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3.2 第2课时 酚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3.2 第2课时 酚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7-03 14:1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第2课时 酚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酚是粉红色晶体
B.苯酚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C.苯酚和环己醇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再经过滤可得到苯酚
2. 能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实验是(  )
  A.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后,溶液由澄清变浑浊
C.浑浊的苯酚加热后变澄清
D.苯酚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苯酚钠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5个氢原子都容易被取代
B.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70 ℃以上的热水清洗
C.苯酚在水中能电离出H+,故其属于有机羧酸
D.茶叶中含有的酚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
4. 乙醇、甘油和苯酚具有的共同点是( )
A.都易溶于水 B.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羟基 D.遇FeCl3溶液显紫色
5. 甲苯中混有少量苯酚,除去苯酚的正确操作是(  )
A.加FeCl3溶液,过滤 B.加水,分液
C.加饱和溴水,过滤 D.加NaOH溶液,分液
6. 下列物质中,与NaOH溶液、金属钠、饱和溴水均能起反应的是(  )
A. B. C. D.
7. 漆酚()是我国特产漆的主要成分,则漆酚不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能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8. 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液溴反应,而苯酚与溴水反应不用加热也不需要催化剂,原因是( )
A.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但苯环上的氢原子活泼性不变
B.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但羟基上的氢原子变活泼
C.羟基影响了苯环,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
D.苯环影响羟基,使羟基变活泼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可向混合液中先加适量的浓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再过滤除去
B.将苯酚晶体放入少量水中,加热时全部溶解,冷却到50 ℃时形成悬浊液
C.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但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
D.苯酚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10.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不同的性质。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可以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反应
D.苯酚与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FeBr3作催化剂
11.某异嗪皮啶具有刺激机体免疫力的功效,秦皮素具有抗痢疾杆菌的功效。它们在一定条件下 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异嗪皮啶          秦皮素
A.异嗪皮啶与秦皮素互为同系物
B.异嗪皮啶转化为秦皮素属于取代反应
C.鉴别异嗪皮啶与秦皮素可用FeCl3溶液
D.异嗪皮啶与秦皮素均不能与硝酸反应
12. 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在光照条件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3molNaOH反应
C.既可催化加氢,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13.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
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
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
C.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
14.丁子香酚可用于制备杀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子香酚的分子式为C10H12O2
B.丁子香酚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C.1 mol丁子香酚与足量氢气加成时,最多能消耗4 mol H2
D.丁子香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15.下列为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均含有多个官能团,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属于酚类,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B.②属于酚类,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1 mol ③最多能与1 mol溴水中的Br2发生反应
D.④属于醇类,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16.(10分)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A不溶于NaOH溶液,而B能溶于NaOH溶液。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而A不能。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
(1)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写出B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等量H2,分别需A、B、H2O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17.(10分)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如下图。
(1)上述流程里,设备Ⅰ中进行的操作是    (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      (填写仪器名称)进行。
(2)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     ,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是      。
(3)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NaOH、H2O和      。通过        (填操作名称)操作,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18.(10分)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战“疫”中,中药再立新功。麻黄是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其成分中含有生物碱、黄酮、鞣质、挥发油、有机酚、多糖等许多成分,其中一种有机酚的结构简式如图。
(1)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2)1 mol该有机化合物跟足量饱和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mol Br2。
(3)1 mol该有机化合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mol 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10分)醇和酚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醇和酚的概念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__________。
(2)司机酒后驾车时可检测他呼出的气体,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
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3)300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没食子酸的结构简式为: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类化合物的性质(填代号)。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1.答案:C
解析:苯酚是无色晶体,因被氧化而呈粉红色;因苯酚的酸性强于HC而弱于H2CO3,故苯酚不与NaHCO3溶液反应;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环己醇不能,故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苯酚和环己醇;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所得的苯酚为油状液体,不能用过滤法分离,可用分液法得到纯净的苯酚。
2.答案:B
解析: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生成苯酚,溶液由澄清变浑浊,说明苯酚酸性比碳酸弱,可证明苯酚具有弱酸性。苯酚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生成苯酚钠,只能证明苯酚具有酸性。
3.答案:D
