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球游戏 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摸球游戏 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03 17: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摸球游戏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及游戏活动中,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2. 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判断,并能进行交流。
3. 能根据摸球试验的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推断,并能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判断。
教学难点:
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规律性,加深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故事引入:一天,小明和小华两人下棋,都想先走,怎么办呢?还是摸球来决定吧!
师:这个盒子里有4个红球和3个黄球,我只摸一次球,摸到红球小明先走,摸到黄球小华先走。 你觉得这个做法公平吗?为什么?
总结:盒子里某种球数量越多,摸出的可能性就越大。
(板书:数量多可能性大)
师:如果事先已在盒子里放好黄球和红球。不打开盒子看,你知道盒子里红球多还是黄球多?
小组内讨论,鼓励每位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形成小组意见,准备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关注学生的不同想法,并把学生的不同思路进行梳理,形成“摸球游戏”的基本规则。
生1:需摸多少次;
生2:摸球规则,摸球时不许偷看;
生3:摸球后记下颜色,再放回到盒子里摇匀,再摸。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趣味性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质疑,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热情。
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给每个组都准备了相同的盒子和相同的球。下面各组就按游戏规则开始游戏。注意:各小组长要记录每一次的摸球情况,哪组游戏结束,小组长要将试验结果快速填写到黑板的表格里。
小组合作摸球。
师:要求:小组内成员轮流摸球,摸够20次为止。同时,组长记录每次摸球的颜色,填入表格中。
第几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颜 色
设计意图:根据组内的摸球统计数据,进行初步猜想,感受小数据信息的作用。
先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统计各组摸球结果:
全班共摸到黄球( )次,摸到红球( )次,一样多( )次,如果没出现以上哪种情况。
课件出示“笑笑组或淘气组的摸球情况”。
引发全班学生思考:小组之间猜测的结果不一样,怎么办呢?
学生会提出多个方法。
如摸球次数少,再摸20次试试看;或者汇总全班结果;或者打开盒盖看一下。教师分别予以点评,并根据学生分别汇总摸出黄球和红球的总次数进行猜测:摸出黄球的次数多,可猜测出盒子里黄球可能多。
刚才我们进行了试验与猜测,下面让我们把盒子里的球都取出来验证一下吧!
找几组说说与猜测是否一致,再次追问:为什么会出现与猜测不致的情况?让学生再次体会随机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
设计意图:在熟悉的摸球游戏中,让学生经历试验、猜想与验证的过程,感受随机现象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盒子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笑笑摸了30次,摸球的情况如下表。
颜色 红色 蓝色
次数 9 21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盒子里( )球可能多,( )球的可能少。
2.有两个正方体的积木,如图。

下面是淘气掷20次积木的情况统计表。
红色面朝上 黄色面朝上
3次 17次
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淘气可能掷的是几号积木?
3.李叔叔设计了一个转盘,上面画出了笑脸和哭脸两种图案。奇思转了40次,结果如下表。
笑脸 哭脸
29次 11次
根据表中的数据,李叔叔设计的转盘,最有可能的是( ),不可能的是( )。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盒子里某种球数量越多,摸出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在实际摸球的过程中,这是不能确定的。这就是数学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律性。需要我们多次比较,多次尝试,才可能更接近真相。
希望同学们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