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怀化市2023年上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数 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2.若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线性回归直线必过样本数据的中心点
B.当样本相关系数时,成对数据正相关
C.如果成对数据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样本相关系数就接近于1
D.残差图中残差点所在的水平带状区域越宽,则回归方程的预报精确度越低
4.在,“”是“为钝角三角形”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通过随机询问200名性别不同的学生是否喜欢某项体育运动,得到如下的列联表:
男 女 总计
喜欢 125 25 150
不喜欢 35 15 50
总计 160 40 200
则根据列联表可得( )
参考公式:独立性检验统计量,其中.
参考数据:
A.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喜欢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B.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喜欢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C.有97.5%以上的把握认为“喜欢该项运动与性别有关”
D.有97.5%以上的把握认为“喜欢该项运动与性别无关”
6.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新疆、山东、河北、河南是我国排在前四名的棉花产区,5位同学A, B, C, D, E准备在暑假前往上述4个省、区进行与棉花生产有关的研学旅行,要求每个地方至少有一个同学去,且每个同学只去一个省、区,则不同的研学旅行方案有( )
A.480 B.240 C.220 D.180
7.函数的大致图象为( )
(
A
C
B
D
)
8.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且对任意的正整数都有,则
(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第
9
题图
)9.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B.
C. D.为奇函数
10.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8次,记录每次骰子出现的点数.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判断一定出现点数6的是( )
A.第25百分位数为2,极差为4
B.平均数为3.5,第75百分位数为3.5
C.平均数为3,方差为3
D.众数为4,平均数为4.75
11.在正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则( )
A.平面 B.平面平面
C.平面 D.平面平面
12.设双曲线:,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点,则( )
A.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最小值为
B.离心率最小时,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C.若直线同时与两条渐近线相交于点,则
D.若,双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两条渐近线相交于点,则为定值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4.某品牌手机的电池使用寿命(单位:年)服从正态分布,且使用寿命不少于1年的概率为0.9,使用寿命不少于9年的概率为0.1,则该品牌手机的电池使用寿命不少于5年且不多于9年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5.口袋里有若干大小完全相同的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其中只有1个白球.某同学拟用独立重复实验的方法计算其中红球的数量,有放回地取球30次,每次取2个球,发现取到白球的次数为10,取到1个红球1个黑球次数最多为12,取到2个都是红球的次数最少,则红球的个数为________.
16.已知是方程的一个根,则 .
四、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10分)
设锐角三角形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⑴ 求的大小;
⑵ 求的取值范围.
18.(本题12分)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⑴ 求的通项公式;
⑵ 若,的前n项和为,求.
(
19
题图
C
A
D
E
B
)19.(本题12分)
如图,在三棱锥中,,且,,,是的中点,.
⑴ 求证:平面平面;
⑵ 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
20.(本题12分)
新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多项选择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2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每一道题考生全部选对得5分.对而不全得2分,选项中有错误得0分.设一套数学试卷的多选题中有2个选项正确的概率为,有3个选项正确的概率为,没有4个选项都正确的(在本问题中认为其概率为0).在一次模拟考试中:
⑴ 小明可以确认一道多选题的选项A是错误的,从其余的三个选项中随机选择2个作为答案,若小明该题得5分的概率为,求;
⑵ 小明可以确认另一道多选题的选项A是正确的,其余的选项只能随机选择.小明有三种方案:①只选A不再选择其他答案;②从另外三个选项中再随机选择1个,共选2个;③从另外三个选项中再随机选择2个,共选3个.若,以最后得分的数学期望为决策依据,小明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21.(本题12分)
已知, B,直线的斜率之积为,记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⑴ 求曲线的方程;
⑵ 若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直线,的斜率之积为,求证:的面积为定值.
22.(本题12分)
已知函数,.
