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5.4 分数与除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5.4 分数与除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03 17: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分数的两种意义。
3.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还记得这些快乐的场景吗?在同学们的生日会上,最令人高兴的时刻一定是分享美食的时候吧!(大屏幕出示课件。)
提出问题:
(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预设:
生:1÷2=(块)(或1÷2=0.5(块))
师:商还能用什么数来表示? 板书:(1÷2=(块))
师:为什么可以用来表示1÷2的商?
生:因为是把1块蛋糕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半块蛋糕就是块蛋糕。
(2)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块? 要求:先列式,再分一分,并说清楚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边回答问题教师边板书算式。
师:通过分一分,我们发现了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分数和除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生活实际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1. 自主探究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你根据下面两个算式说一说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说一说。
出示提示。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找到探究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方法。
师:你能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学生独立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学生互相补充,用字母表示数学结论的确可以化繁为简。
(教师板书a÷b= (b≠0))
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师小结:分数与除法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准确使用。
2.探究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师:刚刚我们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结果有两个,=2,说明假分数和带分数是可以互化, 假分数——带分数。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假分数与带分数如何进行互化。然后小组交流互化方法。
学生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补充,教师适时引导。
师生小结: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要用分子去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掌握互化的方法。
三、 巩固练习
课本70页练一练1、2、5、3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
(
除数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
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要用分子去除以分母。
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
不能整除的,除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师:同学们真棒,不但有知识上的收获,还有学习方法上的收获,希望这些收获能帮助你今后更好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