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3 第1课时 乙醇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女儿红是浙江省绍兴市的地方传统名酒,属于发酵酒中的黄酒,用糯米、红糖等发酵而成,除乙醇外,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江南的冬天空气潮湿寒冷,人们常饮用此酒来增强抵抗力。下列有关酒和酒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酒精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所以酒精是电解质
B.酒精结构中有—OH,所以显碱性
C.酒精分子中只有烃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钠置换出来
D.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用白酒浸泡中药制成药酒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2. 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所以乙醇是电解质
B.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分子中只有烃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钠置换出来
D.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用白酒浸泡中药制成药酒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3. 下列化合物和乙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A.CH3—O—CH3 B.
C.CH3—OH D.
4. 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H2CO3溶液 ③H2O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5. 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 有机物Ⅰ和Ⅱ的结构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和Ⅱ是同分异构体 B.Ⅰ和Ⅱ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C.Ⅰ和Ⅱ化学性质相同 D.Ⅰ和Ⅱ含12C的质量分数相同
7. CH2===CHCH2OH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取代反应 ④中和反应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8. 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9.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
10.乙醇氧化制乙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均未画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中所盛放的固体可以是CuO
B.d中乙醇可用沸水浴加热
C.c中具支试管b中有无色液体产生
D.c中具支试管b可换成带塞的普通试管
11.已知分子中含有羟基的物质都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等量的氢气。则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3∶2 B.1∶2∶3
C.3∶2∶1 D.4∶3∶2
12.按照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或蒸气,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 气体或蒸气可能是(假设每个反应均完全)
A.CH3CH2OH B.CO或H2 C.NH3 D.H2
13.将W1 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2 g。实验时由于所插入的物质不同,铜丝的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石灰水 W1C.NaHSO4 W1>W2 D.乙醇溶液 W114.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15.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0分)
16.(12分)已知有机物A、B、C、D、E、F有以下转化关系。A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是不溶于水且具有香味的无色液体,相对分子质量是C的2倍;F为高分子化合物。结合下图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写出B、D中官能团的名称: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
④ 。
(4)物质B可以直接被氧化为D,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17.(14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的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18.(14分) “无酒不成席”,此乃中国老话。新春佳节,当然更离不了琼浆玉液。饮“春酒”就是其中一大习俗。唐代司空图《诗品·典雅》中“玉壶买春,赏雨茅屋”中的“春”指的就是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2)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如图装置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有CO、CO2、H2O,应将乙醇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填装置编号)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②中A瓶的石灰水变浑浊。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装置③的作用是 ;装置①中所盛的是________,作用是 。
(5)装置④中所盛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它可以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6)尾气应如何处理 。
(7)海底有大量的甲烷水合物。等质量的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烧产生温室气体CO2较多的是________。
1.答案:D
解析:A项,乙醇几乎不电离,属于非电解质。B中,羟基(—OH)不是氢氧根(OH-),溶液显碱性是OH-的作用。C中,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中,是Na置换羟基中的氢。
2.答案:D
解析:A项,乙醇几乎不电离,属于非电解质;B中,羟基(—OH)不是氢氧根(OH-),溶液显碱性是OH-的作用;C中,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中,是Na置换羟基中的氢。
3.答案:C
解析: 决定乙醇化学性质的为—OH,则由化学式可知C中含有—OH,故选C。
4.答案:D
解析:Na与H2O反应比与C2H5OH反应剧烈,故反应速率③>①,可排除A、B两项;H2CO3溶液中不仅含有H2O,而且含有H2CO3,H2CO3电离出H+使溶液呈酸性,Na与H2CO3反应比与H2O反应剧烈得多,故可知反应速率排序为②>③>①。
5.答案:C
解析: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随呼吸呼出,故易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Cr3+,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C
