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2023年海南卷地理高考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真题】2023年海南卷地理高考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03 17:30:5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考真题】2023年海南卷地理高考真题
一、单选题
(2023·海南)人口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人口数量可维持空间均衡的受力点,其时序变化可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内人口重心迁移明显。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2003-200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西部小于中部
B.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
C.中部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
D.西部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
2.对我国中部地区1978-2018年人口重心迁移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
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 B.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
C.中部地区跨境贸易 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2023·海南)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左图)。右图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4.右图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抵御外敌 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 D.美化环境
(2023·海南)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B.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C.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D.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6.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
A.东部低西部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自北向南递减 D.自南向北递减
(2023·海南)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南太平洋 C.南美洲中部 D.中亚地区
8.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 B.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
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 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2023·海南)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B.加速区域城市化
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 D.完善区域铁路网
10.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
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11.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气候适宜 B.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
C.黑土广布,作物产量高 D.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2023·海南)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3.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 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2023·海南)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观测当日(  )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15.甲地位于乙地(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对高差约6000米,有些山谷出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冲(洪)积扇。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开垦农田、饲养牲畜(图)。
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的原因。
17.(2023·海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战略增量纳入国家水网统一调配,适度超前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缺水地区市政补充水源、工业新增供水和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的作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
(摘自《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合理之处。
18.(2023·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左图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右图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1)说明左图所示环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
19.(2023·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3)据材料2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本题中人口重心移动距离的比较,关键在于对于比例尺的比较。影响人口的迁移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国家政策、战争、政治文化等。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内部的区域人口重心的移动主要看内部地区人口的流动。
1.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西部地区的比例尺与中部的比例尺相差10倍,相同的时间,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选项A错误,B正确。
C.从中部人口重心轨迹图来看,根据图中方向来看,2003-2008年人口重心向东北移动。选项C错误。
D.从西部人口重心轨迹图来看,结合图中方向,2003-2008年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选项D错误。故选B。
2.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主要流向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会影响到东部人口中心,而对中部地区影响较小。选项A正确。
B.中部地区内部城市群建设,势必会提升城市群的经济水平,吸引中部其他城市群伊附近的人口,因此城市群对于人口重心移动影响较大。B错误。
C.跨境贸易发展势必促使人口向该区域边境附近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流动,影响人口重心移动较大。C错误。
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也会使人口向矿产资源开发地迁移,影响中部地区人口重心移动。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3.D
4.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乡村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桑基鱼塘和水坝的功能的相关知识。 桑基鱼塘将水网洼地挖深成为池塘,挖出的泥在水塘的四周堆成高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养蚕,蚕的排泄物用以喂鱼,而鱼塘中的淤泥又可用来肥桑,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取得经济效益。一般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水坝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
3.材料中“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属于散村聚落结构。聚集地较为分散。观察A、B图中,聚居地都比较集中,不是散村聚落结构,选项AB错误;C图中稻田面积较大,而该村落以桑基鱼塘为主,选项C错误;D图聚居地较分散,属于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选项D正确。故选D。
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古村落属于岭南,为亚热带风气候区,降水丰富。而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排水不畅,易发洪涝灾害,可推测水闸的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不是抵御外敌、蓄水发电、美化环境,因此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
【答案】5.D
6.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图表信息的观察。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在于观察蒸散量、降水量、水源涵养量曲线和柱状图的特点。蒸散量曲线较为平直,降水量柱状图的走势与水源涵养量曲线走势一致。即可得出答案。
