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7.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7.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03 19:2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7.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佃农(diàn) 妯娌(yóu) 辍学(chuò) 祖籍(jí)
B.衙门(yá) 溺死(nì) 血溅(jiàn) 哭泣(qì)
C.豪绅(shēn) 慰勉(wèi) 蛮横(héng) 庚子(gēng)
D.私塾(shú) 调料(diào) 仁慈(cí) 聊叙(liáo)
2.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德元帅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党和国家赋予他的使命。(“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
B.通过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使我领略到了母亲对子女深沉而无私的爱。(删去“通过”或“使”)
C.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2018年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在皖西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展开了开幕式。(“展开”改为“开展”)
D.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完善”和“建立”互换位置)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B.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C.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因为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D.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耕田不可。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财主压榨百姓,仗势欺人,佃户们都骂他为富不仁!
B.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的特点。
C.《你好,李焕英》口碑两极分化,年轻人看得热泪盈眶,父母辈却对其痛斥。
D.每次同学遇到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比喻)
B.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重复)
C.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排比)
D.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比)
6.把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的位置,正确的处是( )
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是何等的好!
现在人们注重用传统经典来教育下一代,(A)一些家训和幼年启蒙读物重新受到关注。(B)其中有的是对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来虽然较为严格,但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有的是对道德情操的熏陶,意旨深远,直指伟大民族的精神源头。(C)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让人产生了敬畏之心。(D)可喜的是,不少人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
A.A B.B C.C D.D
二、字词书写
7.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和ǎi ( )
祖jí( )
yá门 ( )
diàn农( )
妯娌( )
慰勉( )
不辍 ( )
私塾( )
8.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悲伤 悲惨
(1)在( )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2)懦夫让自己变得懦弱,英雄则令自己勇敢,让豪迈的性情抹去一切( )吧!
哀痛 悲痛
(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 )。
(4)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 )是无法补救的。
三、填空题
9.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 ________,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 、 _____。字_____,是四川仪陇人。
10.快速阅读全文,认真想一想: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
11.常识填空。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________,作者_________。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______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本文叙事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②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瘤是无法补数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因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③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2.点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 )
A.具体生动的记叙 B.富有感情的描写
C.深沉的抒情 D.充满感彩的议论
14.文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
15.划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换,为什么?
1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母亲的馨香
①窗外又下起了小雨夹雪。
②我站在窗前望街景,看着雨水、雪水和着泥土,只一会儿的工夫,马路上就变得浑浑浊浊的,车开过来溅起了一大片泥水,一个母亲带着孩子骑自行车正巧路过,好在母亲已将惟一的一件雨衣穿在了孩子的身上。结果,泥水溅了母亲一身。母亲顾不得擦拭身上的泥水,继续前行。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给予我生命,同时也给予我无私母爱的母亲。
③母亲是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是位知识女性,也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与大多数母亲一样,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照顾家庭。
④母亲对我们三个孩子的感情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的。母亲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她无私的爱,而且毫无保留。在那非常岁月,正是因为割舍不下对我们的爱,母亲才顶着各种压力,坚强而又乐观地走过来。
⑤父亲被下放到县城之后,从没烧过火炕的母亲生不好火,做不熟饭,经常被呛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大人孩子只好吃夹生饭;两间歪歪斜斜的茅草屋时而漏雨、时而漏风,面对如此的困境,母亲从没埋怨什么,只是默默地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过得好一些。“文革”期间,因为父亲的所谓“问题”以及外公的“历史问题”,批判母亲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一向积极努力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也许母亲有过彷徨,也许母亲有过沮丧,但是母亲坚韧刚强的性格使得她有泪往肚子里流。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脚下的路沟沟坎坎,母亲咬咬牙,挺了过来。
⑥母亲从不把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来,在人前,她的态度永远都是乐观的。记得那时,只要母亲在,家里便有欢声笑语,歌声不断;只有母亲在,家才有家的感觉,家的温馨。我敢说与母亲只见一面的人,也会记得她那爽朗的笑声。长大以后,我问母亲:“是什么力量支撑你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母亲说:“是你们三个孩子。你们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的,面对困境,母亲没有扔下我们不管,而是一如既往地关爱我们。如果没有母亲,真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度过那二十年!