解析:Ⅰ和Ⅱ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不仅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也有差异。Ⅰ和Ⅱ含C的质量分数相同,12C是C的稳定同位素,所以Ⅰ和Ⅱ含12C的质量分数相同。
7.答案:B
解析:CH2===CH—CH2OH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因此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CH2===CH—CH2OH分子中存在羟基,能与Na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与NaOH等发生中和反应。
8.答案:C
解析:乙醇分子中6个氢原子不完全相同,羟基上的氢原子与其余5个氢原子有本质区别。
9.答案:C
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OH两种官能团,其中—OH能和Na反应放出H2,能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C不正确。
10.答案:C
解析:乙醇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醛、水和铜,所以a中所盛放的固体可以是CuO,A项正确;直接加热时,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较大,乙醇和氧化铜反应不完全,为了使乙醇平稳汽化,d中乙醇可用沸水浴加热,B项正确;乙醇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水和铜,冷凝后c中具支试管b中有无色液体产生,C项正确;c中的试管应保持与外界相通,防止装置内气压过大发生危险,所以c中的具支试管不可换成带塞的普通试管,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羟基个数与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1。三种醇与钠反应放出等量的氢气,则三种醇提供的羟基数相同,因此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2。
12.答案:A
解析:选项中气体均可还原CuO,但本题的关键点是所得产物冷凝后得到液体,该液体不可能是水(干燥管中盛有足量CuSO4),所以一定是乙醛,X为乙醇。
13.答案:D
解析:A项,CuO不和石灰水反应,所以W1W2。
14.答案:A
解析:A项,依据碳原子结构分析可知,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形成四个共价键。在键线式中剩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由香叶醇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0H18O,A正确;B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B错误;C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紫红色褪去,C错误;D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醇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15.答案:D
解析:金丝桃苷分子中的苯环、碳碳双键以及羰基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根据结构简式可知金丝桃苷分子含碳原子数目为21个,B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醇羟基,所以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该有机物含有多个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D错误。
16.答案: (1)CH3CHO (2)羟基 羧基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解析: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则A为CH2=CH2,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CH3CH2OH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E是不溶于水且具有香味的无色液体,相对分子质量是C的2倍,则E为CH3COOC2H5,D为CH3COOH,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为,据此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CH2=CH2,B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E为CH3COOC2H5,F为。
(1)C是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2)B为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D为CH3COOH,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4)乙醇可以直接氧化为乙酸,需要加入强氧化剂,因此加入的试剂可以是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4溶液)。
17.答案:(1)2Cu+O22CuO CH3CH2OH+CuOCH3CHO+Cu+H2O 放热
(2)加热 冷却 (3)乙醛、乙醇、水 氮气 (4)乙酸 c 蒸馏
解析:(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是因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熄灭酒精灯后,反应仍能进行,说明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2)甲水浴的作用是加热乙醇,便于乙醇的挥发;乙水浴的作用是冷却,便于乙醛的收集。
(3)经过反应后并冷却,a中收集到的物质有易挥发的乙醇,反应生成的乙醛和水以及乙醛进一步氧化得到的乙酸。集气瓶中收集到气体主要为氮气。
(4)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a中收集到的液体呈酸性,这是由于CH3CHO进一步氧化生成CH3COOH,可以用NaHCO3除去,然后经过蒸馏即可得到乙醛。
18.答案:(1)C2H5OH+3O22CO2+3H2O (2)④②③①
(3)验证CO2存在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证明CO2是否被除尽
(4)将CO氧化成CO2 澄清石灰水
检验由CO与CuO反应所生成的CO2,从而证明有CO气体存在
(5)无水硫酸铜 H2O (6)点燃 (7)甲烷
解析:(1)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2)欲检验乙醇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中有CO、CO2、H2O,应首先检验H2O,再检验并除去CO2,最后检验CO。(3)装置②的作用是利用A中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 ;利用B中NaOH溶液除去CO2;利用C中澄清石灰水判断CO2是否被除尽。(4)除尽CO2后,利用装置③中的CuO将CO氧化为CO2;然后在①中盛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CO2生成,从而判断CO是否存在。(5)装置④中盛有无水CuSO4,用来检验H2O。(6)尾气主要成分是CO,可以利用燃烧的方法除去。(7)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醇大,等质量的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烧,甲烷产生的CO2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