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7 15:5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自主学习】
1、1919年( )月( )日, ( )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掀起著名( )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
( )和( )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的开始。
5
4
北京大学
五四爱国运动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3、( )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有( )、( )、
( )等13人
1921

上海
毛泽东
董必武
李达
考点: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五四爱国运动 √ √ √
中共一大 √
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 √ √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康有为
孙中山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 含义: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
2 本单元的时间范围: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结束于1935年红军长征的胜利。
3 本单元的主题知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一、五四爱国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爱国运动
时间:
地点:
人物:
1919、5、4 开始
北京
北京大学等校学生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集会于北京天安门前,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会后举行游行示威,“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标语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
“爱国何罪”?
2、1919年6月后,五四运动有何变化?
1) 地点:北京-----上海-----全国各地,范围扩大了。
2 )参加者:学生-----工人-----商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这是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的开始。
3、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罢免三个卖国贼
初 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
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
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终于被免职。图右为《晨报》的消息报道。左图从上至下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通告(右图)其他各国代表的签字(左图)
意 义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 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2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3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
名称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群众基础 革命前途 结果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资产阶级 无先进理论 不敢发动群众 资产阶级
共和国 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群众基础广泛
社会主义
成功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
起了巨大的作用。
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
得到进一步传播。
五四运动中,陈独秀、
李大钊等人先后建立了
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
1921年7月
上海(先)浙江嘉兴南湖(后)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了党的革命纲领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时 间:
地 点:
出席人员:
主要内容: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工人运动。
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利益: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
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中共二大
1 时间:1922年
2 制定了革命纲领,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
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
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
神呢?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导火线:
五四爱国运动 爆发: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历史条件:
中共诞生 中共”一大”:
历史意义:
1921年7月 上海
1、【2014年潍坊】“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参加了中共“一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B.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2、【2014泰安】右图是l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B
3、【2014 湖北省鄂州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A
4、【2014 湖北省咸宁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南昌起义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5、【2014江苏扬州】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6、【2014广安】下列历史人物出席了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邓恩铭
A.使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使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A
7、【2014河南】“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南昌起义
B
8、【2014江西】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之润之,赴 全国OOOOO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饯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对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 重庆谈判
A
9、【2014重庆B】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
10、【2014天津】在北京五四大街上有一处著名的建筑——红楼,当年北京大学的学生就是从这里走向天安门广场,与北京其他院校的学生一起强烈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此事件发生在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
C
11、【2014天津】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开天辟地大事变”。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B
12、【2014广东】观察题11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