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 第1课时 氮及其氧化物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N2性质很稳定,所以N2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C.N2在空气中约占的质量比为
D.在反应3Mg+N2Mg3N2中,N2作氧化剂
2.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O2、NO含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
B.对酸性物质的排放加以控制,开发新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3. 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的物质氧化的产物 ②NO是亚硝酸的酸酐 ③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的物质还原的产物 ④NO是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可变为红棕色
A.全部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4.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与大气中的NH3发生如下作用,形成一种雾霾。
NOxN2O5HNO3烟(一种雾霾)
有关该雾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x为酸性氧化物,可形成酸雨
B.反应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C.NH3是形成该雾霾的催化剂
D.NH3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
5. 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 )
6. 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HCl和N2。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的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
7. 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
①1.2 mL ②2.4 mL ③3 mL ④4 mL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如图所示,室温下的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左室充入一定量NO,右室充入一定量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反应如下:2NO+O2=2N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A.反应前后左室的压强相同
B.开始时左右两室中的分子数相同
C.反应后容器内的密度与反应前的相同
D.反应后容器内无O2存在
9. 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2和NO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 B.5∶7 C.7∶5 D.4∶3
10.下列物质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且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
①N2→NO2 ②NO2→NO ③NO2→HNO3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11.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 )
A.N2O B.NO C.NO2 D.N2O5
12.将a mL NO、b mL NO2和c mL O2混合于同一试管中,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全部消失,则a∶b∶c不可能是( )
A.1∶1∶1 B.2∶1∶1
C.3∶7∶4 D.1∶5∶2
13.N2O俗称“笑气”,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反应3CO+2NO23CO2+N2O能产生N2O。下列关于N2O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O2,就会生成22.4 L N2O(标准状况下测定)
B.N2O有氧化性,且为HNO2的酸性氧化物
C.当生成3 mol C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
D.N2O使用时必须少量,否则会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14.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 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氧化产物
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C.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
15.如图,试管中充满NO2,现向其中缓慢通入O2,用水吸收NO2(假设每次通 入的O2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试管内溶液的pH不再变化时,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
B.当试管内气体不是红棕色时,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
C.水槽内的水改为稀盐酸,有利于吸收NO2
D.水槽内的水改为稀NaOH溶液,有利于吸收NO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16.(12分)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NO2和SO2的反应,特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图1两集气瓶中 (填“上”或“下”)瓶颜色深。
(2)图2中反应的现象是 。
(3)图3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SO2和NO2反应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说明NO2在该反应中表现____________性。
(4)由图2和图3中的现象写出N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14分) 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序号)。
A.不变 B.仅升高
C.仅降低 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
②根据上述反应,若反应掉1.5 mol的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3)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0.25,N2体积分数为0.75,有水存在的条件下,氮的氧化物和一定量空气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一半,该氮的氧化物是________(填序号)。
A.NO
B.NO2
C.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物
D.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
18.(14分)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物质。
(1)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雨的pH________(填“>”、“<”或“=”)5.6。
②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③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亦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现有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2和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 mol·L 1。
②若所得溶液中c()∶c()=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______。
③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和浓度的比值c()∶c()=________。
1.答案:C
解析:N2很稳定,常用作保护气;但在高温下N2与O2产生的NO易被氧化为NO2,故汽车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N2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为4/5;N2与金属、H2反应时作氧化剂。
2.答案:C
解析:A.N的氧化物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发生,则NO2、NO含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A正确;B.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发生,为减少酸雨发生,酸性物质的排放加以控制,开发新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B正确;C.溶解CO2的雨水为正常雨水,而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错误;D.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可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则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D正确;答案选C。
