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17 15:5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历史组 刘雪
教学流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教材地位及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课本下册第8课,第三单元的第1课。
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了解“两个凡是”的内容及影响
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
理解并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创设情境,开阔视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上的大转,从而增强对我党的信任和信心,从而培养其爱党和爱国的热情
2.教学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伟大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关系
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好奇心强
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人生阅历浅,对政治事件理解起来较为吃力。
课前导学
讲授法
集体讨论法
创设情境
直观演示法
四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入新课
结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对伟人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
提出问题,通过问题自然导入新课。
邓小平
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到法国留学,期间他勤工俭学并参加了革命
1927年回国。
从国共对抗、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导入新课
这样一位有西学背景的革命家,在建国之后会更理性的考虑如何从社会、经济层面实现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那么他又如何改变新中国的命运,又为什么被称为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设计意图及效果:以伟人生平介绍导入,引起学生兴趣,为学生树立榜样。
讲授新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纠正“文革”错误
“两个凡是”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人心所向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守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恩选集》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毛泽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讲授新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及意义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及课本,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思想
政治
组织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左”的领导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
①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②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让学生当一次新闻播音员,仿照新闻联播的形式来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及效果:
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兴趣,并能直观的感受历史事件;
以播音员的方式重述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现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上台演讲的勇气
讲授新课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
1、平反冤假错案
1980年 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为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平反
思考:文革中,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为什么在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就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
讲授新课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
2、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建立
结合邓小平同志的话来回答问题。
“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在欧美国家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的制度能够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我们没有办法来阻止它,确实说明我们的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邓小平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等
两年的徘徊时期
十一届三中
全会
思想解放运动
“两个凡是”
导致
促使
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掀起
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
全面推进
拨乱反正
法制建设
保障
作出
课堂小结
1、思想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目的是:
A.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C.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奠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其基本特征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行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巩固练习
作业布置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意义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板书设计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纠正“文革”错误的要求。
②“两个凡是”。
③“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时间:1978年底;地点:北京
内容:①思想上
②政治上
③组织上
意义:①转折,②开端,③新时期
五、板书设计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
1、平反冤假错案
1980年,为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
内容: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意义:有法可依,法制观念,依法治国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