5.读图可知,蒸散量曲线较为平直,说明该地的蒸散量年际变化小。而水源涵养量曲线起伏明显。说明二者变化趋势不一样。选项ABC错误。从图中观测可知,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可知二者具有属于正相关。D正确。故选D。
6.据图中可知,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二者水源涵氧量受降水量的影响大,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推测水源涵养量也具有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7.B
8.C
【知识点】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对策、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全球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容易被淹没。为了减少碳的排放,设置碳交易市场,通俗来讲,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商品来进行交易,企业获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超额排放则要在碳市场上购买配额。这样既控制了碳排放总量,又能鼓励企业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效等手段实现减排。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减少碳排放。
7.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某产品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跟使用化石燃料有关。一般来讲,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使用化石燃料多,碳排放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西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较大,A错误;南太平洋中,岛国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碳排放总量、人均量都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上升,面临被淹没的危险。B正确;南美洲中部虽碳排放量较少,但地势较高,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小,C错误; 中亚地区距海较远,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小,D错误。故选B。
8.碳交易是为了在减少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发达国家可以进行碳交易,A错误;产业转移只改变了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不能减少碳排放,B错误;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减轻气候变暖,从而减少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C正确;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大量移民不现实,D错误。故选C。
【答案】9.A
10.D
11.A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分布,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气候、地形、水源等。人文因素主要是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交通线路修建交通线的意义:有利于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合理布局交通网等。
9.据图可知,铁路主要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且绝大部分经过矿产资源丰富地区,方便农矿产品输出。选项A正确。铁路虽然能够加速区域城市化、加强人员对外交流、完善区域铁路网,但肯尼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不是该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选项BCD错误,故选A。
10.铁路建成通车后,人口由内陆向沿海流动,因此能够促进区域人口向外流动。铁路开通侯,促进内陆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因此缩小南北地区差距。但铁路建设期间没有影响,选项AB错误;铁路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选项C错误。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肯尼亚的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故选D。
11.肯尼亚纬度较低,位于赤道附近,平原地区气温较高。而西南部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较为凉爽,适合人类居住,选项A正确;读图可知,沿海平原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方,选项B错误;黑土一般分布在气侯凉湿的地区。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无黑土分布,C错误;沿海地区有港口、铁路,交通更为便利,D错误。故选A。
【答案】12.A
13.B
【知识点】冰川地貌;中国的青藏地区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青藏高原是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冰川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冰碛地貌。羊背石平面上呈椭圆形,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冰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不平,形成锯齿状的陡坡。
12.根据材料可知,羊背石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冰川地貌应该分布在有冰川的高山、高原或者极地地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有大量冰川分布。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海拔较低,基本上没有冰川分布。因此该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羊背石受不同冰川侵蚀方式,使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杨背石的坡度判断哪一侧是迎冰面,哪一侧是背冰面,从而判断古冰川运动的方向,选项B正确。不能直接看出古冰川发育的厚度、古冰川作用的规模和古冰川形成的时间,因此选项ACD错误。故选B。
【答案】14.D
15.A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日出日落方位规律: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本题中根据太阳日出、日落方向判断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经度差:同为东经或西经度就,二者相减;一个为东经,一个为西经,二者相加)(求东边的点加时差,求西边的点相减时差)结合到题中的时间分别计算出甲、乙两地的经度,再判断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直射点越近。
14.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可知该日昼夜平分。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15.据上题可知,该日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5:40日,根据地方时的公式推出甲地位于125°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为乙地地方时12点,此时北京时间12:20,可知乙地位干115°E,甲地在乙地的东边。甲乙地正午日影都位于正北方向,都位于直射点以北,且位于北半球。甲地正午时,标杆长度上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离直射点越近,因此甲地纬度更低,甲地位于乙地南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冲积扇地形平坦;有泥沙堆积,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分析】该区域属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定居,而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地区相较于高原上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根据材料该处有冲(洪)积扇,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加之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
【点评】本题以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为材料,考查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密度大的区域一般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的地区。根据图可知,离河流较近的地方,人口密度大。同时海拔较低处,人口密度大。可以推测该地海拔高,人口分布海拔较低,水源便利的河谷地区。
17.【答案】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水资源较多,冬季水资源较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
【知识点】水资源概况;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我国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风来自陆地,降水稀少,所以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多冬少。从空间来说,我国降水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向为东南风,夏季风从东南向西北减弱,水汽减少,从而导致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由于水资源本身有限,时空分布不均,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大,加之水污染、水浪费严重,导致我国水资源比较缺乏。为此可以从开源、节流方面解决此问题。而海水淡水可以增加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海水量大,同时受季节影响小。可以水资源的持续供应的提供保障,保障国家安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水资源的特点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缺乏水资源的解决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18.【答案】(1)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密度增大,受重力作用水体下沉;底层海水盐度更低,密度较小,被下沉的高盐度海水顶托抬升,从而形成图示环流。