3.答案:B
解析: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它可以是还原产物,如HNO3→NO,也可以是氧化产物,如NH3→NO;HNO2的酸酐是N2O3;NO是无色气体,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4.答案:D
解析:NOx为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五氧化二氮和硝酸中的氮的化合价相同,所以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由图示可知氨气参与反应生成铵盐,为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C错误;NH3可能来自过度施用氮肥,铵盐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氨气,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知,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故B项正确;NO不溶于水,对应D项;SO2对应A项;Cl2对应C项。
6.答案:B
解析:设各种气体的体积都为1体积。①根据3NO2+H2O2HNO3+NO,即剩余NO的体积V1=(1+)体积。②根据4NO2+O2+2H2O4HNO3,即剩余O2的体积V2=(1-)体积。③剩余N2的体积V3=1体积。即B项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涉及的反应有①4NO2+O2+2H2O===4HNO3,②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为NO或O2。若剩余的气体是O2,则V(NO2)=×(12-2)mL=8 mL,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的气体是NO(2 mL) 6 mL NO2,则V(O2)=×(12-6)mL=1.2 mL。
8.答案:C
解析:由左右两室体积相同,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一定相等,再结合n=m/M可知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g/mol:30 g/mol=16:15;A、发生2NO+O2===2NO2,反应后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减少,均匀充满左右两室,故反应后左室的气体物质的量要减小,故压强减小,故A错误;B、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5,气体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不相同,故B错误;C、反应后气体的总质量为原来一氧化氮与氧气质量之和,为氧气质量的2倍,体积为左右两室的体积之和,为右室的2倍,故密度不变,故C正确;D、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5,发生反应:2NO+O2===2NO2,O2过量,故最终容器内有O2存在,故D错误。故选C。
9.答案:A
解析:NO2、NO装满试管,则体积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n(NO2)=n(NO),根据氮原子守恒所得硝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两个试管中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10.答案:C
解析:该题有两个要求:(1)必须加入氧化剂;(2)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完成。反应①、③、④从化合价角度来看都是升高,但反应①N2→NO2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而反应③NO2→HNO3虽然氮的化合价升高,但不加氧化剂也能完成,如3NO2+H2O===2HNO3+NO,在该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只有反应④N2→NO必须加入氧化剂且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完成。
11.答案:B
解析:设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xOy,则NxOy+2CO→N2+2CO2,则x∶y=1∶1,即为NO,应选B。
12.答案:B
解析:由以下反应: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可得c=,然后代入可得结果。
13.答案:D
解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O2,可生成1 mol N2O,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A正确;N2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N2O不是亚硝酸的酸性氧化物,B错误;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当生成3 mol CO2时转移6 mol电子,C错误;N2O能作麻醉剂,说明其不能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反应过程中NO、O2为氧化剂,N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N2不是污染物;NO和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O2===2NO2,2NO2+4CO===N2+4CO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2NO+O2+4CO4CO2+N2。
15.答案:D
解析:试管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根据NO2→HNO3,c(HNO3)=,消耗的NO2的体积等于试管中溶液的体积,即ΔV(NO2)=V(溶液),则c(HNO3)=,试管内溶液的pH始终不变,故A错误;根据3NO2+H2O===2HNO3+NO,当试管中气体不是红棕色时,不能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故B错误;水槽内的水改为稀盐酸时,NO2仍是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不能促进NO2的吸收,故C错误;N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水槽内的水改为稀NaOH溶液,有利于吸收NO2,故D正确。
16.答案:(1)下 (2)下瓶中的红棕色逐渐消失,最终变为无色
(3)NO 氧化 (4)NO2+SO2NO+SO3
解析:图3中反应生成的气体遇空气显红棕色,说明图2中反应生成了NO,即NO2和SO2反应,NO2转化为NO,表现氧化性,而SO2则表现还原性,被氧化,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变成+6价,应转化为SO3。
17.答案:(1)3NO2+H2O2HNO3+NO D
(2)①2NO+2CON2+2CO2 ②3
(3)D
解析:(1)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与NO。由于NO2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而生成物NO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而硝酸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所以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2)①NO被CO还原成N2,由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CO被氧化为CO2;②根据化学方程式2NO+2CO N2+2CO2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成0价,所以1.5 mol 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3 mol。(3)混合气体全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没有物质是过量的,最终氮的氧化物与氧气、水反应生成HNO3,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一半,剩余气体为氮气,令剩余氮气为0.75 mol,则氮的氧化物为1.5 mol-0.75 mol-
0.25 mol=0.5 mol,结合选项令氮的氧化物的平均组成为NOx,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5-2x)×0.5=0.25×4,解得x=1.5,故氮的氧化物为NO和NO2的混合物,令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则:a+b=0.5,(a+2b)/0.5=1.5,解得a=0.25,b=0.25,故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5 mol∶0.25 mol=1∶1,故选D。
18.答案: (1)①< ②H2SO3 ③2SO2+O22SO3
(2)6NO2+8NH37N2+12H2O NO2 NH3
(3)① ②3∶2 ③
解析:(1)酸雨的pH<5.6,正常雨水的pH=5.6。由图示转化可知:A为SO2,B为SO3,D为H2SO3。
(2)NH3 和NO2反应生成的无污染物质是N2和H2O。(3)①因产物NaNO3、NaNO2中n(Na+)=n(N),故n(NaOH)=n(NO)+n(NO2)=(m+n) mol,c(NaOH)= mol·L 1。②NO2与NO混合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认为先后发生如下反应:
NO2+NO+2NaOH===2NaNO2+H2O
m m 2m 2m
2NO2+2NaOH===NaNO2 + NaNO3 + H2O
n m (n m) (n m)
当V(NO)2≥V(NO)时能吸收完全,所以c()∶c()==,得n∶m=3∶2。
③c()∶c()=(n m)∶[2m+(n 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