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4 08:5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定远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东桑西移”是我国逐步把蚕英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广西的宜州市是东部蚕丝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宜州的养蚕季节(3 月~11 月)较长。目前,宜州的桑园面积已居全国县域第一,但在蚕桑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如图为广西宜州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 “东桑西移”选址宜州,主要是为了(  )
A. 开发山区资源,利用良好气候 B. 沿铁路线布局,发展对外贸易
C. 免遭环境污染,减轻土地压力 D. 获得丰富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2. 为了提高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宜州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扩大规模,形成竞争优势 B. 吸纳人才,鼓励创新研发
C. 重视环保,保持生态平衡 D. 加强水利,保障稳产高产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青檀树是我国特有的树种,青檀树皮是制作宣纸的优质原料。檀皮的晒场主要位于地势较高、坡度较陡的朝南山坡上,要摊晒10个月左右,通过反复的风吹日晒、雨淋雾浸,使其自然漂白,然后才可以使用。安徽泾县小岭村制作宣纸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清末开始,日本造纸界就研究宣纸技艺,至今都没能造出正宗的宣纸。如图示意泾县小岭村在安徽的位置。据此,完成3-5小题。
3. 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晒制檀皮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日本至今都没能制造出正宗宣纸的原因是(  )
A. 生产材料独特 B. 核心技术缺乏 C. 工艺流程复杂 D. 生产成本剧增
5. 为保护和传承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B. 培养人才,传承中华文化
C. 加强宣传,拓宽销售市场 D. 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西菲律宾海盆位于亚欧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汇聚地带,板块之间的运动碰撞、俯冲等构造活动强烈,使得岩浆活动频发,形成了本区复杂的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海底滑坡(结构疏松欠压实的沉积物)是在地震、海啸等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西菲律宾海盆海底滑坡分布广泛,且滑坡体内部杂乱,无成层性。如图示意西菲律宾海盆边缘斜坡区发育的地质灾害。据此完成6-7小题。
6. 该斜坡上滑坡体内部杂乱且无成层性的主要原因是(  )
A. 滑动速度快,分选性差 B. 沉积空间狭小,滑坡体扩散慢
C. 滑坡体疏松,空隙较大 D. 海底水深,滑坡体承受压力大
7. 该海盆海山的主要成因是(  )
A. 滑坡体不断堆积,形成海底高地 B. 岩层发生垂直位移,形成断块山
C. 深部岩浆上涌,形成火成岩山体 D. 海水沿裂隙下蚀,海底沟谷相间
林带胁地效应是指农作物因靠近防护林带而生长不良的现象。林冠遮阴和根系争水是引起农田防护林带胁地效应的主要原因。新疆北部某农耕区主要种植棉花(喜光耐旱作物),农田防护林带多选种杨树(主根与侧根发达的乔木)。后来,该农耕区改漫灌为滴灌,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为保障棉田产量,当地农民在防护林带与棉田之间深挖沟,并在沟壁置膜,另对防护林带单独灌溉。据此完成8~10题。
8. 改变灌溉方式之前,该农耕区中林带胁地效应最明显的棉田位于(  )
A. 南北走向林带的东侧 B. 东西走向林带的北侧
C. 南北走向林带的西侧 D. 东西走向林带的南侧
9. 改变灌溉方式之后,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的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减弱 B. 林带树冠遮阴加剧 C. 土壤水分增加 D. 棉花所得水肥减少
10. 挖沟置膜后棉田产量得以保障,主要是因为该措施能够(  )
A. 阻断林带根系向棉田延伸 B. 促进棉田土壤盐分排出
C. 防止棉田水分向林带流动 D. 收集雨水作为灌溉用水
科学家团队在九江武宁地区约4.38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真盔甲鱼类新属种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九江江夏鱼”。该鱼和之前发现于武汉地区的后棘江夏鱼均属曙鱼科,是一对失散了4.38亿年的江夏鱼“兄弟”,化石产地表明,它们“分家”各自演化的两地直线距离实际上不足200公里。据此完成11-13小题。
11. 江夏鱼大量繁衍的地质年代是(  )
A. 前寒武纪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12. 根据“九江江夏鱼”和“后棘江夏鱼”的化石产地可合理推测(  )
