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2.3.2海岸、冰川地貌(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2.3.2海岸、冰川地貌(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3 14:2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可溶性岩石
流水中溶解的酸的含量,
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
2.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
(1)利:喀斯特地貌多奇特的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弊:①地形区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②耕地面积小且土壤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
3.喀斯特沉积地貌:
喀斯特溶蚀地貌:
石芽、峰林、孤峰、地下河、溶洞等
石钟乳、石笋、石柱、钙华等
复习回顾
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
(1)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层保水性能差。
3.喀斯特沉积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喀斯特溶蚀地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回顾
海岸、冰川地貌




1.运用材料及图片,认识海岸和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并说出重要地貌的成因(重难点)
2.掌握并能说明海岸和冰川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重点)
1.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交接的地带。2.形成:海岸在 、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 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3.主要类型(1)海蚀地貌
①海蚀崖: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掏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 ,形成高出海面的 。②海蚀平台:在 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③海蚀柱:在 上,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的。




构造运动
气候因素
塌落
陡崖
海浪
海蚀平台
(2)海积地貌: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的,包括 、沙嘴、离岸堤、 等。
二、冰川地貌
1.冰川
(1)概念: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2)分类: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3)分布: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 。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 高海拔地区。
2.冰川作用:冰川对地球表面的 、 和堆积作用。




沙滩
格陵兰岛
中低纬度
侵蚀 搬运
3.冰川地貌
(1)概念: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
(3)分布:两极地区和中低纬高山地区。
海岸地貌
1
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的海蚀崖、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崖是向海呈陡斜或垂直的陡壁。
形成过程:原始海岸斜坡上,在海面附近,直接受到海浪冲击,在这里形成凹刻的海蚀穴。海蚀穴不断扩大,致使其上的岩石发生坠落,形成海蚀崖。
大连
青岛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海蚀拱桥
海蚀拱桥进一步受蚀,使拱桥顶板崩塌,形成脱离海岸的海蚀柱。
由于岩性、构造差异,海浪侵蚀形成不规则海岸---海蚀崖
侵蚀形成海蚀穴
海蚀穴加深,成为海蚀洞
海岬两侧海蚀洞连通,形成海蚀拱桥
进一步侵蚀,拱桥顶部崩塌,形成海蚀柱
海蚀地貌形成和发展模式
海积地貌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巴西里约热内卢
当海浪作用时,沉积物可以在海滩外缘形成一条条垄岗状堤,称为沿岸堤(海滩)。它可以是沙质或砾质物质,也可以是贝壳堤。
沙嘴的形成
离岸坝
水下堤(水下沙坝)是另一类海积地貌。它是由于水动力减弱沙质物质在水下堆积而成。水下堤不断增高,露出水面,即成离岸坝(岸外沙坝)。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示意
A
海蚀平台
B
海蚀崖
C
海滩
D
E
海蚀拱桥
海蚀柱
1.“哗!哗!……”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了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海浪涌到岸边,轻轻地抚摩着细软的沙滩,又恋恋不舍地退回,一次又一次永远不息地抚摩着;在沙滩上划出一条条的银边……
问题1 (地理实践力)海边的礁石往往形态各异,试判断其主要成因?
问题2 (综合思维)滨海的沙滩是
如何形成的?
提示:海浪的侵蚀作用。
提示:海水的搬运与堆积作用。




海岸地貌
海蚀崖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海蚀柱
海蚀平台
海滩
沙嘴
离岸堤
沙坝
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冰川地貌
2
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什么是冰川
大陆冰川
南极洲和格陵兰岛

山岳冰川
刃脊
角峰
冰川槽谷
冰蚀地貌
流动的冰河

挪威峡湾
挪威峡湾
冰川U谷
冰蚀湖是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古冰川流动过程中对岩性较软或破碎岩石带挖蚀而成的一种地形侵蚀地貌
冰碛湖:指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 冰川谷潴水而成的湖泊,是一种堆积地貌。
冰碛堆
冰碛堆是冰川停止运动后所堆积的物质。
问题1 (综合思维)峡湾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在高纬度地区,厚重的冰川能伸入海洋,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侵蚀海岸形成U形谷,冰退以后,槽谷被海水侵入,成为狭长的海湾,称为峡湾。




问题2 (人地协调观)挪威西峡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具有什么价值?
提示:具有壮观的自然美景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是研究环境演变的依据,具有科学价值。
提示:冰川侵蚀地貌主要有冰斗、U形谷、角峰、刃脊、峡湾和冰蚀湖等;冰川堆积地貌主要有冰碛湖、冰碛堆等。
问题3 (综合思维)常见的冰川地貌有哪些?




冰川地貌
冰斗
冰川侵蚀
冰川堆积
角峰
冰川U谷
冰碛堆
冰碛湖
冰川对地球表面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称为冰川作用,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海蚀崖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海蚀柱
海蚀平台
海滩
沙嘴
水下沙坝
离岸堤
冰斗
冰川侵蚀
冰川堆积
角峰
冰川U谷
冰碛堆
冰碛湖
冰川地貌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2)图中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岩洞 B.岩礁
C.沙滩 D.海岸
A
C




河流V型谷
比较冰川作用形成的U型谷与流水作用形成的V型谷的形态差异。
冰川U型谷
U形谷谷底一般较平直而宽阔,两壁陡立。冰川沿地面滑动侵蚀形成的沟谷,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不断加深、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V形谷两壁较陡峭,谷底狭窄。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河水在垂直方向上的侵蚀作用大,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在横断面上呈V形谷。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堆积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冰川地貌最可能发育在 (  )
A.中国 B.巴西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2)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  )
A.湖泊 B.冰面河
C.塌陷沉积 D.冰下河道(3)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
C
D
B
(1)由材料可知,蛇形丘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因此该地主要为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的陆地区域,加拿大纬度较高,存在大陆冰川;中国和巴西、澳大利亚纬度相对较低,不存在大陆冰川。
(2)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很多,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河道。在河道中的冰融水流会挟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河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因而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
(3)受冰水补给的湖泊沉积,因夏季冰水流量大,带入湖泊的物质以沙为主,堆积量较大;冬季冰川停止消融,冰水断流,湖泊沉积主要为黏土和有机物,堆积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