解析: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在羟基的邻位、对位的3个氢原子都容易被取代,A项错误;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冲洗,再用水冲洗,70 ℃以上的热水会造成烫伤,B项错误;苯酚在水中能电离出H+,具有酸性但不属于有机羧酸,属于酚类,C项错误;茶叶中含有的酚可用于制备食品防腐剂,D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乙醇、甘油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只有当温度高于65℃时,苯酚才能与水混溶;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而乙醇和甘油不能。
5.答案:D
解析:应利用甲苯和苯酚的性质不同进行除杂。苯酚能和FeCl3溶液反应,但生成物不是沉淀,故无法过滤除去,A项错误;常温下,苯酚在甲苯中的溶解度要比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因此用加水分液法不可行,B项错误;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但2,4,6-三溴苯酚能溶于甲苯,因此不会产生沉淀,无法过滤除去,C项错误;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的苯酚钠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而不溶于甲苯,从而可用分液法除去,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A项物质属于烃类,与NaOH溶液、金属钠不反应;B项物质属于酚类,与三者均可反应;C、D项物质属于醇类,与NaOH溶液、溴水不反应。
7.答案:C
解析:漆酚分了中含有酚羟基,具有酚的性质,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也能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同时漆酚的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烃基(-C15H27),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能与饱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等。漆酚具有一定的酸性,但其酸性H2CO3比的弱,不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
8.答案:C
解析:苯酚中苯环和羟基相互影响,使得二者的氢原子更活泼,但苯酚与溴水的取代反应更易发生,说明是羟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
9.答案:D
解析:苯是一种有机溶剂,既能溶解Br2,又能溶解三溴苯酚,因此在苯酚的苯溶液中加入溴水后是不能通过过滤除去三溴苯酚的。正确的方法应是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再用分液漏斗分离,A项错误。苯酚在65 ℃以上与水可以混溶,冷却至50 ℃将有部分苯酚析出,此时温度仍高于苯酚的熔点(43 ℃),析出的苯酚呈油珠状,形成的是乳浊液而不是悬浊液,B项错误。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几乎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能与NaHCO3反应,C项错误。苯酚在空气中被氧化而变为粉红色,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苯酚中含有苯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生成环己醇,D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甲苯中苯环对—CH3的影响,使—CH3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OH,从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其分子中含碳碳双键;苯环对羟基产生影响,使羟基中氢原子更易电离,表现出弱酸性;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环产生影响,使苯环在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A、C、D项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
11.答案:B
解析:A项,两种物质中羟基数目不相等,故不是同系物;B项,该反应可视为-H取代了-CH3;C项,两种物质的苯环上均有羟基,用FeCl3溶液无法鉴别它们;D项,两种物质的苯环上均有氢原子,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12.答案:D
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与Br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酯基,1 mol酚羟基消耗1 molNaOH,2 mol酯基消耗2 molNaOH,B正确;苯环和碳碳双键都可催化加氢,碳碳双键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酚的酸性比H2CO3的弱,故不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气体,D错误。
13.答案:B
解析: A项,根据汉黄芩素的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16H12O5, A项错误;B项,该物质含有酚-OH,遇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B项正确;C项,该物质酚羟基的邻、对位还可以与1 mol Br2反应,碳碳双键可以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2 mol Br2,C项错误;该物质中含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醚键,与足量氢气加成后只剩余羟基和醚键,官能团种类减少2种, D项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根据丁子香酚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0H12O2,A正确;丁子香酚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醚键和碳碳双键3种官能团,B正确;丁子香酚中的苯环及碳碳双键都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丁子香酚与足量氢气加成时,最多能消耗4 mol H2,C正确;因酚羟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与苯环相连的烃基第一个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所以丁子香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
15.答案:D
解析:物质①中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属于酚类,但酚羟基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A项错误;物质②中羟基连在烃基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遇FeCl3溶液不显紫色,B项错误;物质③属于酚类,苯环上酚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可以被溴取代,根据物质③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 ③最多能与2 mol溴水中的Br2发生反应,C项错误;物质④中羟基连在烃基的饱和碳原子上,属于醇类,并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物质④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项正确。
16.答案:(1)
解析:(1)依据分子式C7H8O知A和B均为不饱和化合物。由于A、B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且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氧原子,故A、B中均含有—OH,为醇和酚类。A不溶于NaOH溶液,说明A为醇,又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为。B溶于NaOH溶液,且与适量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为酚,结合其苯环上一溴代物有两种,则B为
17.答案:(1)萃取(或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 (2)C6H5ONa NaHCO3
(3)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CaCO3 过滤
解析:(1)工业废水与苯进入设备Ⅰ得到苯酚、苯与可以排放的无酚工业废水,说明在设备Ⅰ中进行的是萃取,用分液的方法将下层的工业废水放出,上层的苯酚、苯混合液进入设备Ⅱ;实验室中萃取、分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2)设备Ⅱ中的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苯酚钠(C6H5ONa)。(3)苯酚钠进入设备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4)进入设备Ⅳ的物质为碳酸氢钠,其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水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NaHCO3+Ca(OH)2===CaCO3↓+NaOH+H2O。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即可分离。
18.答案:(1)C15H14O6 (2)5
(3)4 +4NaOH+4H2O
解析:(1)该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5H14O6;(2)1 mol该有机化合物跟足量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邻位、对位的氢被取代,最多消耗5 mol Br2;(3)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的4个酚羟基与NaOH反应,1 mol该有机化合物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19.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 (2)C2H5OH CrO3 C2H5OH (3)B
解析:(1)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化合物为酚,因此,⑦属于酚,其余化合物为醇。(2)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反应中CrO3将C2H5OH氧化为CH3CHO,所以被测气体为C2H5OH,氧化剂为CrO3,还原剂为C2H5OH。(3)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酚的性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