⑴ 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⑵ 当时,存在满足,证明.怀化市 2023 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C C A B B D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ABD BD BD BCD
三、填空题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160 0.4 2 3
四、解答题
2 2 2 3
17.【解析】⑴由b a c 3ac ,根据余弦定理得 cos B 3分
2
又 B 为锐角三角形 ABC 的内角,得 B 4分
6
5 5
⑵由⑴知 A C ,C A 5分
6 6
5
所以 c o sA s Ci n cAo s s i n A A3 s i n 7分
6 3
0 A
2
由 ABC 为锐角三角形得 A 8分
3 2
A
6 2
2 5 1 3 3 3
所以 A , sin A , 3sin A 9分
3 3 6 2 3 2 2 3 2
3 3
故cos A sin C的取值范围为 ( , ) 10分
2 2
a1 3d 9
18.【解析】⑴ 由设数列{an}的公差为d ,则 2分
3a1 3d 15
1
{#{QQABZYCAgggoABIAAAACAwUQCgGQkhECCIgOABAcoEAAyBNABCA=}#}
解得d 2, a1 3 4分
所以an 2n 1 5分
2n 1
⑵ 由an 2n 1,可得bn cos 6分
3
2
数列的周期T 6 7分
3 5 13
所以b1 b2 b6 cos cos cos 0 9分
3 3 3
所以T2023 b1 b2 b2023 b1 337 0 b1 1 12分
19.【解析】⑴ 证明:如图,取 BD 的中点O,连 z
C
CO, EO,得 EO / /AB 1分
又 AB BD ,所以EO BD 2分
设 AB 2 ,则 EO 1,BD 2 3 ,CO 3 , O D
B y
CE AB 2 3分 E
A x
所以CE 2 CO2 EO2 ,所以EO CO 4分
19题图
又CO BD O,所以 EO 平面BCD 5分
又 EO 平面 ABD ,所以平面 ABD 平面 BCD. 图
注:以下两种证法相应记分
①证 EOD COE,得 COE EOD 90 ;
②由CE EA ED得 DC CA,从而得 AB CD.
⑵ 因为 BC CD,O是 BD 的中点,所以CO BD,⑴中已证EO BD,EO CO,
如图所示,分别以OE, OD, OC 所在的方向为 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7分
设 AB 2 ,则 A(2, 3, 0) ,D(0, 3, 0),C(0, 0, 3),
所以 AD ( 2, 2 3, 0) ,CD (0, 3, 3) 8分
m AD 2x 2 3y 0 x 3y 0
设平面 PCD的法向量为m (x, y, z),则
m CD 3y 3z 0 y z 0
取m ( 3,1,1) 9分
又平面 BCD的一个法向量为n (1, 0, 0) 10分
m n 3 1 5
所以 c o s m n, 11分
| m | n| | 5 1 5
2
{#{QQABZYCAgggoABIAAAACAwUQCgGQkhECCIgOABAcoEAAyBNABCA=}#}
15
所以,平面 ACD与平面 BCD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12分
5
20.【解析】记一道多选题“有 2 个选项正确”为事件 A1,“有 3 个选项正确”为事件 A2 ,“小明
该题得 5 分” 为事件 B ,则
1 1 1
⑴ P(B) P(BA1) P(A1) P(B | A1) p 2 ,求得 p 4分 C3 12 4
⑵若小明选择方案①,则小强的得分为 2 分 5分
若小明选择方案②,记小强该题得分为 X ,则 X 0, 2, 5,且
C1 C1 5 2 7 1 17
P X 0 P A 21 P A2
1 = ,
C13 C
1
3 12 3 12 3 36
C1 7 2 14 7 C1
P X 2 P A 2 = , P X 5 P A 1
5 1 5
2 1 1
= ,
C 13 12 3 36 18 C3 12 3 36
17 14 5 53
所以, E(X ) 0 2 5 8分
36 36 36 36
若小明选择方案③,记小强该题得分为Y ,则Y 0, 5,且
C2 C1C13 1 2 5 7 2 29P Y 0 P A1 P A2 = ,
C2 23 C3 12 12 3 36
C22 7 1 7 29 7 35P Y 5 P A2 = ,所以,E(Y ) 0 5 11分
C23 12 3 36 36 36 36
因为 E(Y ) E(X ) 2,所以小明应选择方案① 12分
y y 3
21.【解析】⑴设 P(x, y) ,由已知 2分
x 2 2 x 2 2 4
x2 y2
化简得曲线 C的方程为 1(y 0) 4分
8 6