(2)盛行风减弱,导致上升流减弱,海底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饵料减少,该海区生物资源减产。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1)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海水盐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读图可知,表层海水由于盐度升高,密度增大,受重力作用表层海水向下沉。底层海水具有盐度相对较低,密度较小的特点。容易被下沉的高盐度海水挤压抬升,从而形成环流。
(2)根据图可知,中低纬地区的盛行风离岸风在图示区域地为离岸风,离岸风把表层海水吹离,低层较冷的海水上涌,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营养物质,导致浮游生物多,渔业资源丰富。而盛行风减弱,导致上升流减弱,海底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从而导致该海区渔业资源减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性质引起海水运动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性质引起的环流,解题的关键在于要掌握盐度和密度的关系。海水盐度大、海水密度也大。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
环境类型 影响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中低纬度寒流流经地区、中高纬度暖流流经、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19.【答案】(1)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遇到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水量大,水流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此次风暴潮由强风引起,因此强度大;加之适逢涨潮,加大了浪高;同时发生在凌晨2点,正值夜间人们疏于防范。加之荷兰属于发达压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风暴潮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2)风暴潮是发源于海洋,强度大。受盛行风影响,由海洋向陆地移动。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风暴潮在西风的影响下,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大。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来。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3)根据材料可知,由于莱特岛居民长期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加之长时间的暴雨,引发泥石流,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自然灾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遇到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水量大,水流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台风和风暴潮的成因、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点,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灾害本身大小,预防预警方面还有经济发达程度方面来分析。台风和风暴潮一般出现在沿海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往往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规模增大。如题中滥砍滥伐导致大规模泥石流、植被破环导致旱涝加剧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考真题】2023年海南卷地理高考真题
一、单选题
(2023·海南)人口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人口数量可维持空间均衡的受力点,其时序变化可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内人口重心迁移明显。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2003-200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西部小于中部
B.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
C.中部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
D.西部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
2.对我国中部地区1978-2018年人口重心迁移影响相对较小的是(  )
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 B.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
C.中部地区跨境贸易 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
【答案】1.B
2.A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本题中人口重心移动距离的比较,关键在于对于比例尺的比较。影响人口的迁移因素:气候、水源、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国家政策、战争、政治文化等。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内部的区域人口重心的移动主要看内部地区人口的流动。
1.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西部地区的比例尺与中部的比例尺相差10倍,相同的时间,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选项A错误,B正确。
C.从中部人口重心轨迹图来看,根据图中方向来看,2003-2008年人口重心向东北移动。选项C错误。
D.从西部人口重心轨迹图来看,结合图中方向,2003-2008年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选项D错误。故选B。
2.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主要流向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会影响到东部人口中心,而对中部地区影响较小。选项A正确。
B.中部地区内部城市群建设,势必会提升城市群的经济水平,吸引中部其他城市群伊附近的人口,因此城市群对于人口重心移动影响较大。B错误。
C.跨境贸易发展势必促使人口向该区域边境附近或者交通便利的地方流动,影响人口重心移动较大。C错误。
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也会使人口向矿产资源开发地迁移,影响中部地区人口重心移动。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3·海南)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左图)。右图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A.A B.B
C.C D.D
4.右图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抵御外敌 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 D.美化环境
【答案】3.D
4.C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乡村的空间结构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桑基鱼塘和水坝的功能的相关知识。 桑基鱼塘将水网洼地挖深成为池塘,挖出的泥在水塘的四周堆成高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养蚕,蚕的排泄物用以喂鱼,而鱼塘中的淤泥又可用来肥桑,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取得经济效益。一般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水坝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
3.材料中“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属于散村聚落结构。聚集地较为分散。观察A、B图中,聚居地都比较集中,不是散村聚落结构,选项AB错误;C图中稻田面积较大,而该村落以桑基鱼塘为主,选项C错误;D图聚居地较分散,属于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选项D正确。故选D。
4.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古村落属于岭南,为亚热带风气候区,降水丰富。而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排水不畅,易发洪涝灾害,可推测水闸的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不是抵御外敌、蓄水发电、美化环境,因此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
(2023·海南)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B.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C.水源涵养量与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D.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6.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