①“后棘江夏鱼”演变成两栖类动物独立进化
②4.38亿年前九江和武汉间曾经是连通的海洋
③泥沙淤积使九江和武汉间的海洋隔断
④地壳运动使九江和武汉间的海洋隔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3. 在野外寻找红层(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物)地貌需要重点关注(  )
A. 岩石颜色、岩层结构和构造 B. 化石类型、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C. 地貌类型、气候条件和植被 D. 岩石粒径、地表起伏情况和海拔
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 断层形成之前,甲乙间的地质构造有利于(  )
A. 存储石油 B. 蓄积地下水 C. 发现自流井 D. 温泉喷涌
15. 甲乙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堆积 D. 岩层挤压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16-17小题。
16. 造成①、②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太阳辐射 D. 地形地势
17. 图中③地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叶质坚硬,根系发达,反映当地自然环境()
A. 土壤贫瘠 B. 终年少雨 C. 夏季干热 D. 地下水短缺
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通过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连。近几十年来,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的现象。如图为黑海及周边水城图。根据材料,完成18-19小题。
18. 导致黑海海底地势南陡北缓的外力因素是(  )
A. 流水沉积 B. 地壳抬升 C. 冰川堆积 D. 风力搬运
19. 亚速海出现海水盐度升高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①城市废水排放增多 ②有黑海海水注入
③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④入海径流量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如图为某日某时世界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完成20-21小题。
20. 下列四地,最可能发生的天气状况是(  )
A. 甲地:雪花飞舞 B. 乙地:阴雨连绵 C. 丙地:大风降温 D. 丁地:艳阳高照
21. 若图中天气系统以20km/h的速度向东移动,15小时内渤海(戊地)天气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东南风转西南风,风力加大 B. 东北风转西南风,风力减小
C. 东北风转西北风,风力加大 D. 西南风转西北风,风力减小
金沙江上游有多处黄土状物质沉积,其黄土状物质的元素组成结构与粒径与附近古湖泊沉积物相近。图为云南东北部巧家县附近黄土物质分布图。据此完成22-24小题。
22. 能够证明黄土物质来源于湖相沉积物的证据为(  )
A. 湖相沉积物的形成早于黄土 B. 湖相沉积物的形成晚于黄土
C. 湖相沉积物与黄土同期形成 D. 湖相物与黄土多次交替形成
23. 黄土形成过程中,主要搬运动力为(  )
A. 西南季风 B. 山谷环流 C. 湖陆环流 D. 洪水泛滥
24. 在黄土剖面中发现多层古土壤层。相对黄土沉积环境,古土壤发育时(  )
A. 昼夜温差增大 B. 干热环境加剧 C. 环境较为湿润 D. 冰川覆盖广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 (8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指使用民用航空器运送旅客、行李或货物)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如“农业、林业、工业的作业飞行和医疗卫生、气象探测、教育训练、旅游观光”等。黑龙江省将已有的65个农用机场、14个护林机场改建为通用机场。目前,黑龙江省通用航空相关企业和机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通用航空产业链分上游航空研发制造业、中游航空运营业和下游保障服务业。如图为黑龙江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图。
(1)据图描述黑龙江省通用机场的分布特征。
(2)简述黑龙江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26. (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当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大气环流会出现异常。如图为某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示意图。
(1)简述图示赤道附近太平洋表层水温变化特点。
(2)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异常表现。
(3)阐释图示现象发生时,给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带来的气象灾害。
