争夺巴尔干半岛产生矛盾,意成为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
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①
②
③
三国协约
欧洲国家各国军服
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俄矛盾进一步加深,俄、法关系日益密切。为了对付德国,1892年8月,法俄两军总参谋长签订秘密军事协定。1893年12月15日和1894年1月4日,法俄两国政府以来往信函的方式正式通过批准,俄、法正式结成同盟。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俄国士兵
法国士兵
德国士兵
俄国1914年的海报
法国
“协约”
俄国
英国
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漫画)
德国
英国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光辉孤立”)。随着德国实力的急剧膨胀,英国深感威胁严重,被迫放弃。
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1904年4月8日,英国与法国在伦敦签订了《英法协约》,调整瓜分在非洲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1907年8月31日,英国又与俄国签订了《英俄协约》,调整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至此,最终形成三国协约(Triple Entente)。
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划定两国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则让给法国西非的一些殖民地。
——1904年4月8日《英法协约》
划定波斯(今伊朗)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中立地带,对两国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即承认英国在阿富汗享有特权。
——1907年8月31日《英俄协约》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帝国主义列强疯狂扩军备战;
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
A.英德展开激烈的海军竞赛;
B.俄法德奥展开疯狂陆军竞赛;
C.各国军费猛增。
1905年,英国在朴次茅斯开始制造一种新型的无畏战斗舰。1906年,皇家海军军舰“无畏”号在龙骨安置后仅几个月就下水了,它是当时时间上威力最大的战舰。到1908年,英国制造无畏舰达12艘,超过了德国的9艘。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Dreadnought)——开创“无畏舰时代”
德国积极扩军备战,于1906年修改海军法案,把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为制造无畏舰。并且建造在日后战争中投入与英国海战的潜水艇。1883年至1908年,英国海军军费增加3倍多,德国增加达9倍多。
在地中海游弋的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万人)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4年
沙俄 79.1 67.7 116.2 128.5 135.2
法国 54.3 54.2 71.5 76.9 91
德国 42.6 50.4 52.4 69.4 89.1
英国 36.7 42 62.4 57.1 53.2
奥匈 24.6 34.6 38.5 42.5 44.4
意大利 21.6 28.4 25.5 32.2 34.5
日本 7.1 8.4 23.4 27.1 30.6
沙俄
法国
德国
英国
奥匈
意大利
日本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各国军费猛增,1902年至1911年,德、奥分别增加约1.4倍,法、俄分别增加约1.3倍,意大利增加约1.7倍。随之而来,生产的武器产生的破坏威力越来越大。
1918年美国的军工厂
威力越来越大的榴弹炮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
德国最大的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
1915年法军列车炮
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这种政治的延续便是战争。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
战争起源于经济,从属于政治,是“政治的继续”。也就是说,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战争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首先开辟从国家行为和国家对外政策上寻找战争根源的途径。
1905~1906、1911法德争夺摩洛哥战争
1908~1909波斯尼亚危机
1911~1912意大利-土耳其战争
1912~1913两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半岛成为
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科索沃独立破坏巴尔干地区稳定局势
列举帝国主义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的根本原因、过程、后果、性质、核心国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居第二位超过第三位的英国。
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2.三国同盟的形成过程;①1879年德国俾斯麦和奥匈帝国安德拉西在维也纳签订《德奥同盟条约》:②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最终形成三国同盟。③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其中的动摇者。
3.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①1894年俄法两国正式结成同盟。②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约》。③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英、法、俄最终形成三国协约,三国协约英国是核心。
4.后果:随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课堂小结
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实力的变化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1.各国实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变化
3.帝国主义国家结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1.德、俄关系日趋紧张
2.《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
3.《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4.三国同盟形成
5.三国同盟的核心和动摇者
1.俄、法两国结成同盟
2.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3.《英法协约》的签订
4.《英俄协约》的签订
5.三国协约形成
6.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
7.巴尔干半岛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制作“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过程示意图
学习测评
1.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
A.奥匈帝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2.三国同盟的动摇者是( )。
A.奥匈帝国 B.德国 C.俄国 D.意大利
3.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工业产量方面居第一位的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下列国家按经济实力排序是( )。
①法国 ②美国 ③英国 ④德国
A.④①②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①④②③
5.19世纪中叶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英国
B
D
D
C
D
6.阅读下列材料:
最危险的是俄罗斯、奥地利、法兰西三国结成联盟。如果这三国之中有两国结成了亲密的联盟关系,那他们的做法就会成为别的国家效仿的对象,他们随时都会给我们国家以威胁与压力……除了法兰西,别的国家对我们都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找出最好的理由阻止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我们。
——摘自1877年德国宰相俾斯麦给他儿子的一封信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以上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②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是怎样力图消除别国对自己的“威胁与压力”的?
答:防止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法国复仇,尤其是防止法国与别国结盟来反对德国。
答:在德国的推动和拉拢下,《德奥同盟条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先后签订,三国同盟最终形成。
史海拾贝
铁血宰相俾斯麦
奥托·冯·俾斯麦
1815.4.1~1898.7.30
出身普鲁士大容克(地主)家庭
成就了统一的德国
钢铁堡垒——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
1940年服役,排水量52600吨,航速30节,舰上人员1600名。舰上武器有:8门380毫米火炮,12门150毫米火炮,16门105毫米火炮,16门37毫米炮和4架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用此舰袭击大西洋交通线,1941年5月27日被英国海军舰队击沉。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