A.东部低西部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自北向南递减 D.自南向北递减
【答案】5.D
6.B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图表信息的观察。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在于观察蒸散量、降水量、水源涵养量曲线和柱状图的特点。蒸散量曲线较为平直,降水量柱状图的走势与水源涵养量曲线走势一致。即可得出答案。
5.读图可知,蒸散量曲线较为平直,说明该地的蒸散量年际变化小。而水源涵养量曲线起伏明显。说明二者变化趋势不一样。选项ABC错误。从图中观测可知,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可知二者具有属于正相关。D正确。故选D。
6.据图中可知,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二者水源涵氧量受降水量的影响大,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推测水源涵养量也具有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3·海南)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南太平洋 C.南美洲中部 D.中亚地区
8.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 B.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
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 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答案】7.B
8.C
【知识点】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对策、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全球变暖会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容易被淹没。为了减少碳的排放,设置碳交易市场,通俗来讲,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商品来进行交易,企业获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超额排放则要在碳市场上购买配额。这样既控制了碳排放总量,又能鼓励企业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效等手段实现减排。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减少碳排放。
7.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某产品时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跟使用化石燃料有关。一般来讲,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使用化石燃料多,碳排放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西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较大,A错误;南太平洋中,岛国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碳排放总量、人均量都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上升,面临被淹没的危险。B正确;南美洲中部虽碳排放量较少,但地势较高,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小,C错误; 中亚地区距海较远,受海平面上升影响小,D错误。故选B。
8.碳交易是为了在减少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发达国家可以进行碳交易,A错误;产业转移只改变了碳排放的空间分布,不能减少碳排放,B错误;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减轻气候变暖,从而减少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C正确;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大量移民不现实,D错误。故选C。
(2023·海南)由中国承建运营的蒙内(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是肯尼亚在近100年间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当地创造了约4.6万个工作岗位,对肯尼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1.5%。图为非洲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从铁路布局推测图示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农矿产品输出 B.加速区域城市化
C.加强人员对外交流 D.完善区域铁路网
10.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对肯尼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人口向外流动 B.缩小南北地区差距
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D.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11.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比沿海平原更适宜人类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气候适宜 B.资源丰富,就业机会更多
C.黑土广布,作物产量高 D.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答案】9.A
10.D
11.A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分布,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气候、地形、水源等。人文因素主要是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交通线路修建交通线的意义:有利于沿线地区资源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合理布局交通网等。
9.据图可知,铁路主要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且绝大部分经过矿产资源丰富地区,方便农矿产品输出。选项A正确。铁路虽然能够加速区域城市化、加强人员对外交流、完善区域铁路网,但肯尼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不是该区域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选项BCD错误,故选A。
10.铁路建成通车后,人口由内陆向沿海流动,因此能够促进区域人口向外流动。铁路开通侯,促进内陆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因此缩小南北地区差距。但铁路建设期间没有影响,选项AB错误;铁路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选项C错误。蒙内铁路在建设期间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肯尼亚的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故选D。
11.肯尼亚纬度较低,位于赤道附近,平原地区气温较高。而西南部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较为凉爽,适合人类居住,选项A正确;读图可知,沿海平原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方,选项B错误;黑土一般分布在气侯凉湿的地区。肯尼亚西南部高原无黑土分布,C错误;沿海地区有港口、铁路,交通更为便利,D错误。故选A。
(2023·海南)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3.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 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答案】12.A
13.B
【知识点】冰川地貌;中国的青藏地区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冰川地貌。青藏高原是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冰川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冰碛地貌。羊背石平面上呈椭圆形,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冰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不平,形成锯齿状的陡坡。
12.根据材料可知,羊背石属于冰川侵蚀地貌,冰川地貌应该分布在有冰川的高山、高原或者极地地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有大量冰川分布。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海拔较低,基本上没有冰川分布。因此该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羊背石受不同冰川侵蚀方式,使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杨背石的坡度判断哪一侧是迎冰面,哪一侧是背冰面,从而判断古冰川运动的方向,选项B正确。不能直接看出古冰川发育的厚度、古冰川作用的规模和古冰川形成的时间,因此选项ACD错误。故选B。
(2023·海南)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观测当日(  )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15.甲地位于乙地(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答案】14.D
15.A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日出日落方位规律:太阳直射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本题中根据太阳日出、日落方向判断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经度差:同为东经或西经度就,二者相减;一个为东经,一个为西经,二者相加)(求东边的点加时差,求西边的点相减时差)结合到题中的时间分别计算出甲、乙两地的经度,再判断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直射点越近。