27. (14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陆地冲浪指在陆地上模仿海上冲浪的滑板运动,其成为冲浪和滑雪运动的替代。成都是全国最早开展陆地冲浪运动的城市之一,目前已有多家滑板俱乐部,部分市政公园也开辟出陆地冲浪区域(如图1)。2022年成都举办了四川省内滑板交流赛,滑板也被纳入成都市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图2示意成都滑板俱乐部和陆地冲浪滑板公园的分布。
(1)推测滑板俱乐部在成都的目标消费人群。
(2)据图分析滑板俱乐部在成都空间分布的合理性。
(3)简述举办省内滑板交流赛对成都滑板产业发展的意义。
28. (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辣椒可下饭、祛湿御寒。湖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辣椒资源,这里的辣口味十分丰富,轻重不一,口味多元。种子被称为农业科技的“芯片”,湖南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辣椒种业中心,拥有中国最大的辣椒种质库(发掘和收集多种辣椒品种种子,科学地加以贮藏),湖南血统的辣椒成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辣椒品种。图1为湖南各地吃辣程度分布示意图,图2为湖南各地相对湿度分布示意图,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气温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它反映了空气距饱和的程度。
(1)据图2分析湖南省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
(2)据图1和图2并结合所学,说明湖南各地吃辣程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历史上来自于华北和湖南的移民将家乡的辣椒带至四川,但人们推断现今在四川大面积种植的辣椒来自湖南,请从自然角度对此推断进行分析。
(4)分析湖南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辣椒种业中心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D、B
【解析】1.由材料“宜州的养蚕季节(3月~11月)较长。目前,宜州的桑园面积已居全国县域第一”可知,宜州市适宜桑树生长和养蚕,蚕丝产业的原料供应充足,宜州市位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土地租金和商务成本均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宜州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并不是开发山区,A错误。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沿铁路线布局是面向国内市场,B错误。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环境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 故选:D。
2.由材料“在蚕桑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方面相对落后”可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大科技投入,引进科技人才,鼓励创新研发,B对。
扩大规模、重视环保、加强水利都无法提高品种选育、种养殖技术,ACD错。
故选:B。
3~5.【答案】B、A、B
【解析】3.根据材料“檀皮的晒场主要位于地势较高、坡度较陡的朝南山坡上”及图上信息可知,图中乙地是朝南的山坡,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最适合晒制檀皮,B正确。
根据材料及图上信息可知,甲、丙、丁都不位于朝南的山坡,ACD错误。
故选:B。
4.核心技术、工艺流程都可以研究学习,BC错误。
生产成本剧增与能否制造出正宗宣纸无关,D错误。
据材料“青檀树是我国特有的树种,青檀树皮是制作宣纸的优质原料”可知,日本缺少制造出正宗宣纸的原料,故没能制造出正宗宣纸是因为生产材料独特,A正确。
故选:A。
5.A.该产业原料奇缺,故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故A错误;
C.加强宣传拓宽市场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义不大,故C错误;
D.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可提高效益,但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义不大,故D错误;
B.保护和传承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其生产的工艺的传承,故培养人才,传承中华文化,才可以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故B正确。
故选:B。
6~7.【答案】A、C
【解析】6.由图可知,西菲律宾海盆边缘斜坡陡峭,滑坡体滑动速度快,分选性差,导致滑坡体内部杂乱且无成层性,A正确。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沉积空间狭小,扩散慢,不会导致内部杂乱,B错误。
滑坡体空隙较大以及海底海水深度都不会影响沉积物的分层,CD错误。
故选:A。
