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备课精品--课件+教学设计+同步练习: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7 09:04:53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课前小测
1.明末清初,哪一位民族英雄从哪一国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2.清军于哪一年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什么机构?隶属哪一个省?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3.清朝初年,哪一位皇帝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
4.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哪些地区属于中国的领土?
导 入
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帝,它们对清朝加强中央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座喇嘛庙,
胜抵十万兵。
——乾隆帝
康熙手书“避暑山庄”
第 19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回顾历史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元政府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西藏?
回顾历史
一、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顺治、康熙时)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看谁能快速地找出清王朝加强对西藏
管辖的措施?
达赖五世觐见顺治帝
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清朝官员陪同下,从拉萨起程前往内地。1653年年底抵京;顺治皇帝在南苑会见达赖五世,并册封他为“达赖喇嘛”。
五世达赖进京觐见顺治皇帝时进献的礼品,高29厘米,底径3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坛城
汉文 藏文
满文 蒙文
清朝册封达赖喇嘛的金印
康熙皇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这是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金印。金印文字内容:敕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印,现藏西藏扎什伦布寺。
清朝册封班禅五世的金印
康熙册封班禅之金印及印文
历代达赖的驻锡地布达拉宫
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
你听说过“转世灵童”吗?你知道金甁(金奔巴甁)是干什么用的吗?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颁发的两个金甁
须弥福寿之庙
驻藏大臣衙门
1727年(雍正年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令牌
西汉时期全图
长安
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回部
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维吾尔等族人民
信仰伊斯兰教
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
回部大小和卓之一的霍集占欲在南疆称汗。1759年,乾隆帝派军平叛。清军追击霍集占至帕米尔高原的伊西洱库尔淖尔,降服12000人。
《平定回部得胜图》局部。全图16幅画,作者为意大利籍的清廷画家郎世宁;每幅画上都有乾隆帝题诗,并盖有御印。

伊犁将军府旧址
清朝在新疆设立的最高长官称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伊犁将军府城楼:惠远城钟鼓楼
蒙古族的一支——土尔扈特人
游牧区
土尔扈特明末西迁
1771年回归祖国
清朝安置土尔扈特部在伊犁河谷驻牧
渥巴锡塑像
土尔扈特东归
渥巴锡腰刀
黑绒镶银撒袋:渥巴锡回归祖国后献给乾隆皇帝的礼物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
乾隆御赐土尔扈特银印
阿拉善土尔扈特王爷府
《万树园赐宴图》局部:郎世宁绘,反映乾隆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为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举行欢迎宴会的场面。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南至南海诸岛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亚洲最大的国家
清 朝
北接西
伯利亚
南至南
海诸岛
西跨
葱岭
东临
太平洋
巴尔
喀什湖
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喜马拉雅
山为界
台湾钓鱼
岛赤尾屿
清朝疆域简易图示
西伯利亚
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太平洋
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
南海诸岛






巴勒喀什池北岸

葱岭

做一做
演一演
请分别扮演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夸耀一下各自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功绩,比比谁的功劳大
同步练习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的是( )
A.伊犁将军 B.达赖 C.驻藏大臣 D.班禅
2.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是为了管理( )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青海
3.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府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5.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辽阔。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设置了( )
A.西域都护府 B.宣政院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伊犁将军





6.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
B.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
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图2
8.有关图2中“行政区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该行政区当时隶属福建省 ②该行政区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③该行政区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④该行政区由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图2 清代台湾府



9.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洽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
材料二 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除段,这个时候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皮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皮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革的人,到岭南去成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迫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皮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 1000多年的时间。
(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到宋代出现的什么读语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到了元以后,中国的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皮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皮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后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9世纪开发西部,以里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
经济上的均衡发展政洽制度的有力保障与民族分裂势力的坚决斗争。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
粉碎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选择题
1.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的是( )
A.伊犁将军 B.达赖 C.驻藏大臣 D.班禅
2.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是为了管理( )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青海
3.国古代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军事斗争得到维吾尔族人民大力支持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府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5.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辽阔。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设置了( )
A.西域都护府 B.宣政院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伊犁将军
6.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
B.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
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有关图2中“行政区划”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行政区当时隶属福建省 ②该行政区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
③该行政区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④该行政区由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9.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学家田余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授在论文《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中对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统一时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土开发和国家统一的关系。阅读以下相关摘要: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材料二 秦汉以后到元是第二个除段,这个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北方,东部和西部结合在一起,要开皮的地区是广大的中国南方。秦统一以后,对开皮国土做过一件大事,就是迁徙50万身份低下的或犯了革的人,到岭南去成守,把中国南方的国土一直推进到南海迫上。这对中国以后逐步开皮南方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方处在落后状态,又有很多民族存在,跟北方交融不那么容易完成。历史为此付出了 1000多年的时间。
材料三 到了元以后,中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从地域方面来说进入了第三个时期,理当是开皮大西部。元以后,实际上在东部的南北,没有再出现分裂的可能性,问题在于西部。但是元以后中国缺少开皮的条件,广大的西部长期处在一个待开发的落后状态。我们今天开发西部是对于中国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开后一个新的起点。美国在19世纪开发西部,以里于西部和东部走向平衡,维持了美国今天的国情局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洽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涉及了南方的开发过程。到宋代出现的什么读语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
参考答案
一、CADDDDCD
二、9.(1)分封制;郡县制
(2)苏湖熟,天下足
(3)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4)经济上的均衡发展政洽制度的有力保障与民族分裂势力的坚决斗争。
图2 清代台湾府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教学设计
福建省龙岩市小池初级中学 林庆元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本课的难点是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多个少数民族,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初步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线索,这一课应进一步强化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以,在讲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回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的主题。
3)讲授新课:
一、清朝巩固国家采取的措施:
1)康熙平定三藩叛乱;
2)对西藏管辖:顺治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1727年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讲述“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时,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图片“江总书记接见十一世班禅”,问学生:江总书记为什么要接见这位稚气未脱的班禅 达赖和班禅的封号由来如何 以图片展示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以探究的思维去掌握清朝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和驻藏大臣的设置等内容。向学生解释册封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事件有何意义,说明这些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讲述“粉碎大小和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叛乱”,应利用地图讲清回部的地理位置和宗教信仰,不作展开。讲解此目还可让学生回顾汉代、唐代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讲大小和卓的叛乱,对叛乱过程不作补充。但对取胜的原因应略加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平定叛乱,也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项重要措施。
4)土尔扈特部落在渥巴锡的领导下于1771年回归祖国;
讲述“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可给学生放映电影《土尔扈特东归》片段。教师可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恰当补充东归途中的艰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讲述清朝的疆域内容,结合地图,用图示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方位来展示清朝的疆域,使学生易于掌握。让学生了解省级行政区的划分,认识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让学生注意理藩院和元朝时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宣政院的区别。同时,使学生认识清朝五十多个民族中,每一个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缔造做出了贡献,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就像《爱我中华》的歌中所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4)巩固小结:可指导一些对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感兴趣的学生,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为主题,进行研究性课题探讨。可通过查找资料、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5)练习:
结合第18课的主题内容,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本课的总结。指导学生分析归纳统一多民族巩固的措施,即:(1)平定少数民族上层的叛乱,(2)反抗外来侵略,(3)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辖。这些内容,可通过图示法来理清线索。 
6)作业:畅想考察:为了解西藏地区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中央政权的关系,你可作一次畅想的实地考察,选择三个考察地点,并写出经过的交通线路、考察活动内容。还可根据考察地区的自然条件,写出携带的必要物品。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