14.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可知该日昼夜平分。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 ABC错误,故选D。
15.据上题可知,该日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5:40日,根据地方时的公式推出甲地位于125°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为乙地地方时12点,此时北京时间12:20,可知乙地位干115°E,甲地在乙地的东边。甲乙地正午日影都位于正北方向,都位于直射点以北,且位于北半球。甲地正午时,标杆长度上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离直射点越近,因此甲地纬度更低,甲地位于乙地南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深切,相对高差约6000米,有些山谷出口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冲(洪)积扇。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依山而居,开垦农田、饲养牲畜(图)。
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的原因。
【答案】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冲积扇地形平坦;有泥沙堆积,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
【知识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分析】该区域属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定居,而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地区相较于高原上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根据材料该处有冲(洪)积扇,地形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加之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有利于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居民在该地定居生活。
【点评】本题以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为材料,考查影响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相关知识。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密度大的区域一般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的地区。根据图可知,离河流较近的地方,人口密度大。同时海拔较低处,人口密度大。可以推测该地海拔高,人口分布海拔较低,水源便利的河谷地区。
17.(2023·海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战略增量纳入国家水网统一调配,适度超前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缺水地区市政补充水源、工业新增供水和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的作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
(摘自《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合理之处。
【答案】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水资源较多,冬季水资源较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
【知识点】水资源概况;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我国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冬季风来自陆地,降水稀少,所以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多冬少。从空间来说,我国降水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向为东南风,夏季风从东南向西北减弱,水汽减少,从而导致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由于水资源本身有限,时空分布不均,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大,加之水污染、水浪费严重,导致我国水资源比较缺乏。为此可以从开源、节流方面解决此问题。而海水淡水可以增加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海水量大,同时受季节影响小。可以水资源的持续供应的提供保障,保障国家安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水资源的特点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缺乏水资源的解决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18.(2023·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左图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右图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1)说明左图所示环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
【答案】(1)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密度增大,受重力作用水体下沉;底层海水盐度更低,密度较小,被下沉的高盐度海水顶托抬升,从而形成图示环流。
(2)盛行风减弱,导致上升流减弱,海底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饵料减少,该海区生物资源减产。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解析】【分析】(1)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海水盐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大。读图可知,表层海水由于盐度升高,密度增大,受重力作用表层海水向下沉。底层海水具有盐度相对较低,密度较小的特点。容易被下沉的高盐度海水挤压抬升,从而形成环流。
(2)根据图可知,中低纬地区的盛行风离岸风在图示区域地为离岸风,离岸风把表层海水吹离,低层较冷的海水上涌,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营养物质,导致浮游生物多,渔业资源丰富。而盛行风减弱,导致上升流减弱,海底上泛的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从而导致该海区渔业资源减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性质引起海水运动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水性质引起的环流,解题的关键在于要掌握盐度和密度的关系。海水盐度大、海水密度也大。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
环境类型 影响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中低纬度寒流流经地区、中高纬度暖流流经、寒暖流交汇区形成海雾
洋流从北极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
19.(2023·海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3)据材料2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答案】(1)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3)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遇到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水量大,水流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知识点】其它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此次风暴潮由强风引起,因此强度大;加之适逢涨潮,加大了浪高;同时发生在凌晨2点,正值夜间人们疏于防范。加之荷兰属于发达压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风暴潮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2)风暴潮是发源于海洋,强度大。受盛行风影响,由海洋向陆地移动。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风暴潮在西风的影响下,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大。台风是由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来。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3)根据材料可知,由于莱特岛居民长期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加之长时间的暴雨,引发泥石流,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自然灾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遇到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等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水量大,水流急,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容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台风和风暴潮的成因、自然灾害等相关知识点,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灾害本身大小,预防预警方面还有经济发达程度方面来分析。台风和风暴潮一般出现在沿海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往往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规模增大。如题中滥砍滥伐导致大规模泥石流、植被破环导致旱涝加剧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