7.根据材料可知,西菲律宾海盆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海底地壳运动活跃,地壳深部岩浆上涌出露海底,形成火成岩山体,C正确。
滑坡体在地势低洼处堆积,不会形成凸起的山体,A错误,
材料中未涉及到断层和海水下蚀,BD错误。
故选:C。
8~10.【答案】B、D、A
【解析】
8.改变灌溉方式之前,农耕区中林带胁地效应最明显的地方是杨树林,因其阻挡了农作物的光照,造成农作物生长不良。由材料可知,棉花喜光耐旱,该地为北半球温带地区,故东西走向林带北侧最容易被遮挡阳光,导致棉花生长不良,产生较明显的林带胁地效应。
故选:B。
9.由材料可知,林冠遮阴和根系争水是引起农田防护林带胁地效应的主要原因,改变灌溉方式之后,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的原因棉花所得水肥减少,D正确。
改漫灌为滴灌,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大,A错误。
改变灌溉方式之后,林带树冠遮阴情况变化不大,B错误。
土壤水分减少,C错误。 故选:D。
10.该农耕区改漫灌为滴灌后,土壤水分条件更加有限,杨树发达的根系向棉田延伸争夺土壤水分,使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挖沟置膜能够阻断林带根系向棉田延伸,从而减弱林带胁地效应,保障棉田产量,A正确。
林带胁地效应的原因不是由于土壤盐碱化的问题,所以也不能够促进土壤盐分的排出,故B错误。
采用滴灌水量很少,不会使得棉田水分向林带流动,故C错误。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该措施并不能收集雨水作为灌溉用水,故D错误。 故选:A。
11~13.【答案】B、D、A
【解析】11江夏鱼生活的时期在距今4.38亿年前,属于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距今5.41亿年前为前寒武纪、距今5.41亿年-2.52亿年为古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为中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为新生代。
12.“九江江夏鱼”和“后棘江夏鱼”均属曙鱼科,是一对失散了4.38亿年的江夏鱼“兄弟”,说明它们曾经生活在一起,4.38亿年前九江和武汉间曾经是连通的海洋,②正确。
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应是地壳运动使九江和武汉间的海洋隔断,而不是泥沙淤积使九江和武汉间的海洋隔断,③错误,④正确。
“后棘江夏鱼”属曙鱼科,没有演变成两栖类动物,①错误。 故选:D。
13.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物为红色的沉积岩风化形成的碎屑物经外力堆积作用而形成,因此在野外寻找红层(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物)地貌需要重点关注岩石颜色(是否为红色)、岩层结构和构造(是否为沉积岩),而不需要关注化石类型、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地貌类型、气候条件和植被、岩石粒径、地表起伏情况和海拔。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15.【答案】A、A
【解析】
14.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到乙,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再根据等高线来判断,此处等高线凸向高数值区,说明为谷地地形,因此,此处的地貌类型在断层形成之前为背斜谷,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A正确。
向斜岩层向斜弯曲,水往低处流,因此,储水为向斜构造,B错误。
自流井和温泉为断层构造,C、D错误。 故选:A。
15.甲乙之间为背斜谷,背斜成谷主要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为堆积作用,BC错误。
岩层挤压为内力作用,D错误。
材料未说明此区域位置,不能判断是何种外力侵蚀,但岩石在受外力侵蚀前一般会经历风化作用,A正确。 故选:A。
16~17.【答案】B、C
【解析】
16.①地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②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因此导致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读图可知,③地位于地中海南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为了适应环境,叶子坚硬,减少蒸发,根系发达,可以从更深更广地区吸收水分,反映环境为夏季干热的特点。 故选:C。
18~19.【答案】A、C
【解析】18.读图可知,黑海北部有多条大河注入,带来大量泥沙在北侧沿岸地区堆积,而黑海南部大河注入较少,泥沙堆积少,因此黑海海底地势南陡北缓,A正确。
地壳抬升属于内力因素,B错误。
该地纬度较低,地势较低,冰川少,冰川堆积微弱,C错误。
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对黑海海底地势南陡北缓影响小,D错误。 故选:A。
19.城市废水排放增多会导致海水中污染物增多,水质恶化,不会影响海水盐度,①错误。
亚速海由于陆地淡水的汇入,海水盐度比黑海低,因此黑海海水入侵导致亚速海盐度升高,②正确。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蒸发加剧,海水中盐类物质的含量升高,③正确。