⑦由于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生活上,母亲对我特殊偏爱。记得考大学的时候,母亲总要在中午赶回家给我做饭,五十多岁的人要往返骑四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而且风雨无阻,不曾间断。考大学的那三天,母亲天天很少休息,晚上怕我睡不好,给我扇扇了,驱蚊子,白天还要坚持上班。那时,我最爱吃西红柿,当时价格很贵,母亲每天要买两三个,我让母亲吃,她却说:“我不爱吃,你吃吧。”凡是好吃的,母亲就说不爱吃,其实她是舍不得吃而已。在穿着上,母亲也从不讲究,一件衣服穿四五年,但她总是把我们打扮得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说起来很惭愧,考上大学后,我的衣服仍然是妈妈洗,后来姐姐看不过去,姐姐洗。不懂事的我还经常对母亲发脾气,一有不顺心的事就冲母亲发火,可母亲总是呵护我、迁就我,我还不以为然。有时甚至对母亲表示出来的亲昵还很反感,婚后才知道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⑧如今,我已为人母,六年做母亲的经历磨练了我,使我深知一个母亲的艰辛与不易,从而真正体会到当年母亲在政治上、精神上受到打击的,还能让我们三个孩子享受母爱的滋润,把我们健康地抚养成人,是要以多么大的毅力来承爱那巨大的痛苦和压力呀!我想这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世上最伟大的是母亲,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从我母亲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母亲的无私与伟大。我虽然没有资格与母亲相比,但我要像母亲一样,无私地爱我的孩子,少些烦躁,多些耐心,让她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长大。
⑨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仅以这篇短文献给母亲,不擅言词的女儿用文字告诉您:“女儿感谢您的养育之恩!女儿永远爱你!”
(1)第2段写了一件事,写出这件事及在文章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2)第3段到7段,作者回忆往事:
①详写的两件事是:_________。
②从3~7段的事件描写中,可看出母亲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全文看,重点部分是:_____段——_____段
(3)为什么母亲说三个孩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不超过15个字)
(4)请概括第7段所写的事件:      (不超过10个字)你对母亲的做法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5)第8段写“我”的感受和做法:所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
(6)本文组织材料是按_____顺序,1、2段叙事的时间_____,第3~7段叙事的时间是_____,第8、9段又回到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17.学校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准备出一期小报,要求每人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中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你搜集到的名言。
(2)下边是福建省消费委员会的图标,结合诚信的主题,说一说这图标的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B
6.C
7. 蔼 籍 衙 佃 zhóu wèi chuò shú
8. (1)悲惨 (2)伤悲 (3)悲痛 (4)哀痛
9. 朱德 革命家 政治家 军事家 玉阶
10.记叙了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小事,还记叙了母亲同情和支持“我”参加革命的事情。
11. 回忆录 朱德 勤劳 思念、敬爱与感激母亲“勤劳一生”
12.她勤劳一生。 13.C 14.指在母亲去世前未能见母亲一面;指“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15.“创造了”是已经创造,“创造着”是正在创造。两者位置不能调换,否则就不符逻辑。
16.(1)事件:雨雪中,母亲将唯一的雨衣穿在孩子身上,自己身上被浇湿。
作用:引出本文内容——我的母亲。
(2) 文革期间母亲坚强地面对困境;母亲对最小的孩子“我”的关爱和牵就。 坚韧 刚强 乐观 爽朗 无私 慈爱 ③ ⑧
(3)伟大的母爱支持母亲克服一切困难。
(4)母亲对最小“我”的偏爱。
示例:赞同,因为本身家庭情况就不乐观,而且“我”又是最小的一个,作为母亲的,肯定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不能把前面几个都带好了,就不管最小的这个了。示例:不赞同,如果总是因为“我”是最小的,对我特殊偏爱的话,那么这就不是爱而是溺爱了,这样对于“我”的成长是没有帮助的,反而以后可能变成一个只会依靠父母的人。
(5) 议论 抒情。
(6) 时间 现在 过去 现在
17. (1)略 (2)图案的主体部分是“3.15”和福建开头字母“F”与“J”变形组成的火炬,象征“3.15”维权旗帜。火炬又有照明、传续的意义,寓意光明和发展之势,意味着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和全社会共创诚信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图案的下半部分是一只高举火炬的手,象征着消费者使用手中的选择权,响应诚信,拒绝伪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