(2) ①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时,设 l 的方程为 x m ( 2 2 m 2 2),
x m 24 3m2 24 3m2
联立 ,解得M m, 2 , N m, ,
3x 4y
2 24 2 2
2 2
3 24 3m 24 3m 3
由 k OM kON 得 ,即m 2,
4 2m 2m 4
3
{#{QQABZYCAgggoABIAAAACAwUQCgGQkhECCIgOABAcoEAAyBNABCA=}#}
1
所以 | MN | 24 3m2 2 3 , S OMN | MN || m | 2 3 6分
2
②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 l 的方程为 y kx n,
y kx n
联立 ,消去 y 得 (3 4k
2)x2 8knx 4n22 2 24 0 7分
3x 4y 24
8kn 4n2 24
设M (x1, y1), N(x2 , y2),则 x1 x2 , x1x 8 分 2
3 4k 2 3 4k 2
2 2
所以 y y (kx n)(kx n) k 2 2
3n 24k
1 2 1 2 x1x2 kn(x1 x2 ) n
3 4k 2
3 y1y2 3n
2 24k 2 3
由 kOM k
2 2
ON 得 ,化简得2 n 4k 3 9分
4 x1x2 4n 24 4
2 8kn 4n
2 24
所以 | MN | (1 k 2 ) (x x )2 1 2 4x1x2 (1 k
2 ) 4 2 2
3 4k 3 4k
4 1 k 2 2
3 8k 2
1 k
6 n2 4 3 10分
3 4k 2 3 4k 2
| n | 4k 2 3
又点O到直线 l 的距离为d 11分
1 k 2 1 k
2
1 1 1 k 2 4k 2 3
所以 S , OMN | MN | d 4 3 2 3
2 2 3 4k 2 1 k 2
综上, MON 的面积为定值2 3 12分
22.【解析】⑴ f (0) 1,得切点为 (0,1) 1分
又 f (x) (1 a ax)ex , f (0) 1 a ,所以 k 1 a 2分
所以,切线方程为 y 1 ( 1 a )x,即 y (1 a)x 1 3分
1 1 x 1
⑵ a
x
时,f (x) 1 x e ,由题意设 x (0, ),因为 f (x) 1 x e ,所以 f (x)
2 2 2
y
e
在 (0,1) 上↗,在 (1, )上↘. f (x)max f (1) 4 分
2 y t
1
f (x) 的图象大致如图 1 所示.
x m O 1 x n
1 2 2 x
4
图 1
{#{QQABZYCAgggoABIAAAACAwUQCgGQkhECCIgOABAcoEAAyBNABCA=}#}
e e
因为 f (1) , f (2) 0,过点 1, , (2,0)的直线
2 2
e e e
为 y (x 2),设h(x) (x 2), g(x) x 1,
2 2 2
显然h(x) 单调递减, g(x) 单调递增 5分
e
设 g(x1) f (m) f (n) h(x2 ) t 1 t ,不妨设0 m 1 n 2 6分
2
e 1 e 1
记 F (x) g(x) f (x) x 1 1 x e
x , x (0,1) , 则 F (x ) 1 x ex , 记
2 2 2 2
e 1 1
H (x ) 1 x ex x, ( 0 , 1 ) H ( x) xx, 则 e 0, 得 F (x) 在 在 ( 0 , 1上) ↗ ,
2 2 2
e 1
F (x) F (0) 0 ,所以 F (x) 在 (0,1) 上↗, F (x) F (0) 0 ,所以 0 m 1时,
2 2
F ( m) g( m) f ( m) 0,即 g(m) g(x1) 0,所以 g(m) g(x1) ,得m x1 8分
e 1
记G(x) h(x) f (x) (x 2) 1 x e
x , x (1, 2) ,
2 2
e 1 x (x 1)e
x e (x 1)ex e
则G (x) 1 x e ,记 I (x) , x (0,1) ,
2 2 2 2
1 e e2 e
则 I (x) xe
x 0,得 I (x)在 (1, 2) 上↗,又 I (1) 0, I (2) 0,
2 2 2
所以 x0 (1, 2 )使 I (x0 ) 0 ,且 x (1,x )时, G ( x) I ( x) 00 即 G(x) 单调递减,
x (x , 2) 时,G (x) I (x) 0即G(x)0 单调递增,又G(1) G(2) 0,所以G(x) 0 ,
所以1 n 2时,G(n) h(n) f (n) 0,即h(n) h(x ) 20 ,所以h(n) h(x2) ,得n x2,
10分
所以m n x1 x2 ,
e e e 2
又由 g(x1) h(x2) t 得 x1 1 (x2 2) (x1 x2 ) e 1 x1 x2 2 ,
2 2 2 e
11分
2
所以m n 2 得证 12分
e
5
{#{QQABZYCAgggoABIAAAACAwUQCgGQkhECCIgOABAcoEAAyB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