河流沿岸地区用水量增大,汇入亚速海的河流淡水减少,海水盐度升高,④正确。 故选:C。
20~21.【答案】A、D
【解析】20.甲乙丙丁区域位于一气旋周围,气旋东西方向上等压线发生弯曲,形成锋面,西侧为冷锋向南运动,东侧为暖锋向北,甲乙和丁分别位于冷锋、暖锋附近。甲位于冷锋锋后,可能发生雨雪天气,A正确。
乙地位于冷锋锋前、单一暖气团控制,不会是阴雨连绵,B错误。
丙也是位于暖气团控制区,盛行是西南风,不会大风降温,C错误。
丁地为暖锋控制,应该是阴雨天气,D错误。 故选:A。
21.图中天气系统以20km/h的速度向东移动,15小时该天气系统移动距离大致是300千米,根据等压线判断,目前渤海盛行西南风,15小时后,等压线走向发生了变化,风向变为西北风,且等压线更稀疏,风力变小。
故选:D。
22~24.【答案】A、B、C
【解析】22.黄土状物质沉积的物质元素组成结构与粒径与附近古湖泊沉积物相近,金沙江上游的黄土是现时地表堆积物,而古堰塞湖沉积物是之前形成的沉积物,湖相沉积物的形成早于黄土能够证明黄土物质来源于湖相沉积物,A正确,B、C错误。
云南东北部巧家县附近黄土物质分布图中并没有体现湖相物与黄土多次交替形成,D错误。 故选:A。
23.读云南东北部巧家县附近黄土物质分布图,结合上题分析即可推知沉积物应是由低势较低的古湖泊搬运到现时的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上,本区域为河谷,存在山谷风,吹谷风时,将地势较低的古湖泊沉积物吹向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B正确。
该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为下沉气流,A错误。
湖陆环流存在于湖泊与陆地之间,此时湖相沉积物裸露在地表,没有湖泊水,C错误。
洪水泛滥并不能将地势较低的湖相沉积物搬运到现时的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上,D错误。
故选:B。
24.该地位于金沙江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好,冰川覆盖范围小,D错误。
黄土沉积环境应是湖泊水消失,湖相沉积物裸露,气候较为干燥,风力作用强。在黄土剖面中发现多层古土壤层中有砂砾石的存在,说明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强,说明古土壤发育时环境较为湿润,昼夜温差减小,C正确,AB错误。 故选:C。
25. (1)总体分布不均;平原密集,山区稀疏。
(2)带动(上中下游)相关行业发展;产业附加值高,增加收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养、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完善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
26. (1)赤道附近西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赤道附近中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上升;赤道附近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增温明显。
(2)赤道附近西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气流上升运动减弱,下沉运动增强;赤道附近中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显著升高,气流下沉运动减弱,上升运动增强。
(3)赤道附近西部太平洋较正常年份降水减少,造成大面积干旱;赤道附近中东部太平洋较正常年份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
27. (1)热爱运动、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培养子女运动特长的家长群体;专业的滑板运动(滑雪运动)爱好者。
(2)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以扩大覆盖范围;一环内地租较高,布局较少,以节省成本;邻近环线布局,以增强可达性。
(3)提高陆地滑板运动知名度,培育更多潜在客户;利于选拔人才,向成都输送滑板运动员,增强竞争力;赛事的举办能带动滑板销售、保养等配套产业发展。
28. (1)湖南省的相对湿度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东部地势较为平坦,且距海较近,易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和,相对湿度较小;西部多高原山地地形,海拔高温度低,暖湿气流易在此汇集,形成降雨,气候阴冷潮湿,相对湿度较大。
(2)嗜辣程度轻重度与相对湿度及地形海拔正相关;湖南东北部地势低,气候温暖湿润,对辣椒和辣度的需求较少;东南部多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故为中度嗜辣区;西南部为重度嗜辣区,西南部多高山高原地带,海拔高气温低,气候湿冷,所以需要食用重辣辣椒来抵御风寒。
(3)四川和湖南的同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降雨充沛,气候差异和辣椒生长环境差异小,故四川具备从湖南大规模引种辣椒的自然条件。
(4)湖南多山地、丘陵,环境多样;辣椒容易种植,易成活;湖南空气湿度大,食用辣椒可以祛湿御寒;辣椒可作蔬菜和调味品;保存的辣椒种质资源多,种子品种多样;种植历史悠久,辣椒育种创新技术领先,种子质量好;辣椒种植面积大,种子产量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